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4《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案(秦老師獲獎作品).doc
人教版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第三單元 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辟、西漢對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二)過程與方法識讀敦煌壁畫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絲綢之路路線圖、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獲取有效歷史信息。(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張騫為報效祖國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進取精神?!窘虒W重難點】重點:1、張騫通西域 2、絲綢之路難點:絲綢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圖表圖示法、課堂討論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教學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播放音樂絲綢之路, 請學生欣賞絲路上古跡的圖片,感受古絲綢之路的獨特魅力。學生欣賞感受通過優美的意境,把學生帶入那個遙遠而美麗的時空,以形象的視覺效果引起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二)自主探究,合作釋疑【鑿空之旅】張騫通西域 創設情境一:出示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學生觀察,指出西域的地理位置。出示敦煌壁畫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學生認真觀察圖片,你獲得哪些信息?創設情境二:出示任務表格,播放張騫通西域的視頻,讓學生對比完成。明確主要知識,強化重點出示問題:張騫去西域的途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張騫具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向他學習?創設情境三:引導學生閱讀兩則材料,歸納概括張騫通西域的影響?!捐徔罩谩繉ξ饔虻墓芾韯撛O情境四: 出示西漢疆域圖和秦朝疆域圖,學生對比分析,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結合課本分析,說一說:西域都護的職能有哪些?它的設置有什么意義?出示班超經營西域圖,讓學生觀察分析,找出有效信息。觀察分析,回答問題觀看視頻,結合課本內容完成表格。自主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成果。學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學生分析地圖,得出相關信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讀圖及復述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完成表格來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培養學生提取、歸納有效信息的能力達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目標 。通過該活動,引導學生從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的角度分析張騫通西域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突破本課重點。讀圖說史,使學生從地圖中獲取歷史知識,滲透學習歷史的方法?!窘z路之旅】絲綢之路創設情境一:“跟我游絲綢之路”1、出示漢代陸路絲綢之路和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讓學生標記出絲綢之路的路線;之后讓學生復述。教師點明“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拓寬學生知識面。創設情境二:西來東往話交流1、展示活動:找找看2、播放視頻:絲綢之路印證活動中學生的判斷。3、課堂討論:你認為絲綢之路在古代中外交流史上有何重要作用?學生讀圖,復述絲綢之路的路線。學生挑選歸類,小組交流學生觀看后自主思考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通過讀圖、識圖、使學生學會用口頭、書面等方式陳述歷史,識記歷史,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突顯本課重點。通過展示一些中外實物圖片,讓學生自己來挑選,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播放一段有關絲綢之路的作用視頻,使學生感受到絲路的文化內涵, 然后讓學生思考討論,總結出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成功突破難點。(三)拓展延伸,關注時政【傳承之旅】歷史與現實結合出示時政熱點材料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回答將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使學生在探究歷史的過程中嘗試反思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四)總結鞏固,能力提升1、 小結本課知識點,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優秀成果。最后師生共建知識結構(本課板書)。2、 小詩總結:絲路放歌再回首3、當堂訓練學生自己總結本課知識結構學生齊讀抓住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整合知識,培養歸納概括能力。情感升華(五)布置作業“悠悠駝鈴傳千古,絲路合作譜新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攜手“一帶一路”,發展沿線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導游,請你設計一條旅游路線,并配上解說詞。這個問題設計是對本課內容的升華,再次把歷史和現實聯系,讓歷史為現實服務,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史為鑒。附:板書設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