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三學制)五年級上冊科學9.熱傳導 教案.doc
課題:熱傳導教學時間: 課時教材分析: 熱或者可以說熱能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盛熱水的杯子會變熱,做飯時鍋蓋會變熱,鍋把會變熱,這些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現象,但它們是怎樣變熱.的?本課引領學生認識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不同材料傳熱的本領不一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樹立科學服務于生活的思想。本節課教材有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活動準備。首先提出本課探究活動的主題:“把金屬勺放入熱水中,過一會兒勺柄會變熱。這是為什么呢?”目的是啟發學生針對“勺柄為什么會變熱”進行思考,為課堂探究做準備。教科書還呈現了材料包:杯子、蠟燭、火柴、凡士林、鋁片或鐵片等,旨在提示學生搜集自己身邊容易得到的、便于上課進行活動的材料,帶到課堂進行探究學習。第二部分活動過程。活動一:倒入溫水后,杯子是怎樣變熱的?讓學生回顧生活經驗,通過討論交流,提出對熱傳遞過程的猜想:溫水的熱是通過杯子壁從內向外傳遞,繼而引入課堂探究活動。活動二: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制訂探究方案。根據方案展開探究實驗。根據探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交流,總結結論,認識到熱在固體中的傳播,總是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活動三:生活中有哪些熱傳導現象?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熱傳導現象,如裝有熱水的杯子變熱、熨衣服時電熨斗將熱傳遞到衣服上等,了解熱傳導在生活中的應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動。哪些因素可以影響熱傳導的快慢?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社會與科學的關系,初步了解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把對熱傳導的研究延伸到課外。學習目標: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2、能基于所學知識,對熱傳導現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能基于所學知識,制訂熱傳導的探究實驗計劃,并展開探究活動。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實驗結果。能提出探究熱傳遞的途徑的大致思路并實施探究實驗。3、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在科學探究活動中主動與他人合作,積極參與交流和討論,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度。了解熱傳導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準備:蠟、圓形鐵片、鐵盤、火柴、鐵架臺、盛有熱水玻璃杯、塑料杯、紙杯、金屬杯、酒精燈、塑料棒、銅絲、鐵絲、竹筷、熱傳導的視頻資料等。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預設二次修改一、導入新課1.PPT 1出示出示課題:杯子變熱了2.PPT 2出示 PPT 3出示活動準備(教師出示一杯裝有熱水的杯子,讓學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PPT4出示師:你有什么感覺?師:你有什么問題嗎?師:大家想不想研究這些問題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杯子變熱了(板書課題)。二:探究活動PPT 5出示活動一: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1)討論探究方案。師: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組討論一下,利用這些材料,你們小組準備怎樣研究?(2) PPT 6出示學討論后交流匯報。師:誰來說說你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師:給銅棒加熱時,可以使用酒精燈。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酒精燈的使用方法。PPT7出示PPT8出示 (教師出示酒精燈,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師:你們認為做這個實驗時還要注意些什么?生:凡士林不要太多,每次要勻一點。生:使用酒精燈時要按要求點燃酒精燈。(3)進行探究實驗。師:請各小組按照既定方案,各顯神通,驗證猜想,同時要注意實驗安全,以免燙傷。(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4)各小組交流實驗現象。師:通過剛才的實驗、觀察、記錄,你們有什么發現?PPT 9-14出示學生交流匯報。PPT 15出示師生小結:熱是沿著物體傳遞從物體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到溫度較低的部分。這種傳遞熱的方式叫熱傳導。PPT 19出示活動三:生活中有哪些熱傳導現象?(播放視頻資料:學生常見的生活用品,如鍋、勺等。)學生交流這些用品的材料,并根據固體中熱傳遞的特點,討論、闡述其中的道理。三、拓展活動PPT20出示哪些因素可以影響熱傳導的快慢?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傳熱快,哪些地方需要傳熱慢?你想不想親自來調查一下?課下請同學們設計一個調查方案,并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我們再來展示交流,好嗎? (將研究活動拓展到課后。)學生回答學生可能提到:杯子為什么是熱的?熱是怎樣傳到手上的?等等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探究方案。生:我們小組設計了給銅棒加熱,觀察熱的傳遞是怎樣傳遞的。我們打算利用熱傳導實驗裝置,用凡士林把火柴棒粘到銅棒上,然后給銅棒一頭加熱,觀察火柴棒會怎么樣。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并交流匯報。 板書設計:課堂檢測: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