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六三學制)五年級上冊科學6.露和霜 教案.doc
課題:露和霜教學時間: 課時教材分析: 本課以“露和霜的形成”這一天氣現(xiàn)象為線索,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露,什么是霜,知道它們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xiàn)象、能通過模擬實驗制造出霧和霜,了解它們的形成,并通過類比推理解釋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原因,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測探究解惑的過程。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教材給出“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詩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霧,什么是霜,同時提出問題:露和霜分別在什么條件下形成?讓學生明確本課的探究主題就是霧和霜,為課堂探究做好準備。第二部分活動過程,由二部分組成,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認識露和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先認識自然界中露和霜。通過教科書呈現(xiàn)的兩幅露和霜的圖片,引導學生從自然觀察開始,逐步深入認識自然界中的露和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再通過討論、交流,深入認識露和霜。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露和霜是怎樣形成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先利用實驗制造露”。在制造出“露”的基礎上,來利用實驗制造“霜”,引導學生思考露和霜的形成與溫度有關,從而探究出露和霜的成因。第三部分拓展活動,查閱資料,了解霧凇是怎樣形成的。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霧凇的形成過程,知道霧凇和霜的相似和區(qū)別。本課通過學生經(jīng)歷的生活現(xiàn)象,產(chǎn)生具體的問題調(diào)動,引領學生進行實驗模擬探究,了解露和霜形成的變化規(guī)律,學會收集數(shù)據(jù)、處理信息,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體會到身邊處處有科學。學習目標:1、認識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2、在教師引導下,能通過模擬實驗,制造露”和“霜”,能根據(jù)實驗,會解釋自然界中的露和霜的形成過程。3、能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對“露”和“霜”的形成表現(xiàn)出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能樹立標準化的科學觀測意識,能推測出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認識到人類與環(huán)境會相互影響。利用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科學服務于生活。教學準備:金屬小桶、冰塊、食鹽、鑰匙、有關露和霜的視頻資料等。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學生預設二次修改一、 導入新課教師播放霧和多云天氣的視頻。師:同學們,視頻中自然現(xiàn)象你們還認識嗎?師:對了,這就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霧和云,它們都是水在空中的不同形態(tài)。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自然現(xiàn)象。請看大屏幕(出示露的圖片)。師:你認識這是什么嗎?師:對,這就是露(板書:露)。二、活動過程(一)認識露。1.觀察露的圖片,說一說露的形態(tài)。教師出示多篇露的圖片。師:你能描述一下露是什么樣的嗎?師:你說的很準確。那你見過露嗎? 這些小水珠是在哪出現(xiàn)的?在什么時間才會出現(xiàn)呢?師:為什么?師:你的意思是比較冷的天氣才會出現(xiàn)是吧?解釋露出現(xiàn)的時間。2.露是怎樣形成的?師:那露是怎樣形成的呢?猜測一下。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們怎樣知道呢? 生:實驗驗證。師:怎么實驗驗證呢?師:你想怎么制造露”?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圖片中的實驗器材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形成一個方案。師:大部分小組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也都遇到了一個問題:怎樣使溫度降低呢?生:用冰塊。師:對了,可以把冰塊放到小水桶里降溫,但要注意實驗前先將小桶外壁擦干凈,不要保留水珠。請小組長組織自己組員開始實驗吧,記得及時記錄。師:實驗結(jié)束,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觀察到什么實驗現(xiàn)象了?師:怎么出現(xiàn)的小水珠?師:還有補充或問題嗎?師:是啊,哪來的呢?桶滲透出來的?師:你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嗎?師:你知道的真多,其實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jié)成的小水滴,附著在桶外壁上形成的露。生活中你還見過類似的現(xiàn)象嗎?師:對了,你很會聯(lián)想,你的眼鏡片在室外變得冰冷,一回到教室,教室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冰冷的鏡片就會凝結(jié)成小水珠附著在你的鏡片上,鏡片就會變得很模糊,很不方便。(二)認識霜。1.觀察霜的圖片,說一說霜的形態(tài)。師:其實生活中還有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我們一起來欣賞- 下。教師出示多幅霜的圖片。你認識霜嗎?你能描述一下霜是什么樣的嗎?師:你說的很準確。這就是霜。 (板書:霜)提問:那你見過霜嗎?在哪出現(xiàn)的?在什么時間才會出現(xiàn)呢?師:那霜為什么是在冬天的早上出現(xiàn)呢?師:你的意思是霜和露一樣是在比較冷的天氣才會出現(xiàn)是吧?解釋霜的形成時間。2.霜是怎樣形成的?師:那霜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師:這僅僅是你們的猜想,要獲得正確的結(jié)論還是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你們想制作“霜”嗎?PPT15出示師:怎么用這些器材進行實驗驗證呢?師:多放點冰塊就一定能成功嗎?師:怎樣才能制造更低的溫度呢?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竅門:往冰塊上加些鹽,可以讓溫度更低。注意實驗前先將小桶外壁擦干凈,不要保留水珠。請小組長組織自己組員開始實驗吧,記得及時記錄。師:你們觀察到什么實驗現(xiàn)象了?師: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你覺得霜是怎樣形成的?師:對了,這就是霜的形成。3.對比試驗,得出結(jié)論。師:我們來看兩個實驗,你覺得露和霜有什么關系?師:那你知道形成露和霜的溫度有什么要求嗎?師小結(jié):對了,在溫度逐漸下降(仍高于0C)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凝結(jié)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水滴,這就是露。在溫度降到0C以下時,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體表面上形成小冰晶,這就是霜。三、總結(jié)、拓展師:今天我們通過模擬露和霜的形成實驗,知道了露和霜是怎樣形成的,它們形成的條件是什么,還知道了它們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來的,但溫度要求不一樣。出示霧凇圖片,教師提問:那這種自然現(xiàn)象你們認識嗎?師:你們知道的真多,霧淞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同學們課后進行猜測霧松的形成條件,并查閱資料,了解霧凇是怎樣形成的。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試著設計一個實驗制造霧凇”。生:霧和云。生:好像是露水。生:露其實就是一粒一粒的小水珠。生:它們一般是在早晨會出現(xiàn),我在早晨見過。生:它是在秋天的早上出現(xiàn)的。生:我還知道為什么在秋天的早上出現(xiàn)。生:因為秋天的早上比較冷。生:可能是早上下了點毛毛雨,就落在了草葉上。生:可能是天冷了,草葉上的水蒸發(fā)不了就留在了草葉上形成了露。生:空氣中有水蒸氣,可能是天冷了就變成了水滴,在草葉上形成了露。生:我們也制造點露出來就可以看出怎么形成的了。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生:桶的外壁.上出現(xiàn)了小水珠。生:溫度低了。生:我有問題,水肯定不是桶外壁上原來就有的,因為我們擦干凈了,那水是哪兒來的?生:是空氣中的水分,也就是水蒸氣碰到冰冷的桶外壁變出來的。生:冬天我從寒冷的室外到室內(nèi)的時候,我的鏡片上就會有很多小水珠,應該也是這個道理。生:霜不是小水滴,是固體的。生:霜像小雪花,像冰。生:它們一般也是在早晨會出現(xiàn),而且是冬天的早上。生:因為冬天的早上也比較冷。生:也是空氣中有水蒸氣,遇到更冷的天氣形成的。生:像剛才那樣,多放點冰塊。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教師巡視。生:桶的外壁上出現(xiàn)了霜。生: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碰到更加冰冷的桶外壁變出來的。生: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來的。生:形成霜的溫度比形成露的溫度更低。生:一個零上一個零下。生:霧淞。板書設計:課堂檢測: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