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7《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教案(錢老師獲獎作品).doc
17、 西晉短暫的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西晉建立、統一全國及八王之亂的基本史實。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內遷的情況和北方十六國的建立的背景。過程與方法:了解西晉的治國方略,分析八王之亂的原因;識讀西晉內遷少數民族分布圖,獲取有效的歷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內遷的影響;通過對“西晉為什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養學生歸納史實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析西晉統一全國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這一時期在我國歷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認識到歷史上各族人民在進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書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教學重點:西晉的統一和衰亡的原因;八王之亂。 教學難點:西晉王朝短暫而亡的原因。教具學具:掛圖,教學PPT,導學案教學方法:采用講述法為主,結合閱讀、討論、師生互動探究。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以猜成語的小活動導入新課,在大屏幕上打上成語的解釋,讓學生猜,成語包括:樂不思蜀,洛陽紙貴,白首同歸,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莼鱸之思,猜完之后教師總結,這些成語都是出自同一時代,就是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分裂割據狀態,但是也出現過短暫的統一,而在這一時期北方民族大量內遷,與漢族逐鹿中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結束三國鼎立,實現短暫統一的西晉王朝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第一篇章 三國盡歸司馬氏(1) 司馬氏勢力發展:1、 司馬懿奪權:曹丕當政后,司馬懿受到重用,曹丕臨死前將明帝曹睿托孤給司馬懿等人,曹睿在位時,司馬懿任大將軍,為魏重臣。曹睿臨死前將年僅八歲的太子交付到司馬懿和曹爽手中,曹爽主政,司馬懿掌握軍權,在曹爽集團飛揚跋扈之時,司馬懿韜光養晦,后發制人,趁曹爽等人拜謁高平陵時司馬懿趁曹氏子孫孱弱昏庸的時候,以垂死之年,奮起一擊,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曹爽手中政權,司馬懿掌握軍政大權2、 司馬師:司馬師繼任大將軍,曹魏政權繼續向司馬氏傾斜,司馬師廢曹芳,改立曹髦3、司馬昭:司馬師死后,他的弟弟司馬昭繼續掌管朝政,他毫不掩飾想要稱帝的野心,在他的眼里少帝曹髦不過是個傀儡,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喜愛詩文書畫的文弱皇帝,卻以他最果決,最悲壯的方式,想司馬氏發起了最后的反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是曹髦臨死前留給世人最著名的一句話,公元260年五月的一天,不想坐等被廢黜的曹髦,率領幾百名侍衛和奴仆,沖出宮門,親自討伐司馬昭,以一種最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曹髦之死,意味著曹氏的最后一次反抗也以失敗告終,曹氏衰落,但魏國統一天下的雄心,并為停止,沒有后顧之憂的司馬昭開始實行更大的計劃,也為司馬氏最后取代曹氏贏得了重要的政治籌碼,他滅掉了三國中的一個國家,哪個國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確定先滅蜀漢,后滅東吳的大戰略,來結束三分天下的格局)。(2) 魏滅蜀比較三個國家人口實力(在此處要強調曹魏推廣屯田制,重視水利建設,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國力日益強大),得出當時實力最弱的就是蜀國,已經走向了末路,蜀國朝野上下,沒有意識到強敵的野心,才能平庸的君主劉禪沒有發現此時的蜀國矛盾重重,劉禪則背離了諸葛亮親賢臣遠小人的忠告,寵信宦官黃皓,從容他干政弄權,敗亂朝政,蜀漢迅速進入混亂和腐敗的時期,蜀國早已失去了與魏國一爭天下的雄心,這一切都為司馬昭滅蜀提供了良機,而且一旦滅掉了長江上游的蜀漢以后,司馬氏的水軍順流而下,那滅孫吳是比較容易的,蜀漢和孫吳之間是唇亡齒寒的關系,因此司馬昭確定先滅蜀漢再滅東吳的方針。