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在线_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狠狠干狠狠干香蕉视频_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九九热欧美,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日本精产品一二三产品区别

歡迎來到叮當云教育! | 幫助中心 教學備課就來叮當文庫!

叮當云教育

換一換
首頁 叮當云教育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教案.doc

  • 資源ID:41726       資源大小:294.00KB        全文頁數:2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50金幣 【人民幣5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50金幣 【人民幣5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教案.doc

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單元備課(上)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第四節 元素到實驗室去:化學實驗基本技能訓練(二)單元備課(下)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 單元備課(上)單元教材地位教材以學生熟悉的物質水為載體,通過水的三態變化、水的天然循環、水的人工凈化、通電分解、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等過程中分子運動形式的描述,幫助學生從微觀水平上構建對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觀變化現象的本質認識,繼而在認識分子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了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基本微粒原子,進一步介紹了原子中的電子及其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的變化特點,發展了學生對物質微觀構成與變化的認識,這種認識的發展,不僅會深化學生對自然界的物質的理解,更能激發他們深入研究物質的探索欲望,為了培養學生用化學方法認識物質世界的能力,本單元還穿插了一些科學方法、化學實驗方法以及科學思想教育的內容,如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研究的化學史。教學目標本單元將探究自然界的水和水的組成,如何科學地利用水,通過生活中的實例認識分子、原子和離子的真實存在,會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正確區分分子、原子和離子、認識元素和元素符號。重點:水的凈化;水的電解實驗及結論;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元素的概念。難點: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物質變化的本質;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水的電解實驗得出的結論。學法建議1.重視實驗探究活動。實驗探究是獲得化學知識的重要依據,主動地體驗探究活動,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掌握科學的方法,練習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2.對概念的理解要全面、準確,例如元素的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元素是一個宏觀概念。 3.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從宏觀上認識水的組成及特征;從微觀上認識水電解的實質。4.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電解水實驗可以得出四個結論;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及它們的特征,水的凈化方法。單元教學計劃節次教學時數主要知識點探究活動第1節2水分子的特征;水的三態變化和天然循環;過濾法和蒸發法凈化水。描述水分子的運動;認識水的天然循環;凈化黃泥水。第2節2原子的特征;水通電分解的實質;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的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實質;氫氣的可燃性;不同的微粒構成不同的物質,不同的物質性質不同。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的分解;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第3節2盧瑟福的原子結構模型;近代原子結構模型;電子的特征;原子的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對盧瑟福粒子散射實驗的思考和討論。第4節1元素和元素符號。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學生認真分析元素符號的名稱和寫法,小組內交流、討論,形成對元素符號的認識。到實驗室去1初步學會物質的稱量、溶液的配制、儀器的洗滌和連接、氣密性的檢查等基本實驗操作。學生分組實驗復習、測試2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分子的特征。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過程。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過程與方法學會用過濾法分離液體中的固體雜質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水的三態變化對生命體的重要意義,初步建立節水觀念,感受化學對改善人們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相關知識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城市生活用水是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的。酒精燈的使用注意事項;使用外焰加熱,不用時要用燈帽蓋滅。加熱燒杯時要墊石棉網使燒杯受熱均勻。重點水的凈化難點用分子的知識解釋物理變化方法、技巧與規律小結分子的基本性質有三點,利用這些性質可以解釋自然界中發生的有關現象。利用分子的理論可以解釋物理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改變。水的凈化:學習和解答水的凈化問題,首先要搞清水中的雜質類型,針對不同的雜質采取相應的凈化措施,如吸附、過濾、蒸餾等。過濾時的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思維誤區本節常出現的思維誤區是:用分子觀點解釋物理變化及對分子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因平時對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不規范,因而在回答水的凈化這類問題時常常出現錯誤。