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3.制作汽水(平鋪式教案).doc
3制作汽水【課標落實】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動手制作、實驗驗證、查找資料等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初步了解常見的物質的變化。科學探究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并能說明假設的依據。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實驗設計的能力和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方案。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能對探究活動進行過程性反思,及時調整,并對探究活動進行總結性評價,完善探究報告。科學態度表現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尊重證據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當多人觀察、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時,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觀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創新精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2)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物質科學領域” “技術與工程領域”的高年段要求。15 物體在變化時,構成物體的物質可能改變,也可能不改變。32 空氣是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組成的混合物質。162 工程和技術產品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172 技術包括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產品。【教材分析】制作汽水是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物質的變化的第三課,本課是在前面總體認識了物質變化的種類的基礎上,以自制汽水為載體,通過探究白醋和小蘇打混合產生二氧化碳的現象,進一步認識和鞏固物質的變化,通過自制汽水,也讓學生逐漸體會到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很多活動其實都是利用了對物質變化的認識,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本課教學內容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初步認識汽水。通過“在炎熱的夏天最想做些什么?”,引出本節課研究的內容與汽水有關,通過交流了解汽水的特點,為后面的研究做好鋪墊。第二部分,研究汽水中的氣體。先讓學生觀察汽水里面有沒有氣體,接著讓學生思考哪兩種物質混合能產生像汽水里那樣的氣泡,引發學生對氣泡產生原因的猜想,最后通過兩個探究性實驗,發現白醋和小蘇打混合能產生氣泡,并鑒別出氣泡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從而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第三部分,自制檸檬汽水。通過介紹制作檸檬汽水的方法,引導學生在有趣的體驗活動中,發現制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發生了什么變化、有沒有產生新物質,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類變化的特征,同時也讓學生感受變化的奇妙,體驗制作的快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品嘗的方式比較自制汽水與買來汽水的不同,為后續了解工廠制造的汽水做鋪墊。第四部分,探究工廠生產的汽水。通過視頻、文字等資料,幫助學生認識工廠制造汽水與自制汽水的不同,知道汽水中含有調味劑、咖啡因、色素、香料等添加劑,明白經常飲用會影響身體健康。第五部分,拓展。通過介紹發現汽水秘密的人,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觀察、敢于嘗試,并鼓勵大家課后繼續制作健康美味的汽水。【學情分析】現在的學生經常喝汽水,他們知道汽水的一些特點,也積累有一定的關于物質變化的經驗和認知,但基本停留在表面,并無深入的研究和發現。他們從未想過自制汽水,也沒有認真思考過其中發生了哪些物質變化,更沒有意識到汽水是物質變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本節課是在學生通過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而初步認識的物質變化的種類和特點基礎上,重點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學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汽水,并能夠分辨汽水制作過程中產生了哪類變化。【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通過交流,知道汽水的特點。2通過實驗,知道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3通過實驗,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4通過資料,知道工廠制造的汽水中含有添加劑,多吃會影響身體健康。科學探究:1能通過實驗證明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泡里的氣體是二氧化碳。2學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制作汽水,能夠分辨汽水制作過程中產生了哪類變化。3能通過閱讀資料了解工廠制造汽水和自制汽水的不同。科學態度:1在科學探究中,能意識到要用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學探究中,能分工協作、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3在科學探究中,能展現出對制作汽水的興趣,并感受到制作的快樂。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1了解物質變化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感受科學技術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教學重點】能通過實驗,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掌握制作汽水的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制作汽水的原理。【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和視頻、記錄表學生材料:實驗1:芬達、可樂、雪碧、小蘇打、糖、水、白醋、燒杯實驗2:錐形瓶(含小蘇打)、白醋、帶導管的塞子、澄清石灰水、燒杯實驗3:小蘇打、檸檬、玻璃瓶、礦泉水、糖、食用色素、吸管 【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一、初步認識汽水1同學們,在炎熱的夏天你最想做些什么?2學生回答:游泳, 教師點評:但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規游泳池吹空調 也要適當的運動,不要得了空調病吃冰棍 也要控制好量,否則腸胃受不了果汁、西瓜 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喝汽水 汽水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夏天最想做的事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進行適時的點評,對學生進行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3(出示雪碧、芬達、可樂)老師最喜歡在夏天喝這種飲料,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汽水(板書:汽水)為什么把它們叫做汽水呢? 4學生交流:里面有氣體(二氧化碳)教師追問:喝過汽水嗎?喝汽水的時候有什么感覺?5學生交流:爽、有氣、很刺激、打嗝。