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周老師獲獎作品).doc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課原始農耕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 1 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2通過本課學習,初步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3通過本課學習,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需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把握好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種植農業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條件對經濟發展特點的影響,不同時間里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變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創造了長江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水田農業,雖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種;半坡原始居民創造了黃河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粟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別是廣泛用于農業生產中;第三,注意原始農耕生產對家畜飼養業、手工制陶和紡織業的帶動作用,對定居生活的影響;第四,注意原始農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漁獵經濟。教學難點: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學情分析1學生通過列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原始居民時間地區業原始農耕原始家畜飼養業。2對于歷史文物、遺物、示意圖的觀察、分析,應注意:第一、注意圖題中表明的文物所屬時間、地點,以便聯系已有的知識;第二、注意觀察對象的外形、結構和材料,以便對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測;第三、注意聯系課文的大、小字內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對文物的背景作介紹,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觀歷史情況。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復習提問:我國最早的人類,時間地點以及北京人的生產生活情況以及設置問題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指導學生觀看7頁遺址圖,回答:圖上有哪幾個遺址?它們分別位于哪條江河之旁?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紅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遼河、黃河渭河、長江,農耕對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2 指導學生閱讀6-8頁,討論回答:(1)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時間約六千年地點陜西西安半坡村居住的房屋半地穴式圓形生產用的工具磨制石器如骨器角器主要農作物粟飼養業豬狗以及手工業陶器樂器以及紡紗制衣(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中,、粟、半地穴式住房、骨制箭頭和魚叉鉤、彩陶、紡織制衣等)二、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指導學生閱讀8-9頁正文 并“動腦筋”:1學生觀看第9頁的骨耜圖,討論回答:你覺得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獵等)?怎樣操作才會省力?(腳踩橫棒) 2指導學生歸納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耒耜、稻、干欄式住房、水井、飼養、制陶和玉器、樂器)3對比6頁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和8頁干欄式房屋圖,討論:這兩種房屋有什么不同?(木結構的地面建筑或半地穴的土木合筑)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近海濕熱或內陸干寒)他們在建造房屋時,各自是怎樣考慮的?(通風防潮防獸或抵御風雨保暖)4過渡:黃河渭河旁的遺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遺留下來的。原始農業的發展原始農業的發源地黃河長江淮河等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等進行耕種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即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磨制石器三 原始農業的發展1原始農業的起源地: 黃河長江淮河2 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 由刀耕火種發展到用耒耜耕種3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的出現聚落磨制工具發展四 鞏固小結1原始的農耕生活講到了兩種代表。其中, 原始居民的遺跡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原始居民的遺跡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很早種植 的國家。(半坡、河姆渡、蔬菜)2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分別是 、 、 。其中,半坡原始居民是 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約七千年、約六千年、黃河)3指導學生填我國原始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表原始居民距今時間活動區域原始農耕(工具、作物)原始飼養業原始手工業河姆渡原始居民約七千年浙江余姚(長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種植水稻住房下面飼養牲畜蓋屋挖井、制陶、玉、樂器半坡原始居民約六千年陜西西安(黃河中游)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種粟和蔬菜可能養豬制彩陶、紡織、制衣五 布置作業一 練一練:1 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 山頂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 2 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兩種農作物是( )A 小麥和玉米B 小麥和水稻C 水稻和粟D 水稻和玉米3 促使原始人過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學會建造房屋B 原始農業的發展C 氏族公社的形成D 知道挖井取水4 在歷史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該出現的情節是( )A 種植水稻B 飼養豬狗等家畜C 住半地穴式房屋D 食用磨制石器二 填一填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別是我國____流域和_____流域的早期居民。2、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的遺物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_____和___的國家 。 三 思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為什么不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