本節知識結構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水的三態變化:固 液氣水的構成粒子:分子基本性質:(體積和質量都很小,不斷運動,分子之間有間隔)應用:解釋物質的變化、混合物與純凈物水的天然循環除去不溶性雜質除去可溶性雜質水凈化凈水方法:沉淀、吸附、過濾、蒸餾等沉淀過濾:(儀器、操作)吸附生活中煮沸實驗室蒸餾:(儀器、裝置、操作)課 題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課 型新 授第 1 課時第 周年 月 日教學目標1.通過分析水分子的運動與水的三態變化之間的關系,認識分子的特征。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過程。學情分析學生知道水能發生三態變化和發生這些變化的條件,相當一部分學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從微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質的變化,對于水的凝固、蒸發等司空見慣的現象不易產生探究的沖動。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對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和原因分析。重 點分子的基本性質難 點分子基本性質的應用關 鍵 點水的三態變化的微觀描述教學媒體多媒體、掛圖教學方法自學研究法、講述法、討論法板 書 設 計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態變化1.分子的本身沒有改變2.能量的變化(水分子獲得時運動加快,間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質:分子很小,相互間存在間隔,總在不停地運動,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二、水的天然循環1.意義:既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又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2.植物對水的凈化作用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一、水的三態變化1.分子的本身沒有改變2.能量的變化(水分子獲得時運動加快,間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質 (第一課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一滴水大約有十六萬億億個水分子。固 液 氣1.一定量的水,當它由固態變為液態,再由液態變為氣態時,水分子的數目和大小不會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距離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發生變化。2.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的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的間隔增大,由液態變成氣態;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隔減小,水由氣態變為液態。冰融化成水時,分子間隔較小。分子很小,相互間存在間隔,總在不停地運動。另外: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閱讀P28P30了解不同狀態的水中水分子的性質屬于物理變化固:水分子有序排列,固定位置振動;液:水分子無序排列,在一定體積內自由運動;氣:水分子自由運動,自由地向空間擴散。下列宏觀現象中,吸收能量的有 ;放出能量的有 。溶解,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你能用分子知識解釋上述變化嗎?P30活動天地P30交流共享溫度、壓強對分子性質的影響:溫度升高:分子間隔變大,運動加快;壓強增大:分子間隔變小。用分子知識解釋:P30在線測試二、水的天然循環1.意義2.植物對水的凈化作用既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又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天然的污水處理廠了解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的污染;農業上化肥、農藥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危害:影響工農業、漁業生產;破壞水生生態平衡;危害人體健康等。小結:1.2.認識水的天然循環觀察P31圖片P32多識一點認識節水徽記寓意:人們像對待掌上明珠一樣珍惜、愛護、節約每一滴水。怎樣防止水污染?加強對水質的監測;工業三廢達標排放;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生活污水處理后達標排放。愛護水資源科學家曾預言:“水,不久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文學家則感嘆:“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兩句話盡管說法不一,但給人的警示相同。盡管地球表面約71%的面積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不到1%,隨著水污染的日益嚴重,人類將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沒有水就沒有人類,珍愛生命,讓我們從保護水資源做起。課 題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課 型新 授第 2 課時第 周年 月 日教學目標1.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2.學會用過濾法分離液體中的固體雜質的方法。3.會區分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學情分析小學及中學地理已學過有關水資源的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節約用水的重要性。重 點水的凈化及純凈物和混合物難 點水的凈化方法的選擇及過濾操作關 鍵 點理解并熟記過濾操作的要點教學媒體掛圖、過濾實驗操作、影視資料教學方法自學研究法、講述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板 書 設 計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三、水的人工凈化1.處理黃泥水的主要步驟:溶解、過濾、滅菌、蒸干 2.過濾操作的要求一貼:二低:三靠:3.混合物4.純凈物5.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法過濾蒸發蒸餾蒸餾所需儀器純水礦泉水硬水軟水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三、水的人工凈化1.處理黃泥水的主要步驟: 2.過濾操作的要求3.混合物4.純凈物5.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法過濾蒸發蒸餾蒸餾所需儀器(第二課時)復習:分子的性質及應用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53%,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占淡水總儲量的13%,占全球總水量的0.3%溶解、過濾、滅菌、蒸干過濾器的制作一貼: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濾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濾紙上沿要低于漏斗口。