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11橫折鉤 .doc
第11課 橫折鉤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兩種橫折鉤的形態特征,并掌握其寫法。2.通過觀看范字書寫示范,嘗試練習并寫好“用、身、內、力”四個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3.通過欣賞名家作品,感受書法的魅力。講解小故事,培養學生堅持練字的習慣。教學分析:橫折鉤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板塊包括“試一試、看一看練一練、找一找和知識鏈接”五個部分,要求學校通過學習和練習橫折鉤的筆畫,將“用、身、內、力”等字用正確的筆法平穩的寫在米字格的中間。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橫折鉤的寫法。難點:兩種橫折鉤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具體書寫中應多加注意。教學準備:文房四寶,多媒體課件,毛氈。教學過程:姿勢訓練:頭擺正,身挺直,臂放開,足踏平。一、課前訓練1、導入欣賞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局部,引導學生想學好書法,從基本筆畫開始,并導出課題。板書課題:橫折鉤2、線條練習(1).線條訓練,教師邊畫邊講解要求。(2).學生畫線條,網格狀和回字格狀各畫兩遍。二、學習筆畫1、出示兩行字月 岡 同南 而 兩2、引導學生觀察,兩行字中的橫折鉤有什么不同?3、引導學生積極發言。4、筆畫講解(一):(1)師在投影儀前示范講解第一種橫折鉤:橫短豎長,橫細豎粗。下筆寫短橫,稍頓筆后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鉤處稍頓筆后向左上方鉤出。(2)生臨寫三遍,師巡視指導。(3)學生展示,教師評價。(4)再次鞏固,臨寫兩遍。5、筆畫講解(二)(1)課件出示第二種橫折鉤,師講解第一種和第二種橫折鉤的異同處。(2)教師現場示范,學生練習三遍。(3)展示學生的作品,先在小組內評價,然后放到展臺,學生來修改,教師再適機點撥。(4)再次鞏固,練習兩遍。三、學生練寫例字。過渡:知道了橫折鉤的寫法,現在我們把筆畫應用到具體的字當中。1、出示例字“用、身、內、力”2、說說這四個例字中各屬于哪一種橫折鉤?3、練寫例字內:(1) 教師示范講解;(2) 學生臨寫兩遍,注意第一遍與原帖的比較,發現錯誤,以便在第二遍能改正;(3)選幾張學生寫的字進行點評,注重第一遍和第二遍與原帖的比較;(4)經過再次講解發現問題,再寫一個,看看你有進步嗎?四、欣賞靈飛經我們來欣賞古代的書法家的經典作品。(出示:靈飛經)1.簡介作者鐘紹京及靈飛經字的特點:鐘紹京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的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是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結體秀美,筆意瀟灑。2.找出作品中的橫折鉤,看看是選用哪一種橫折鉤。五、作業1、講解墨池的故事,引導學生每天堅持練字。2、練習書本上8個例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