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第3單元第7課 信息的交流傳播 教案.DOCX
第7課信息的交流傳播(教材P5657)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信息的交流傳播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1.知道信息的交流與傳播驅(qū)動工具和技術的發(fā)展。2.知道不同的信息傳播工具會影響人們接收信息的效果。科學探究目標能借助信息傳播工具獲取信息,完成獨輪車簡易模型的制作。科學態(tài)度目標樂于合作探索,遇到問題能積極想辦法解決。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信息的交流和傳播推動工具和技術的共同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重難點重點:比較兩種不同傳播工具的特點。難點:理解兩種不同傳播工具在傳播信息上的差異。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尺子、剪刀、細線、竹棍、蘿卜、獨輪車制作指南文字稿、獨輪車制作指南視頻。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提問:(教學提示:出示書籍、電腦、手機、廣播等圖片。)圖中的這些物品都具有什么作用呢?(預設:電腦和手機可以用來查閱信息,廣播可以用來收聽信息。)2.提問:除了書籍、電腦、手機和廣播,你們還知道哪些信息傳播的工具?(預設:報刊、影視、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3.揭題:信息傳播的工具具有傳播信息的作用,信息的基本形式包括數(shù)據(jù)、符號、文字、聲音、圖像等。那么不同的信息傳播工具在傳播信息方面有什么差別呢?我們今天一起來探究一下。(板書:信息的交流傳播)探索與研討探索一:比較信息的形式1.活動:出示一本書,播放一則社會熱點新聞的視頻。2.提問:你們認為書本和電腦提供的信息的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預設:書本提供的信息只有文字、圖像、符號和色彩,電腦提供的信息形式多樣,有文字、圖像、符號、色彩、視頻、音頻等。)3.過渡:如果我們用書本和電腦傳播相同的信息,效果會一樣嗎?(預設:不一樣。)探索與研討探索二:比較傳播效果1.談話:(教學提示:出示蘿卜、吸管、竹棍、細線、小刀、剪刀等材料。)接下來我們將用這些材料分組制作一個蘿卜獨輪車,制作方法有文字介紹和視頻介紹兩種,請各小組商量你們組選擇的信息傳播工具。2.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制作蘿卜獨輪車并完成活動幫助卡。3.交流:指導學生欣賞不同小組的作品,交流兩種不同的信息傳播工具對制作活動的影響。4.研討匯報。集體匯報幫助卡主持人:請選用文字獲取信息的小組匯報你們組的制作過程。小組1:我們按照文字的提示,第一步,先在一塊圓形的蘿卜中央打上一個小孔,再把吸管剪成小段,然后塞到蘿卜中央的小孔里,并在吸管里插入一根稍微長一點的竹棍作為車軸。第二步,用細線和較長的竹棍制作一個三角形的框架。第三步,把車輪和車架組裝起來,把軸固定緊,我們的獨輪車就做好了。主持人:你們認為通過文字獲取信息有什么優(yōu)缺點?小組1:文字提供的信息獲取速度快,但是描述不夠直觀,我們在進行捆綁操作的時候,很難把車架和車軸固定緊,最后尋求了老師的幫助。主持人:請選用視頻獲取制作信息的小組匯報你們組的制作過程及感受。小組2:我們仿照視頻,按照與小組1相同的步驟做成了蘿卜獨輪車。視頻提供的信息詳細、直觀、生動,但是視頻講解慢,時間長,而且我們在制作過程中要不斷地暫停、播放和回放,因此制作時間過長。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fā)言,匯報活動結(jié)束探索與研討5.小結(jié):閱讀書本可以快速地獲取信息,可以及時選取和標注重點信息,但不夠直觀,難以理解;觀看視頻生動直觀,連續(xù)性強,但相對耗時,在選取和標注信息時也不夠方便。6.提問:在制作過程中,你們用到了哪些簡單的工具?它們應用了哪些簡單機械?(預設:用到了剪刀,剪刀是斜面和杠桿的組合;用到了小刀,小刀的刀刃是斜面;獨輪車的車輪是輪軸的應用;繞軸轉(zhuǎn)動的車架是杠桿的應用。)獨輪車結(jié)構中包含了學習過的哪些技術?(預設:車架運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用吸管來減小車輪與車軸之間的摩擦力;竹棍連接用到了捆扎技術。)拓展與小結(jié)1.回顧:出示第1課中的“工具與技術的關系維恩圖”,引導學生閱讀。2.提問: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們對工具與技術產(chǎn)生了什么新看法?(預設:工具與技術的進步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新的工具和新的技術會不斷出現(xiàn),我們要學會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技術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3.拓展:你們還知道哪些高新科技?(預設:納米技術、高分子材料技術、航天技術)4.小結(jié):在工具和技術的發(fā)展過程中,信息的交流與傳播就像是一個齒輪,驅(qū)動著它們共同發(fā)展。板書設計3.7信息的交流傳播信息傳播工具:書本、電腦、手機、廣播、報刊、影視信息傳播形式:數(shù)據(jù)、符號、文字、色彩、聲音、圖像教學反思書本和電腦是學生獲取相關資訊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對它們都有所接觸和了解。但是,關于這兩種工具所提供的信息的形式以及傳播信息的效果,學生并沒有深入思考。因此,本課讓學生通過“制作蘿卜獨輪車”活動,親身經(jīng)歷使用信息傳播工具的過程,比較并研討不同信息傳播工具的優(yōu)缺點,進而發(fā)現(xiàn)不同傳播工具之間的差異。制作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用到剪刀、小刀、尺子等工具,而獨輪車本身也包含了本單元學習的一些技術。制作完成后,學生對“工具和技術”的認識會更加全面,再通過比較和交流,他們會發(fā)現(xiàn)“工具和技術”更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從而圓滿地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課后作業(yè)課時訓練P42第二題。二、選擇題。3.關于書本與電腦的傳播效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腦里可以觀看視頻,直觀生動B.書本上的文字傳播雖然比較抽象,但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速度要快很多C.電腦的傳播效果一定比書本的好參考答案二、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