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1《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教案(韓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21課 活動課: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設計思路】感受歷史的途徑有很多,教材提出,通過對我國的歷史文獻、考古發掘、歷史遺存、口頭 傳 說等多種反映歷史材料進行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和認識祖國的歷史。通過對本地區不同時 期的民居進行實地考察,可以看到建筑發展的歷史。這為我們進行探究提供了思路。為了便于操作,我們特選擇從微觀上感受歷史。事實上,人們的衣食住行中都有歷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為話題進行探究。本節課所選用的感受歷史的途徑都是切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春聯隨處可見,人人知曉;歌曲、圖片也是容易獲得的資料和信息;端午節、家鄉的街道名稱變化也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活動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搜集整理我國的傳統節日的由來,春聯內容及寓意,圖片、街道名稱的變化,歌曲的欣賞來了解其中的歷史。2.過程與方法課前收集整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成立5個研究學習小組,確定各自的研究課題,大家通過網絡查尋、文獻查閱等形式搜集資料,由組長負責整合資料。教師引導學生采取小組分工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按上述階段完成學習任務。課上展示:各小組派代表進行臺前展示。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各種途徑的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密切聯系,養成以歷史的眼光觀察事物的習慣。通過合作探究,提高學生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團結合作的能力以及臺前演示、溝通和表達的能力,體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培養合作精神;【活動重點】通過春聯、歌曲、圖片、傳統節日的由來等多角度感受歷史。【活動難點】搜集材料的有效處理,歸類,編輯。【活動方法】搜集資料的形式多樣,可以是查閱書籍、父母介紹、網上查閱燈。展示成果可以是文字介紹、系列照片、音像資料、自制網頁、ppt等。展示成果多樣性。小組間要按照下發的評價標準互相打分,評出表現最優秀的一組。【課時安排】1課時【活動過程】一、導語歷史是什么?歷史是生活的教師。克羅齊(意)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美)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歷史是人類的過去的知識。亨利伊雷內 .馬魯(法)所有過去的事都成為了歷史,歷史離我們很遠又很近,很陌生又很熟悉。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列夫.托爾斯泰(俄)二、活動展示一組、從節日習俗和活動的傳承與變化中感受歷史:端午節的起源( 第一組 視頻、文字介紹)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二組、從春聯的變化中感受歷史(文字、實物介紹)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起源于桃符,周代開始,隋唐以后逐漸在上面書寫吉祥的話語,修飾對仗,渲染新年喜慶氣氛,形成春聯的雛形。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此外,我國人們自古就有樂觀的思維觀念,寄希望于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春聯的類別:類別橫批上聯下聯祝福類五福臨門事事順心創偉業年年得意展宏圖喜迎新春類春滿人間又是一年春春盈天地再鼓十分勁勁滿神州希望發財類恭喜發財出外求財財到手居家創業業興隆歌頌祖國類萬象更新大地回春萬里河山皆錦繡普天同慶風流人物數今朝懷念親人類音容在目天高地厚恩何報目慘心傷淚未收春聯中的歷史:春聯搜集途徑及來源春聯內容網絡:可通過搜索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新四軍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過年圖書文獻:國民大革命中的湖南毛澤東楹聯、詩詞趣事和為貴,三民主義指導革命斗則勝,一切權力收歸農會平分土地,斧頭開辟新世界階級斗爭,鐮刀割斷舊乾坤采訪老人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自家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央視春晚平安富裕小康日,歡樂和諧中國年教輔資料抗戰勝利一元復始,和平建國萬象更新三組、從圖片中感受歷史(圖片、微課介紹)出示孔子、孔府、孔廟圖片。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以及他在國內國際的地位和影響。四組、從街道名稱的變化感受歷史(文字介紹)人民大街是長春市區的主干道之一。亞洲最長的一條大街。這條街道的建設,先后歷時百年,經過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遠在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日俄戰爭后,日本修建了一條長約900米的大街,也就是現在人民大街北段(站前至勝利公園東北角,頭道溝北沿的一段),這一段僅占整條大街的十三分之一,這就是人民大街的最初雛形。這條街道,最早被日本人按中國式地名命名為“長春大街”。1922年,日本殖民當局更名為“中央通”,意為中央大街。抗戰勝利后,把這條街更名為斯大林大街。1946年5月國民黨改北段為中山大街,南段則按蔣介石的名字改為中正大街。1949年3月,這條大街又以蘇聯國家元首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為斯大林大街。1996年5月1日更名為人民大街。五組、歌曲中感受歷史利用酷我音樂,播放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電視劇三國演義主題曲。明月幾時有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送別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盛極一時的著名校園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創作的背景是為準備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五)評選最佳小組三、教師寄語,師生共勉讀史可以明智。弗蘭西斯培根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不尊重歷史的人,注定要重犯歷史的錯誤。桑塔亞我們的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是值得我們自豪的。吳晗(中)所謂處處留心皆歷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愿我們既感受其光明的榮耀,也正視其斑駁的裂痕,銘記光榮與恥辱,傳承優秀與傳統,續寫榮耀與輝煌!4、 課堂練習五、板書設計六、反思:通過本節活動課,發現感受歷史的途徑實在是太多了,學生的潛力也是無窮的,只要留心觀察,積極查找,歷史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