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上歷史知識總結課件第18課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pptx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知識點一東晉的興亡,1. 東晉建立: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317年,皇族司馬睿重建晉王朝,以建康為都城,史稱東晉。 2. 政權特點:“王與馬,共天下”。,【知識拓展】東晉的門閥政治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本身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個朝廷都由世家大族把持,最先是出身瑯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其后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3. 興盛:淝水之戰后,東晉統治局面相對穩定,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江南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 4. 衰落:東晉末年,政權落入武將手中。 5. 滅亡:420年,東晉滅亡。,知識點二南朝的政治,1. 南朝形成:420589年,中國南方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 2. 統治情況 (1)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時間里,輕徭薄賦,江南民殷國富,社會比較安定。 (2)梁武帝蕭衍奪取帝位后,政治日益敗壞,后發生大規模叛亂,建康失守,江東最富庶的地區遭到燒殺搶掠。從此,在南北實力對比中,南朝處于明顯劣勢。,知識點三江南地區的開發,1. 原因 (1)北人大批南遷,給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2)江南地區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3)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 (4)南下移民和當地民眾的共同努力。,【誤區2】東晉后期,大量中原人口紛紛遷往南方,江南地區經濟逐漸超越北方。 【警示】東晉后期,大量中原人口紛紛遷往南方,江南地區經濟得到開發,但由于江南地區開發較晚,因此這一時期江南地區的經濟仍遠遠落后于北方地區。,2. 表現 (1)農業: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并興修了很多水利工程;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改進;種桑養蠶、培植果樹、種植藥材等,實行農業多種經營。 (2)手工業:有了快速進步。繅絲、織布、制瓷、冶鑄、造船、造紙、制鹽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 (3)商業: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建康(今江蘇南京)是當時商業最為活躍的大都市。,【學思之窗】史書中史記與宋書中對江南地區經濟描述的不同之處 史記中的描述:江南尚未開發,地廣人稀,生產力水平落后,商業不發達。宋書中的描述:江南開發后的景象是,物產豐富,糧食產量高,手工業發達。 3. 結果:為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知識結構圖解】,“材料研讀”(教材第92頁) 參考答案:當時南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由于北方戰亂,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禍南下,為江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同時也帶去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其次,當時江南地區較安定,統治者也重視發展經濟。最后,江南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其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課后活動”(教材第92頁) 提示:史記中記載的江南地區尚未開發,地廣人稀,生產水平落后,商業不發達。宋書描述了江南開發后的景象,特產豐富,糧食產量高,手工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