三靠:燒杯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要緊靠三層濾紙,漏斗的末端要緊靠燒杯內壁。過濾后的液體雖然澄清,但有微生物;滴入氯水消毒后,微生物死亡,蒸干后有固體殘留,說明水中有可溶性物質;將蒸餾水蒸干后,沒有留下任何殘渣,說明蒸餾水是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如:黃泥水,空氣,海水等。混合物中的各物質都保持各自的性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水,氧氣,二氧化碳等。世界上完全純凈的物質是沒有的。過濾法:不溶性固體與液體分離。蒸發:把溶解在液體中的固體分離出來。如:在蒸發皿中蒸發食鹽水可得到食鹽。蒸餾法:把液體和液體分離。(根據液體的沸點不同)。蒸餾燒瓶、單孔橡皮塞、溫度計、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鐵架臺、石棉網、酒精燈。了解凈化黃泥水活動天地P32了解明礬的作用:凈水劑理解、記憶思考:濾紙與漏斗之間為什么不留氣泡?某同學過濾黃泥水時,過濾兩次后還渾濁,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下列說法對嗎?有人說:冰水是混合物;市場上賣的“娃哈哈純凈水”是純凈物。利用分子的知識解釋混合物與純凈物:同種分子構成純凈物;不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舉例P34了解水的蒸餾P34 了解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注意進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P35 在線測試1,2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純水礦泉水硬水軟水把肥皂水加到兩種液體里,產生大量泡沫的是軟水,不產生泡沫的是硬水。總結: 1.2.3.4.5.P35 多識一點硬水與軟水的鑒別P36長話短說幾種常見的凈水方法:方 法所 除 雜 質沉降顆粒較大的不溶性雜質過濾顆粒較小的不溶性雜質活性炭吸附不溶性固體雜質和一部分可溶性雜質氯氣等殺菌藥物消毒微生物加熱煮沸一部分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蒸餾絕大部分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小知識:我國的水資源地球水的儲量很大,總儲量約為1.361018m3,但跟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只占地球總水量的2.53%,人類所能利用的淡水僅約為總儲量的0.3%,主要是河水、湖泊水和淺層地表水。目前,世界上有80個國家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0個國家的3億多人口生活在嚴重缺水狀態中。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約為2.81012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地域分布也不均勻,在西北和華北部分邊遠地區,居民的飲水都有困難。練習:1.為什么不同的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不等于幾種液體的體積之和?為什么物體有“熱脹冷縮”的現象?2.日常生活中為了使白糖盡快溶解在水中,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為什么?3.將泥水分離得到蒸餾水,通過哪些步驟和方法才能獲得?4.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5.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市售純凈水中有一些是蒸餾水,有關這類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是純天然飲品,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B.它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 C.它清潔、純凈但長期飲用對健康無益 D.用催化劑可將水變成汽油6.若不小心將實驗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應以哪種方法分離較為恰當( )A.沉淀 B.加明礬 C.蒸餾 D 過濾7.對于靜置、吸附、過濾、蒸餾等凈水的操作:上述操作中,凈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是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綜合運用上述四項操作凈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順序是 。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能說出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物質,會區分簡單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道化學反應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認識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化學變化中分子發生了本質的改變,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過程與方法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認識水的組成。通過水的分解和氫氣的燃燒反應,了解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氫氣是一種理想能源的涵義,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相關知識分子的基本性質。水的三態變化實質上是由于分子的間隔發生變化而分子本身沒有改變。水的凈化方法有:靜置沉淀、過濾、吸附沉淀、蒸餾等。其中蒸餾能得到純凈的水。重點水電解的實驗和結論;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難點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電解水的結論;用原子(分子)的觀點解釋物質變化的本質;性質與變化的區別和聯系。方法、技巧與規律小結電解水的裝置無論怎樣改變,其原理是一致的,要知道各部件和電解液的作用,判斷時根據“正氧負氫,氫二氧一”為解題的突破口。物質的組成和構成常有以下三種說法,以水為例:宏觀上,物質由元素組成: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微觀上,物質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構成:(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用對比法學習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兩種化學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是“多變一”,字母表達式:A+B+C分解反應是“一變多”,字母表達式:AB+C+思維誤區本節常出現的思維誤區是:對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混淆不清,對電解水實驗得出的實驗結論判斷不清;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中,誤認為分子一定比原子大;性質與變化混為一談。