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級上冊書法練習指導3《臨摹的方法》教案(趙老師獲獎作品).doc
臨 帖1 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如何臨帖,臨帖必讀帖,只有讀好帖,才能更準確的把握字的特點,寫好字。2 教學重點:如何臨帖3 教學難點:如何讀帖4 教學用具:文房四寶 課件5 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對書法的用筆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現在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我們的學習成果。請大家用所學的用筆方法來臨寫大屏幕上的這個字。(師生共同點評)我們初學毛筆字寫的不好看,不像都是正常現象,同學們不要灰心。那如何才能寫得一手漂亮的書法呢?除了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外,還要從臨帖入手,天下事都是從模仿開始然后生發,書法亦然。那如何臨帖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二講授新課:1、 其實我們課前臨寫的“文”字的過程,就已經進入了臨帖階段,但為什么大家還是寫的不像呢?除了臨習的時間短以外,就是缺少了最重要的一點“讀帖”,離了“讀帖”的臨帖,我們的書法就成了閉門造車,我們寫的字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如何讀帖呢?并不是我們把所寫的內容讀出聲來,而是用眼睛看,用心想我們所臨的每一個字,唐代的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這句話的意思是:觀察的對象要細密精準,模擬的對象要相類相似。這句話道出了讀帖的重要性。那么讀帖到底讀什么?怎么讀?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2、 讀帖 (一)大屏幕出示“春”字。師講解:一個字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就好比一個人從遠處走到我們眼前,我們先看到的是這個人的什么呢?(是整體輪廓),所以觀察字我們也應從字的整體出發,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出示字條:觀其字的整體,看清大小比例。(二) 觀其字的各部分關系,看清疏密與停勻。疏密與停勻,又叫布白,它指的是安排字的點畫間架和布置字、 行之間的關系的方法。那么大家看“春”字的筆畫分布?(上密下疏 上緊下松,三橫之間間隔較近,撇捺與“日”字底,比較疏朗。(三)整體觀察完了,我們再看細節處,屏幕出示:觀其起筆處,看清藏鋒或露鋒。“春”字,露鋒和藏鋒起筆的各有哪些筆畫?(生答)(四)觀其運筆過程,看清頓挫輕重。“春”字中筆畫在運筆過程中,有變化的是哪些,它們都有哪些變化。(老師引導,生回答)(五)觀其駐筆處,看清如何收筆。師問收筆分幾種?(回鋒和出鋒)那“春”字中,哪些筆畫用回鋒,哪些筆畫用出鋒。(生答)(六) 觀其轉折處,看清方筆或是圓筆。大家觀察發屏幕中的字,這三個字中的轉折處,它們有什么不同?“春”字轉筆無頓筆,圓潤,“忍”轉筆前頓、方筆、有棱角,“相”轉筆后下頓,有些削肩感。這三個字前兩個出自于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后一個出自于勤禮碑,雖然是一個人所寫,但是同一筆畫卻呈現出不同的形態特征,這說明了書法是富于變化的,它通過筆畫線條的粗細變化,行筆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呈現出其獨特的藝術特色,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其特點,在書寫過程中慢慢體會,這樣才能達到形似進而達到神似。三、教師范寫 學生臨寫 1、現在請大家看屏幕對照你的字,看一看你的字哪些筆畫沒有寫到位?然后再寫一遍,把寫的不規范的地方改過來,這就是臨帖的第三、第四步,校改,老師板書。2、寫完的同學坐好,經過了剛才的讀臨校改,我們現在對這個字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為了加深印象,寫好這個字,我們就要不斷的重復前面幾個環節,把這個字記下來,甚至背下來,這就是我們的臨帖五部曲,掌握了臨帖方法,接下來就進入習字時間。四、學生練習,教師指導五、師生點評課堂習字六、教師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要想寫好書法,不僅要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還要學會科學的臨帖方式,這樣我們的書法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在以后的書法學習道路中有所收獲,有所成就,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嗎,盡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