教師追問:為什么會感覺很爽很清涼呢?6學生交流:喝完汽水后氣體會從口中和鼻中排出,會帶走身體里一部分的熱量。 教師小結:難怪喝完會這么爽。設計意圖:通過出示汽水,以及追問喝汽水時的感受,引出今天的研究內容“汽水”,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研究汽水中的氣體1今天老師給每個小組也準備了一瓶汽水,觀察一下,里面有沒有氣體?2學生觀察,交流:沒有,教師追問:你是根據什么判斷的? 生:沒有看到氣泡3我們打開瓶蓋,再來看看有什么發現?老師提醒大家打開觀察的時候要保持安靜,學生操作并交流發現:(板書:氣體)有聲音(說明什么?有氣體跑出來了-氣體的流動產生了聲音)看到了氣泡(哪里?在瓶壁上;說明什么?有氣體-氣體在水里會形成氣泡)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找一找汽水里有沒有氣體,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象推斷出汽水里面存在氣體,同時滲透了觀察方法的指導。4老師這里有四種物質(PPT),都是可食用的,哪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也能產生像汽水里這樣的氣泡?糖白醋能產生氣泡嗎?(小蘇打+醋、小蘇打+水、糖+水)5學生猜測,每個小組里各有兩種物質,分別倒入空杯中混合,我們來看看大家的猜測是否正確。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適量、仔細觀察。6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7學生交流發現: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也能產生氣泡,說明它們混合后產生了氣體,這個氣體是產生的新物質。8那氣泡里的是什么氣體呢?如果是二氧化碳,你有辦法來鑒別嗎?9科學家發現:二氧化碳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我們可以怎么做?10學生交流,教師補充小結: 在裝有小蘇打的錐形瓶中倒入白醋,迅速蓋上橡膠塞,導管的另一頭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澄清石灰水的變化。11怎么來有序的進行這個實驗呢?老師建議小組里分工合作(小組分工合作)1230秒鐘時間小組里先進行分工。你們準備怎么分工合作?學生交流:我們小組準備我做.他做.13那我們開始鑒別吧。學生實驗觀察,交流發現:澄清石灰水慢慢變渾濁, 說明: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設計意圖: 通過提出“哪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也能產生像汽水里這樣的氣泡?”“氣泡里的是什么氣體呢”等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提升了探究的能力,最后通過觀察到的現象推斷出結論,逐步讓學生明白制作汽水的原理,為接下來“自制汽水”環節做好準備。在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還注重培養學生小組分工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這個實驗的反應速度較快,合理的分工合作也是有效完成實驗的保障。三、自制檸檬汽水1同學們,制作出了二氧化碳,那能不能來制作汽水了呢?(板書:制作)在家里我們一般用檸檬代替白醋,和小蘇打產生二氧化碳,小組里想一想,制作這樣的檸檬汽水,你們還需要哪些材料?你們準備怎么做?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3還需要什么?水放多少?4剛才一個小組說還要加點糖,這是為什么(讓汽水有甜味)?放多少?要加顏色?(我們可以使用食用色素,比較漂亮,而且是安全的)?放多少?5教師出示制作方法(PPT)老師給大家提供的材料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設計意圖:以生為本,讓學生在制作汽水前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設計實驗,同時通過不斷的追問,幫助學生完善實驗的細節。6方法都已經知道了,等會邊制作邊思考以下問題(PPT),完成實驗記錄表。每一步都要進行觀察和思考,觀察什么? 混合后什么發生了變化。 思考什么? 這個變化有沒有產生新物質。7學生領取材料,開始活動,教師巡視指導8都制作好了嗎?展示給大家看放入物質后 有什么變化? 有沒有產生新物質?檸檬 水的味道改變 酸 沒有糖 水的味道改變 甜 沒有色素 水的顏色改變 紅 沒有小蘇打 水中產生了新物質 氣泡 有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制作汽水的過程中,感受到物質變化的奇妙,體驗到了制作汽水的快樂,并通過觀察和思考,加深了對兩類變化的理解。9我們自制的檸檬汽水味道怎么樣?想不想來品嘗,怎么嘗比較衛生呢?10學生交流,教師小結:用吸管,每人吸一小口,仔細品嘗。11學生交流,教師追問:和買來的汽水相比,感覺有什么不同?12學生交流:買的汽水氣足、甜度合適,顏色也好看,自己制作的有欠缺。設計意圖:讓學生嘗一嘗自己制作的汽水,能在很大程度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也能發現與買來汽水的不同,從而為下面探究工廠生產的汽水做鋪墊。四、探究工廠生產的汽水1為什么買的汽水比我們自制的好喝好看還氣足呢?2學生交流(比例合適,還添加了一些其他的東西)追問:你怎么知道的?3我們來觀察汽水的配料表,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秘密。4學生觀察,交流:添加了甜蜜素(調味劑),香料,二氧化碳直接出現在配料表中,說明什么?5(PPT)這里有一段資料,一起來看一下6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和調味劑,還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正是有了這些添加劑,才讓汽水變得這么好喝;工廠是通過加壓和降溫的方法,把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水里的。7汽水好喝能經常喝嗎?學生交流想法,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8學生觀看,交流,教師小結:看來飲用汽水也要適量,否則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帶領學生觀察配料表和閱讀文字資料,幫助學生認識工廠制造汽水的方法,明白工廠制造汽水與自制汽水的不同。通過觀看視頻資料,使學生了解長期飲用汽水會影響身體健康。五、拓展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汽水的秘密,也自制了檸檬汽水,你知道最早發現這個汽水秘密的人是誰嗎?他又是怎么發現的呢?2學生交流,出示視頻。汽水是英國化學家兼牧師約瑟夫普里斯特利發明的。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所以汽水也叫碳酸飲料(蘇打水屬于碳酸飲料)。3看了視頻后你有什么想法?4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我們只要善于觀察生活,敢于嘗試,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發現!當然要想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汽水,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嘗試,課后我們可以還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材料,比如果汁、蜂蜜、茶飲等,嘗試調制出不同口味的汽水。同時別忘了把制作的過程、看到的現象等用文字、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視頻介紹發現汽水秘密的人,旨在向學生闡述“善于觀察,敢于嘗試,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發現”這樣的道理,并鼓勵大家平常多多觀察生活,多多動手嘗試。而下課的鈴聲也不應該成為科學學習的終點,教師最后鼓勵學生課后繼續制作不同的汽水,延續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并讓學生將課上習得的本領和知識帶到課后的探究中去。【板書設計】3制作汽水氣泡 氣體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7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 第1單元物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