本節知識結構水組成:氫、氧兩種元素水氫氣+氧氣氫氣+氧氣 水性質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等)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氫氣有可燃性,水通電能分解)電解水的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課 題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課 型新 授第 1 課時第 周年 月 日教學目標1.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認識水的組成。2.通過水的分解和氫氣的燃燒反應的微觀解釋,認識化學變化中分子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3.通過水的分解和氫氣的燃燒反應了解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并對學過的典型的反應進行分類。4.能說出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物質。5.體會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氫氣是一種理想能源的涵義,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學情分析學生已經了解到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沒有改變,本節通過熟悉的水做知識的載體,通過對水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的描述,使學生認識到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從而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重 點水電解的實驗和結論;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難 點分子與原子的區別和聯系;電解水的結論;用原子(分子)的觀點解釋物質變化的本質。關 鍵 點引導學生從觀察宏觀現象到用微觀觀點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教學媒體掛圖、影視資料、水電解器、酒精燈、直流電源、氫氣、氣體燃燒用導管、木條、燒杯、火柴等教學方法自學研究法、講述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板 書 設 計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一、水的分解1.電解水現象反應式2.分解反應3.分子4.原子5.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別二、水的合成1.氫氣的燃燒(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2.化合反應3.氫能源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一、水的分解1.電解水現象反應式2.分解反應3.分子4.原子5.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別第二節水分子的變化(第一課時)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的分解現象:正極:產生的氣體少,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多(兩倍),能被點燃,是氫氣。結論:水氫氣+氧氣H2OH2+O2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字母表達式:AB+C+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微粒。(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常見的液體、氣體等物質是由分子構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微粒。(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常見的金屬、固態非金屬及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保持氦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氦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分子原子相似點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原子之間有間隔,原子在不停地運動。同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性質不同。(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區別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分裂,成為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聯系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原子是構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P37活動天地觀察現象現象結論加入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熟記文字及符號表達式、反應現象分析反應的特點一變多通式分析氫分子、氧分子的形成過程說明下列物質的構成微粒:水、氫氣、氧氣、鐵、金、金剛石、氦氣(化學反應的實質)區別分子和原子用分子、原子的觀點解釋:1.水蒸發變成水蒸氣2.水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二、水的合成1.氫氣的燃燒(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燃燒與點燃2.化合反應3.氫能源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現象: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水霧,燒杯發燙。結論:氫氣+氧氣 水H2+O2 H2O安全提示:點燃可燃性與助燃性氣體混合物時,都有可能發生爆炸。燃燒為一種反應,會持續一段時間;點燃是燃燒時需要的反應的條件,是一個動作。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稱為化合反應。字母表示:A+B+C相同點:都是化學反應的一種基本類型;區別:化合反應是多變一;分解反應是一變多。氫氣是一種大有發展前途的新型燃料,科學家認為21世紀將是氫能源的世紀。優點:無污染;發熱量高;資源豐富。目前氫能源沒有推廣使用的原因:制取和儲存遇到的難題:小結:1. 分子與原子2. 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P39活動天地觀察現象現象結論熟記現象與反應式反應式的特點:多變一是分解反應嗎?區別:燃燒與點燃比較: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討論:氫能源的優點P40交流共享用分子變化的角度分析氫氣和氧氣化合成水的反應。上網查詢練習生活在線:有一種水叫“納米水”國內很多石油銷售公司和加油站都已經添加了“納米水”。“納米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納米燃油添加劑的俗稱。目前主要針對車用柴汽油和燃料油使用,可實現用物理方法解決燃油燃燒的化學問題。