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8《百家爭鳴》教案(褚老師獲獎作品).docx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百家爭鳴教學設計課題百家爭鳴教材分析本課屬于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的第五課。本課主要介紹了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主要思想家和他們的思想主張,以及形成的百家爭鳴的局面,屬于思想文化史,在歷史發(fā)展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正是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的大動蕩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正是社會政治、經濟發(fā)展到大變革時代的表現(xiàn),同時百家爭鳴也為統(tǒng)治者選擇治國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礎。設計意圖與思路春秋戰(zhàn)國是中國思想文化的“黃金時期”。百家爭鳴這課,重點學習孔子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了解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鑒于諸子百家思想的深遠影響,所以此課一則有助于學生對后來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二則古為今用,針對一些現(xiàn)實問題,同學們可以借助先人的智慧去思考和摸索解決辦法。但是作為一節(jié)思想文化課,對于初一學生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有點困難。經過長期的思考和醞釀,結合現(xiàn)在的對話式教學的理念,我設計系列的靈活教學方法和手段。先讓學生分學派去了解各派學說,課堂上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相互交流學習,在初步掌握各派思想的基礎上,老師搭一個情景平臺,讓他們就自己代表的學派思想體驗爭鳴,爭取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百家爭鳴的氛圍,最后設計“古為今用”與“師生共鳴”,向學生推薦閱讀諸子百家的書或游戲。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控制的政治思想主張及教育成就,了解百家爭鳴中所涌現(xiàn)出思想家的思想主張,初步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2.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組收集資料、角色扮演等學生活動,使學生學會團結協(xié)作。(2)提高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的能力。(3)通過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政治歷史與本課思想史的聯(lián)系,初步形成歷史的整體觀。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孔子的教育成就,樹立良好的學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對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認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確立正確的思想方法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形成敢于獨立思考、敢于表達思想、尊重別人意見的個人素質和勇于創(chuàng)造性探索的勇氣和精神。重點與難點1.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2.難點:通俗講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張教法與學法1.教法:講授法、互動教學法。 2.學法:討論法、情景表演法、歸納總結法。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齊讀五句論語經典,講解導入全班齊讀“2008年北京奧運迎賓語五句論語經典”講解點出:孔子是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人物那為何孔子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齊讀、感受“至圣”孔子的崇高地位。 運用文化經典激發(fā)學習興趣,快速將學生引入新課的情境當中。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動一:論語新書發(fā)布會結合圖片材料引導學生歸納掌握孔子的思想、教育主張及成就論語新書發(fā)布會,了解歸納孔子的思想主張和教育主張成就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以此突出重點。三、思想家老子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和課外知識,化身導游介紹老子,展示老子的名言。學生化身導游想游客介紹老子,歸納老子的主要思想多給學生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樂學愛學歷史。四、百家爭鳴何為“百家爭鳴”? 探究“百家爭鳴”原因體驗爭鳴“百家爭鳴”影響討論“百家爭鳴”的原因,體驗爭鳴,體會爭鳴影響再現(xiàn)歷史,情境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突破重難點。五、拓展延伸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學說中有哪些理念值得現(xiàn)代社會吸收、利用?討論諸子百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利用之處。學史以明智!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六、課堂小結和課堂演練,師生共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并完成相關練習。完成相關題目。回憶知識,鞏固新知,師生共勉前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