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三學制)五年級上冊科學12.地球引力 教案.doc
課題:地球引力教學時間: 課時教材分析:本節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引領,思考物體落地的原因,接下來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探究推理結論的過程, 認識地球引力,最后通過交流探討,感受地球引力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從思考“熟透的蘋果為什么會落地,潺潺溪水為什么會流向低處”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并提示學生準備曲別針、細線、透明膠帶、磁鐵、剪刀等材料,為接下來的探究活動做好材料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物體落地的圖片及拋物落地的體驗活動,認識到生活中處處存在物體落地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地球上的物體都最終會落向地面。接下來,學生通過生活經驗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過探究實驗驗證猜想,推理得出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力,這種力就是地球引力。最后通過交流探討,認識地球引力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人類是怎樣克服地球引力進入太空的,引發學生繼續探究宇宙的興趣。本課學習內容看似抽象,實際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首先從觀察生活現象和活動體驗入手,認識生活中無處不存在物體落地現象;然后通過實驗探究物體下落的原因,推理得出地球存在引力作用:最后回歸生活,認識地球引力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科學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的理念。學習目標:1、 認識地球引力,知道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引力。2、 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進行猜想、根據實驗材料制定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能夠利用實驗的方法探究推理物體落地原因,并能用科學語言表述現象與結論。3、 樂于合作與交流,對探索地球與宇宙充滿興趣。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了解科學技術可以克服地球引力。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教學準備:曲別針、細線、透明膠帶、磁鐵、剪刀、記錄單。毽子、球、課件。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預設二次修改一、引入課題1.PPT3出示教師準備紙飛機、球、毽子,找3個學生到黑板前玩一玩。2.教師提出問題:剛才我們放飛紙飛機、踢毽子、拋球,最終紙飛機、球、毽子都落向哪里?引導學生交流。3.PPT 4出示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落地的現象?出示落葉飄落、運動員跳高、瀑布飛瀉、蘋果落地圖片,引導學生交流。4.PPT5出示學生猜測原因:這些物體最后也都落向地面,這是為什么呢?5.教師小結: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物體下落的原因。二、活動過程PPT 6出示活動一:從正反兩個方面充分交流生活中物體下落的現象?1.從正面交流:剛才我們已經交流了生活中物體下落的現象,并猜測了原因。2.PPT 7.8出示下面我們從反面交流: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不下落及原因。教師相機出示“風箏、飛機、孔明燈、熱氣球、火箭”等圖片,提出問題:這些物體是借助什么升空的?假如沒有這種力量會怎樣?2.PPT 9出示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在地球上的物體,都會受到來自地球的吸引力,若想克服這種引力,就得需要強大的外力來幫忙。3.過渡:地球引力就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對地球上的物體施加引力,下面讓我們通過實驗驗證它的存在。PPT 10出示活動二:探究物體落地的原因。1.PPT 11出示實驗探究“移走磁鐵,曲別針如何運動”,驗證地球引力的存在。(1)教師出示實驗材料:磁鐵、曲別針、細線、透明膠帶,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材料設計一個“移走磁鐵,曲別針如何運動”的實驗。(2)小組討論實驗方案。(3) PPT 12出示實驗記錄單,小組交流實驗方案,師生總結實驗方法:a.將線的一端用透明膠帶固定在地面上,另-端栓曲別針。b.用磁鐵慢慢接近曲別針,帶動曲別針豎立并懸空于地面之上。c.提出猜想:如果移走磁鐵,曲 別針向哪個方向移動?d.移走磁鐵,觀察曲別針向哪個方向移動。(4)師生交流實驗注意事項:a.線的一端要用透明膠布牢牢固定在地面。b.磁鐵吸引曲別針后要讓曲別針懸浮于空中。(5)學生實驗,做好記錄,教師巡回指導。(6)學生匯報實驗發現。(7) PPT 13出示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曲別針向下運動,落向地面。說明地球具有像磁鐵-樣的吸引力,可以吸引物體落向地面。2.PPT 14出示實驗探究剪斷細線,曲別針如何運動”。(1)在第一個實驗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新增實驗材料剪刀,提出實驗要求:設計“剪 斷細線,曲別針如何運動”的實驗。(2)小組討論實驗方案。(3) PPT 15出示實驗記錄單,小組交流實驗方案,師生總結實驗方法:a.將線的一端用透明膠帶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栓曲別針。b.用磁鐵慢慢接近曲別針,帶動曲別針豎立并懸空于地面之上。c.猜想:如果剪掉細線,曲別針向哪個方向運動?d.剪掉細線,觀察曲別針的運動方向。(4)師生交流實驗注意事項:a.線的一-端要用透明膠布牢牢固定在地面。b.磁鐵吸引曲別針懸浮于空中,磁鐵要與曲別針相隔一定的距離。c.使用剪刀注意安全。(5)學生實驗,做好記錄,教師巡回指導。(6) PPT 16出示小組匯報實驗發現:磁鐵向上運動,被磁鐵吸住。得出結論:磁鐵隔空也能吸住曲別針,不會落向其他方向。(7) PPT 17出示根據兩次實驗探究,推理得出實驗結論:像磁鐵隔空能吸住曲別針一樣,地球不需要接觸物體就可以對物體施加力。3.PPT 18出示出示“地球引力”的概念,讓學生明確。4.PPT 19出示出示資料卡,認識“上、下概念。(1)課件出示資料卡:地球像一個大圓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居住在地球上各個方向的人都不會感到自己頭朝下。(2)科學描述上與下的方位概念:人們把站立時頭頂的方向叫上,把腳底的方向叫下。PPT 20出示活動三:了解地球引力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1.PPT 21出示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地球引力對人類生活產生哪些不利的影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便?2.學生交流。3.PPT 22出示地球引力對人類生活又有哪些有利的一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4.PPT 23出示視頻:假如失去地球引力的后果。5.師生總結:地球引力時時處處影響著我們,假如沒有地球引力,世界將陷入混亂,人類也無法生存。三、拓展活動展示知識鏈接資料,布置作業,繼續激發學生對太空研究的興趣。1.PPT 24出示介紹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最早發現了地球引力,播放地球引力是如何被發現的視頻。2.PPT 25出示視頻播放地球引力如何產生的相關知識。3.PPT 26出示布置拓展性作業:(1)課后繼續查閱人類是怎樣克服地球引力進入太空的相關資料。(2)周末觀看“太空課堂”相關視頻。板書設計:課堂檢測: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