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率軍隊18萬分道伐蜀,鐘會打到漢中,與蜀將姜維相持劍閣,鄧艾以奇兵從陰平小道直取成都,此時鄧艾人少,鐘會大軍尚在劍閣,而姜維仍有大軍保衛蜀國,但蜀后主劉禪堅持投降,蜀國滅亡。諸葛亮祖孫三代為蜀漢江山肝腦涂地,也滅能阻擋一個平庸皇帝將江山葬送,可以說諸葛亮祖孫三代充分詮釋了諸葛亮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教師講述要盡量簡化)過度:司馬昭滅蜀魏最終奪取曹魏政權增加了政治籌碼,司馬昭死后,其子司馬炎逼迫小皇帝曹奐禪位給他宣告就皇帝位改國號為晉這就是歷史上的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于是西晉建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西晉的建立(三)西晉建立在學習一個朝代的建立時,我們要掌握三點內容,時間人物和地點,大家閱讀課本78頁,找一下西晉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和都城1、 時間:266年 2、建立者:司馬炎即晉武帝 3、都城洛陽(四)統一蜀漢歸降,王朝建立,軍隊士氣正盛,西晉挾此余威,順勢攻打東吳,成就統一大業,看起來已如箭在弦上,然而晉武帝卻決定暫時擱置,伐吳之事(鞏固司馬氏的統治,長江是天險,孫吳政權較為穩固沒有提供敵軍內亂的機會)。按兵不動的西晉是在等待一個時機。此時吳帝孫皓剛剛即位,他撫恤百姓,開倉賑貧,放生珍禽,一派明主風范,然而很快孫皓讓吳國的君臣們失望了,孫皓本性的暴露,讓東吳朝野上下,籠罩在恐懼的陰云中,在孫皓的命令下,京城建鄴大肆修建宮殿,民眾服役不勝其苦,正直的大臣上書勸諫,孫皓根本聽不進去,孫皓下令,所有大臣家里的女兒到了15,6歲就要任他挑選,選剩下的才準出嫁,此外,皇宮里幾乎每天都在進行暗藏殺機的鴻門宴,大臣們的言行舉止一有差錯都會被記錄下來,被孫皓處以種種酷刑,孫皓的暴虐統治激起人們的反抗,甚至發生了近萬人參加的暴動,一直打到了建鄴城外三十里,還有很多人選擇叛逃到晉朝,其中甚至包括吳國的宗室,消息不斷傳到西晉朝廷,279年,也就是西晉取代曹魏之后的第15年,主張伐吳的聲音又高漲起來,為首的是大將軍杜預和王濬等人,然而以賈充為首的朝廷重臣卻以邊陲不安定為由,依舊反對伐吳,一場激辯在晉武帝面前上演,然而這一次,晉武帝站在了主戰派一邊,面對賈充、荀勖等人的苦苦勸阻,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舉兵討伐東吳,279年11月,西晉大軍兵分六路,水陸并進大舉伐吳,晉武帝任命賈充為名義上的大都督,實際統帥軍隊的則是杜預、王濬等人,浩浩蕩蕩六路大軍,大舉伐吳,在晉軍強大的攻勢下,吳軍節節敗退,江陵等眾鎮相繼被攻克,各地管理紛紛投降,吳國朝野上下都明白,亡國的命運就要降臨了。過渡:西晉雖然統一了全國,那時的西晉一派富足繁榮的景象,統一之后,晉武帝認為已太平無事,晉武帝泰康年間,社會安定和豐富的物質供給,使西晉呈現出了所謂的泰康盛世,一個紙醉金迷的時代開始了。但是這種繁榮是短暫的,很快西晉社會陷入到內亂當中,短命而亡,為什么西晉短命而亡,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給西晉診斷病情:西晉社會怎么了?(五)西晉的社會狀況這部分組織學生一組為單位,教師給出材料,讓學生探究西晉社會的病因。材料一:帝既平吳,專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將萬人。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宮人競以竹葉插戶,鹽汁瀝地,以引帝車,而(皇)后父楊駿及弟珧、濟始用,交通請謁,勢傾內外。資治通鑒作為開國之君,晉武帝似乎沒有什么追求,整天游樂宴飲材料二:武帝每助愷,嘗以珊瑚樹賜之,高二尺許世所罕比。愷以示崇,崇便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嫉己之寶,聲色方厲。崇曰:“不足多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條干絕俗,光彩耀目,如愷比者甚眾晉書世家豪族攀比斗富之風盛行,太傅何增每天的飯食要花掉一萬錢,還在感慨沒有什么能吸引我下筷子,材料三:西晉人魯褒作錢神論譏諷道:錢被奉為神物,“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金門而入紫闥。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凡今之人,惟錢而已!”還說錢“為世神寶。親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問世后,廣為傳誦,“孔方兄”一詞,也成了“錢”的同義語。(1)西晉社會的狀況同學們銅鼓材料已經有所了解,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起來診病:西晉社會得了什么“病”?(2)我們來治病:你認為西晉應該如何挽救自己?答:(1)富貴病(2)從皇帝開始以身作則,戒奢從簡,勤于政事,嚴懲貪官污吏,正本清源過渡:皇帝荒淫,官場糜爛,整個社會惟利是圖,很快把西晉推向了衰落,太平盛世的表象下,各種矛盾都在暗中積累,可以說西晉社會的了很重的病,一種足以亡國的重疾,但是統治階級并沒有把心思放在圖和鞏固西晉統治上,而是放在如何勾心斗角,爭權奪利,因此在西晉就發生了一場爭奪權力的混戰,成為西晉滅亡的禍根,使西晉奄奄一息,這就是八王之亂。