“納米水”的工作原理是:把自由水經過納米組裝技術的處理后,組裝成6納米左右的水顆粒,然后加到連續的油箱中,形成熱力學穩定的納米燃油,讓燃油在燃燒前通過進行水顆粒微爆的二次霧化作用,炸碎燃油霧滴,使之進一步霧化,實現更加充分和均勻的燃燒,達到提高燃油的燃燒效率和機械效率的目的,進而實現提高發動機動力性能、節省燃油和保護環境的功效。另外,納米水顆粒的微爆破作用還能有效地清除發動機燃燒室內的積碳。課 題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課 型新 授第 2 課時第 周年 月 日教學目標1.了解物質的兩類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2.會區分簡單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兩種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通過變化體現出兩類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性質要與變化相聯系。重 點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難 點性質與變化的關系關 鍵 點變化由性質決定;性質在變化中表現。教學媒體掛圖、影視資料等教學方法自學研究法、講述法、討論法板 書 設 計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一、水的分解1.電解水現象反應式2.分解反應3.分子4.原子5.分子與原子的根本區別二、水的合成1.氫氣的燃燒(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2.化合反應3.氫能源三、物質的性質1.化學性質2.物理性質如: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溶解性、揮發性等性質與變化的關系變化的敘述性質的描述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第二課時)復習:1.分子與原子2.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回答:概念、區別和聯系用分子的知識區別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純凈物與混合物三、物質的性質1.化學性質2.物理性質性質與變化的關系變化的敘述性質的描述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活潑性、腐蝕性等。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物質的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熔點、沸點、溶解性、揮發性等。變化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性質是一個靜止的屬性。變化由性質決定,性質在變化中表現出來。變化的敘述模式為:某物質怎么樣了性質一般的描述:某物質易、可、能(或不易、不可、不能)+變化如:蠟燭在燃燒是化學變化,而蠟燭能燃燒則是化學性質: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酒精易揮發則是物理性質。小結:P411.2.3.4.5.閱讀P40 能否說物質在物理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為什么?思考:性質與變化的區別及聯系在線測試P41長話短說P41挑戰自我P41 1.小明通過學習知道,電解水時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但實驗所得數據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略大于為2:1,針對這一發現,你認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實驗數據與理論相差不大,可以認為實驗成功C.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D.大膽提出猜想:氧氣比氫氣易溶于水2.閱讀下列短文,用序號回答:水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水被加熱可以變成水蒸氣;沒有水,人和動植物就無法生存;水是常用的滅火劑;在通電的條件下,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電石(CaC2)倉庫著火,不能用水滅火,因為它可與水反應生成乙炔氣體(具有可燃性)。水的物理性質 ;水的化學性質 ;水的用途 。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原子的構成,知道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知道什么是相對原子質量,能說出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關系,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過程與方法逐步認識到用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來衡量原子質量的大小會使衡量結果更接近常規的數據范圍,這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原子結構的發展史,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評價科學家在科學上的貢獻,培養科學研究的科學態度。相關知識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區別原子和分子的共同點及聯系用分子的知識解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重點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難點原子的結構及原子結構示意圖方法、技巧與規律小結從原子的結構分析得出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很多題的解法就以這兩個公式為突破口。由于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缺乏感性認識,可借助于電影、錄像、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以加強直觀性,啟發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想象力。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是必記的知識,注意它們之間的關系。思維誤區本節常出現的思維誤區是: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事實:對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粒子就是原子。原子核都含有質子和中子。事實:氫原子核沒有中子。本節知識結構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原子不顯電性: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的性質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原子構成原子核核外電子: 原子很小,但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在這個空間里高速運動質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核電荷數中子:(不帶電)(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核外電子數=質子數離子定義:帶電荷的原子分類:陽離子、陰離子表示方法課 題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課 型新 授第 1 課時第 周年 月 日教學目標1.