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0《秦末農民大起義》教案(吳老師獲獎作品).doc
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是:由于秦朝的暴政導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農民起義推翻秦王朝殘暴的統治;劉邦、項羽之間的楚漢戰爭。這節課的內容對于前一課秦王掃六合中有關秦始皇這個歷史人物來說是一個補充,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秦始皇。同時,秦朝的暴政是引發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秦亡漢立的過程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本課還介紹了秦亡漢立的歷史過程,在教材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緦W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歷史知識比較薄弱,且秦朝暴政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利用本課編排的圖片、史料和有關音像資料等學生喜歡的素材和現代教學手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自學討論活動探究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窘虒W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歷史基礎知識,并了解楚漢之爭的簡單情況。通過本課的講解,指導學生學會搜集成語典故的方法,積累成語故事。通過學習秦末農民戰爭,培養學生分析戰爭的爆發原因及其勝負關系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起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窘虒W重點】 秦末農民戰爭【教學難點】 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教學方法】 巧用史料創設情境導學,教師設問啟發和學生探究活動相結合,角色扮演,幻燈片。【教學過程】復習導入:展示秦始皇的圖片,問學生這個人是誰?(學生回答略)。這一首詩是誰寫的?描述的是什么?(學生回答略)。這首詩贊揚了秦始皇的功勞。秦始皇的功勞有哪些?(學生回答略)秦始皇認為,他開創的帝業能夠千秋萬代相傳。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滅亡了,聲名顯赫的秦朝為什么如此生短命?他是怎樣被推翻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課,秦末農民大起義,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一、秦的暴政1、請學生瀏覽書本,并出示阿房宮、秦始皇兵馬俑、長城有關圖片,材料,組織學生思考歸納出秦始皇的暴政。2教師例出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賦稅沉重、刑法殘酷、焚書坑儒、秦二世更殘暴。(教師補充:同學們住在城里可能不知道,我國從2006年元月起全面免征農業稅,并且每年還給農民補貼。這是開天辟地以來從未有過的事,和秦朝的農民相比,今天的農民真幸福,今天的祖國真偉大?。煟喝绱藲埍┑慕y治,老百姓苦不堪言。同學們想一想,秦朝的統治能長久嗎?這樣的暴政要不要推翻?假如你是當時秦朝的百姓,你會怎么做?(起來反抗,推翻秦的暴政)師:接下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暴發了,我們去看看吧!二、秦末農民大起義(一)陳勝、吳廣起義(板書)1、學生表演歷史劇大澤鄉起義;2、對照歷史地圖冊自學課文“陳勝吳廣起義”。課件展開問題,學生討論,學生展開小組合作,教師下堂指導;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時間、領導者、地點(五要素)、經過、結果、意義(三部曲)。3、教師提問訂正。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失敗了,但秦末農民起義的風暴并沒有停止,是誰繼續領導反秦斗爭誅滅暴秦的?(二)項羽、劉邦起義(板書)1、巨鹿之戰(1)閱讀課本第50頁知識拓展,完成下列表格,提問訂正;時間公元前207年戰爭雙方項羽和秦軍結果項羽滅了秦軍主力特點以少勝多的戰役(2) 想一想:項羽為什么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學生討論回答。教師訂正2、秦朝的滅亡公元前207年,秦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同學們,我們來算一算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滅亡,總共存在了多少年?(15年) 秦朝滅亡,從此天下太平了嗎?歷史上又發生了哪些事?請同學們觀看(鴻門宴的歷史圖片)“鴻門宴”又是怎樣的一個宴會呢?哪位同學來講一下這個故事?師:秦朝滅亡后,項羽和劉邦為了爭奪天下,又打了一場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 三、楚漢之爭(板書)1、“楚漢之爭”這場角逐中交戰雙方是誰?交戰時間?獲勝的是誰?建立了什么政權?師:閱讀課本第50頁知識拓展,完成下列表格,提問訂正;人物漢王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性質爭奪帝位結果劉邦獲勝,建立西漢特點以少勝多2、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戰勝秦軍,可后來在楚漢之爭中卻被實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劉邦打敗項羽死前嘆道:“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蹦阏J為他的說法對嗎?請說說你的理由。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提問訂正。劉邦項羽進駐咸陽,廢除秦法,“約法三章”,得民心。放縱部下燒殺搶掠,失民心。廣納人才,勢力壯大。剛愎自用,眾叛親離,實力削弱。3、師:從項羽爭奪帝位的失敗和秦朝滅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總結出什么歷史經驗教訓?生:得民心者得天下??!4、想一想:(投影)項羽、劉邦先后進行的秦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生:秦亡以前的戰爭是農民戰爭,而秦亡以后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屬于統治階級爭奪帝位的戰爭。成語競猜:本課涉及到的成語較多,你知道多少呢?請你猜猜看,下列圖片和文字指的是秦漢時期的哪個成語。歸納小結:(投影展示)【鞏固練習】(投影展示)學生隨著投影同步回答【教師寄語】(投影展示)【作 業】1、完成50頁的“課后活動”習題;2、最近兩課學習了秦始皇的功與過,課后,同學們搜集相關資料,為下節課的辯論賽做充分的準備。辯題:秦始皇的功大還是過大?【板 書】第10課 秦末農民大起義秦末農民大起義秦的暴政失敗陳勝、吳廣起義推翻秦朝項羽、劉邦起義楚漢之爭劉邦獲勝,建立西漢課后反思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圍繞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能給予學生去思考、討論、作答、老師點拔,但感覺給予學生時間不夠充足,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