第二篇章 八王叛亂耗國力標題當中有王,諸侯王,那什么制度下會出現諸侯王?一、原因教師:同學們閱讀課文79頁第一段,找一下,當時的西晉實行了什么制度?為什么?學生看書找答案:分封制,拱衛西晉王室教師:在西晉以前,還有哪些朝代實行過分封制?學生:西周,東周,漢朝教師:我們來看一下這些朝代實行分封制的結果:西周周王室衰微;東周春秋戰國的紛爭;漢朝七國之亂;那我們簡單的推理一下,西晉會發生什么呢?學生:八王之亂教師:是的,學生們非常的聰明,西晉社會爆發了八王之亂,那大家再思考一下,除了分封制外,還有什么原因導致了八王之亂?大家可以從西晉的社會狀況和統治著兩方面考慮學生:西晉糟糕的社會狀況和遲鈍昏庸的晉惠帝,也是八王之亂發生的原因教師:教師總結八王之亂爆發的原因:(1)西晉社會上下道德淪喪,唯利是圖,享樂之風盛行,朝政腐敗(2)晉惠帝昏庸無能,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癡皇帝”(晉惠)帝又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晉書(3)宗室諸王手握地方軍政大權,實力日益強大2、 經過(播放視頻)3、 影響(同學看書,找八王之亂對西晉社會產生的影響)西晉衰落,帶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過渡:八王之亂使北方地區廣披戰火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生靈涂炭,耗竭了西晉的國力,位于北方的周邊少數民族趁機起兵,逐鹿中原,并由此開始了中原大規模的胡漢移民狂潮,西晉最終在內外交困中滅亡,西晉是被匈奴所滅。我們都知道匈奴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經過不斷的遷徙來到了中原地區,那北方的各少數民族是什么時候開始內遷,內遷之后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接下來我們學習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第三篇章 北民南遷中華亂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敕勒歌,以及書上關于少數民族生活的圖片,提問:從民歌和圖片中我們知道少數民族生活狀態?(水草豐茂的草原上放養馬、牛、羊等牲畜,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教師:可以說北方游牧民族過著以天為盧,地為家的生活,那是何等的自由,遼闊,但是在與中原漢族的接觸中,一些人就發現了漢族人定居生活的好處,體會到了漢族燦爛的文化,因此很多人就產生了要搬家到中原的念頭,那這家是搬還是不搬呢?組織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是否“搬家”及理由?(學生討論,教師可以進行指導,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確定是否搬家以及理由,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表述)教師:所以最后這些生活在北部的游牧民族決定內遷到中原地區,接受先進的漢文化,過更好的生活。接下來同學們看書找什么時期開始內遷的?(內遷時期和民族通過大屏幕提問講解)學生:時期:東漢、魏晉時期教師:接下來我們看西晉內嵌少數民族分布圖找一下都有哪幾支少數民族內遷到中原,并且遷到什么地方?學生:看圖做答,答案在書中教師:那這些內遷的游牧民族在中原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學生:西晉向其收取重稅,征兵派役,掠賣人口,也有民族之間的交融教師:也就是說西晉統治著對這些少數民族是殘酷的壓迫,所以最終這些少數民族就起兵反晉,最終西晉被匈奴所滅,結束了短暫的歷史(結果)1、 內遷各族時期,民族、生活狀況、結果2、 北方政權十六國并立這一部分學生自學,看書完成大屏幕上的填空小結北方:十六國(前秦短暫統一北方)魏蜀吳西晉南方:東晉北方民族內遷人口遷徙中原人民南遷板書設計: 東魏 北齊三國 西晉 建立 北魏 統一 西魏 北周八王之亂滅亡評測練習1李白的詩句“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晉末年中原動亂、人口南遷的情況,人口南遷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破壞了南方環境和農業發展 B加劇了南北矛盾和割據狀態 C完成了經濟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進了江南開發和民族交往2下列關于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趨向的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3下圖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流動示意圖,這種人口大規模南遷的情況開始于( )A西漢 B東漢末年 C三國 D西晉4西晉后期,中國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人口遷徙帶來的影響是A.