認識原子的構成,知道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系2.了解原子、分子和離子的異同點和相互關系,會用原子和分子的觀點說明化學反應的發生過程。3.進一步認識物質的可分性,逐步培養學生樹立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學情分析學生已掌握了有關分子的性質、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的知識,這是引導學生從分子知識認識原子的有效方式,通過物質的分解反應可以從宏觀上觀察物質的生成,再從“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來分析,推斷出分子是可分的,從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問題。重 點原子的構成難 點原子、分子和離子的異同點和相互關系關 鍵 點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教學媒體多媒體素材、掛圖、元素周期表教學方法自學研究法、講述法、談話法、討論法、對比法板 書 設 計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原子(不顯電性)原子核核外電子 質子中子一、原子的結構二、原子中的電子1.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排布規律)2.原子結構示意圖3.原子的分類金屬原子非金屬原子稀有氣體原子4.離子書寫分類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數7.電子云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一、原子的結構原子(不顯電性)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 質子:(1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帶電)(1電子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在原子中:第三節 原子的構成(第一課時)近代化學之父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最早發現電子的科學家英國科學家湯姆森。結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一個“很大”的空間圍繞一個帶正電的很小的原子核運動。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差不多,都約為電子質量的1836倍。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簡稱核電荷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通常情況下,氫原子沒有中子。閱讀P43分析圖P43盧瑟福用粒子轟擊金箔交流共享1.P44為什么絕大多數的粒子能夠順利穿過金箔,而極少數被反彈回來?交流共享2.P44在金原子中,很小的原子核卻能把轟擊它的高速的粒子反彈回來,這說明了什么?交流共享3.P451.分析原子是否顯電性?2.為什么說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質子和中子嗎?二、原子中的電子1.核外的電子是分層排布的(排布規律)2.原子結構示意圖在多電子的原子中,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離核遠,能量低的離核近;電子盡可能在離原子核近的電子層上運動;每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n為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電子(離原子核最近的為第一層,第一層為最外層時電子數不超過2個)。圖中小圓圈表示原子核,圈內數字表示核內質子數,“+”表示原子核帶正電,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了解排布規律記憶118號(即HAr)元素的順序、名稱和符號分析P45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練習畫出下列原子的結構示意圖H、C、N、F、S、Cl、Na、Mg、Al、K、He、Ne、Ar教 學 過 程知 識 點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3.原子的分類4.離子書寫分類陽離子陰離子5.元素周期表6.原子序數7.電子云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個,不穩定,易失去電子,帶正電荷。非金屬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個,不穩定,易得到電子,帶負電荷。稀有氣體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個,(氦是2個),穩定,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是不變的,發生改變的是核外電子(最外層電子數)。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在元素符號的右上方,標出帶幾個單位的什么電荷。如:Mg2+,Al3+ ,F-,O2-帶正電荷的離子叫陽離子,如Na+,Mg2+,Al3+,H+等。帶負電荷的離子叫陰離子,如:F-,O2-,Cl-,S2-等。決定原子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組成世界萬物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種,它們的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是連續的,核外電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質還有明顯的規律性。共7個橫行(即7個周期

注意事項

本文(魯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二單元 探秘水世界-教案.doc)為本站會員(實驗中學朱老師)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經營許可證編號:魯ICP備09030270號-2   魯公網安備 37011602000151號 copyright@ 2019-2022

網站大部分作品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站整理編輯的作品外,版權歸上傳者所有,如您發現上傳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立刻聯系我們并提供證據,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予以改正。

1
收起
展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玛县| 古蔺县| 渭源县| 虎林市| 乡城县| 象山县| 英德市| 镇赉县| 闽清县| 华蓥市| 南木林县| 屯门区| 咸阳市| 博乐市| 镇远县| 乐至县| 阳朔县| 登封市| 杭州市| 馆陶县| 加查县| 新邵县| 霞浦县| 固阳县| 汉阴县| 兴宁市| 上杭县| 高清| 青神县| 濉溪县| 玛沁县| 灵宝市| 商都县| 西昌市| 卫辉市| 东光县| 桂林市| 桃园市| 吉安县| 临潭县|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