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1《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教案(蔣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21課 活動課: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 教學設計一、活動內容:以讓我們共同來感受歷史為題,通過多種方式考察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看出歷史的發展變化,并通過搜集感受歷史就在我們身邊,并對身邊的歷史進行敘述和分析。二、活動目標:1、了解各種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都有著自身的歷史,初步理解學習歷史有助于對事物的發展認識。2、通過對有關材料的搜集、整合及運用,初步了解學習和認識歷史的途徑和方法。3、感受和了解歷史與現實的關系,初步認識學習歷史對認識現實社會生活的意義。活動重點:鍛煉學生搜集整合材料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活動難點:根據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描述身邊熟悉事物的歷史發展過程,感受歷史的變化。三、活動過程:1、根據學生興趣,確定研究主題。2、組內成員分工,對選定題目進行整理與搜集 。3、小組成員對研究材料進行研究討論,確定展示方式。4、各小組將研究成果在班上進行匯報交流。四、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具有求知欲望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表現欲望強的特點,已經掌握關于家庭、服飾、住房、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方面的初步知識,能比較熟練使用多媒體,有較高的信息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這給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進行教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大有幫助。五、教學過程:(一)、導入環節展示圖片,提出問題:現在的家庭與晚清家庭相比有哪些不同?通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們就生活在歷史當中,歷史離我們很近,我們是可以感受到歷史演進的脈搏的。我們只要認真的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和了解,會發現歷史真的就在身邊。(二)、確定研究主題學生討論確定活動主題為:服飾變化、文字變化與書寫材料的變化、貨幣變化。(三)、學習小組匯報研究成果1、服飾組匯報(1)通過“時裝秀”視頻引出研究主題,并介紹服飾的起源。(2)對搜集的不同時代的服飾展示并作出介紹。(3)學生討論并回答:從服飾的這些變化發展中,你獲得哪些啟示呢?(4)教師小結:服飾的變化是反映社會變革的一個窗口,是與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風氣等方面有密切的關系。不管古代服飾,還是現代的服飾都是朝著舒適、美觀、簡約、時尚的方向不斷發展的。讓學生通過圖片感受服飾的變化,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初步探索服飾的變化與當時社會變遷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素質,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事物。2、文字組匯報(1)教師通過小故事:“奇特的禮物”引出在文字出現以前,人們還通過那些途徑傳遞信息?(2)學生展示結繩記事等,并引出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并與學生互動甲骨文的相關知識。(3)學生展示文字的演變并介紹文字的變化過程,并和學生互動提出相關問題叫學生解答。(4)學生活動:你認識這些文字字體嗎?你能把它們按演變的順序重新排列嗎?教師小結:文字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向著更加成熟方向演變。有了文字,人們就可以將文字書寫在某種材料上,制作成書。現在的書籍一般是用紙張印刷的。科學發展到今天,還出現了不用紙張的電子書籍,但過去的書卻不是這樣。(5)教師補充書籍的變化:竹木簡絲帛線裝書精裝書電子書籍,并和學生討論分析其特點。文字、書籍的演變適應人類文明進程的發展,同時也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在我們身邊的除了文字,書籍的演變外,其他的事物也在變化之中。3、貨幣組匯報(1)學生呈現不同時期的貨幣,并介紹貨幣的起源及意義。(2)學生以小競賽的形式提問與學生互動。(3)教師補充貨幣的意義和制作貨幣的法律保障以及人們消費方式的變化。(四)、課堂小結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歷史,都有著從過去走到現在的軌跡,它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變化。并激勵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編出更多更美更精彩的生活。(五)、作業布置社會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同學們該怎樣去推動歷史的發展,創造美好的明天呢?(以小作文的形式完成)(六)課后反思本課教學的主旨是引導學生感受歷史的“變化”,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明確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變化的歷史,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素質,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事物。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深刻感悟到“變化”的永恒和感受歷史的存在。本節課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合作探究和對比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設置情境、比較分析、交流成果、暢想未來、拓展延伸、歸納小結、作業布置”等教學環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使學生在生活中知識得到建構,各種能力得到鍛煉、情感得到培養,各種智能得到發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但由于學生水平的差異,影響到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廣度和深度,這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探索一條適應各層次學生發展的新途徑,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