江南的開發 B.經濟重心開始南移C.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D.北方戰亂5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迅速,而北方經濟日益落后,導致這一變化的客觀因素是( )A.江南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比北方強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勞C.北方社會動蕩,南方相對安定D.先秦以來,南方的自然條件優于北方6下列選項中,不是西晉后期北方人民紛紛南遷原因的是:( )A、東漢末期起,北方社會動蕩不安,而南方比較安定B、北方人民躲避戰亂C、匈奴等西方少數民族不斷向中原推進D、北方人民志愿到南方參加南方的開發7歷史課上劉老師給同學們三個提示“政權分立”、“民族交融”、“江南開發”,劉老師將講述的歷史時期是( )A春秋戰國 B魏晉南北朝C遼宋夏金元 D明清8西晉作為一個統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類似秦朝短命而亡。下列關于西晉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確的是A西晉統治集團奢侈腐化 B西晉地主殘酷壓迫內遷少數民族 C統治集團內斗,耗盡國力 D民族矛盾尖銳,氐族人推翻了西晉9人口遷移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普遍現象。我國古代人口大量南遷開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晉末年 C西漢末年 D東漢末年10西晉時內遷的少數民族不包括( )A鮮卑 B匈奴 C羌 D蒙古11下列政權中,沒有統一過黃河流域的是A、曹魏 B、前秦 C、東晉 D、西晉12某同學搜集到以下四幅圖片,請幫他擬定一個正確的主題 (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統同一國家的建立C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榮開放的社會13我國歷史曾出現過幾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實現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統治者采取促進民族融合政策B.各民族之間的長期交往C.經濟繁榮,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D.少數民族大量的內遷14歷史課上劉老師給同學們三個提示“政權分立”、“民族交融”、“江南開發”,劉老師將講述的歷史時期是A春秋戰國 B魏晉時期 C秦漢時期 D明清時期15魏晉南北朝時期,實現我國北方統一的少數民族政權,下列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A.東晉鮮卑族 B.前秦氐族 C.北魏匈奴族 D.西漢羯族教學反思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才會積極探索,敏銳地觀察,牢固的記憶和豐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創造性,所以我在這節課想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有所收獲。因此在導入的環節設計課猜成語,技能調動學生興趣,又能增加學生的認知,但是在成語選擇上,盡量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不要選擇太生僻的,否則就無法完成設計的效果。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內容較多,而且這節課的內容很多學生并不了解,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要進行適當的講述,但是如果過多的講述就會成為老師的一言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此方面我還有所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學會更好地運用鼓勵和引導,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動腦,積極發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增加了一些史料,這些史料并不難懂,因此我要多讓學生自己去翻譯,增強他們解讀史料的能力,這樣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整節課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改進這些不足,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