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7豎鉤和彎鉤 .doc
豎鉤和彎鉤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能分辨豎鉤和彎鉤的形態特征并掌握其書寫要領。使學生認識豎鉤和彎鉤.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解、觀看老師示范書寫、嘗試練習、小組討論等方法,逐步學會書寫“來、手”兩個例字。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力求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培養學生書法愛好和勤奮創新精神,使其上完本課還有拿筆寫書法的沖動。教材分析:1. 教材編寫分析:本課是三年級下冊二單元的第七課,本課板塊包括試一試,看一看,練一練,找一找,和知識鏈接五個部分,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和練習豎鉤和彎鉤,將:來、寸、手、子等用正確的筆法寫在米字格中間。2.重難點:難點:豎鉤和彎鉤寫法相近,區別在于中間行筆是否有弧度。重點:掌握豎鉤和彎鉤的書寫。教具準備:筆、墨、紙、硯、墊氈、多媒體、視頻展臺等。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流程:一、導入新課1.欣賞學生書法作品,學生談談感受。(讓學生感受同齡人作品,提高學習書法熱情,體會書法路上的艱辛)2.由舊知“”引入新課“”和“”。3畫線條練習與學寫筆畫的關系。二、學習新知1.找“”和“”的異同。2.捉迷藏:找出字中的“”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有人多聽課的恐懼感,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3.演示明確“”和“”的書寫要領。(喊咒語擺動作,起到鍛煉手指效果。)4.教師總結書寫要點并帶領學生書空“”和“”的行筆路線。5.師范寫這兩個筆畫。6.生臨寫,師巡視。提醒學生注意姿勢,對個別困難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老大老二對對齊,捏成圓圈留縫隙,老三穩穩托住筆,老四老五要出力,筆尖朝前稍歪斜,身體坐直頭抬起。設計意圖:三年級學習對高深的執筆書法術語很難理解,用簡單通俗形象易懂的兒歌來學習執筆會有更好的效果。)7.生自薦一份作業,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自評。三、重點臨寫例字“手”和“來”。1.指導學生認真讀貼,初步掌握讀貼方法:先整體觀形,再把握重點筆畫的特點和位置。(出示板書,用“書法錦囊秘笈”來出示板書,提高學生的神秘感,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書法激情。)2.師示范書寫“手”和“來”。3.生在練習紙上嘗試書寫“手”和“來”,教師巡視指導。4.師選擇一份學生作業,進行師生互動評價。四、拓展延伸1.師講述歐陽詢觀碑的故事。(從故事中體會書法學習的執著和艱辛,懂得學好書法要有創造力。)2.簡介化度寺碑。五、總結1.學生談這節課的收獲。2.師小結并提出希望。六、作業用課堂上學的方法嘗試書寫“木”、“子”、“寸”。感悟心語:要不想中國書法藝術在考古中發現,只靠教學和推廣是不夠的,要有一個完整的考級體制,才能變民族的為世界的。板書設計豎鉤 和 彎鉤板書 火眼金睛認臨摹P K比 勤學創新讀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