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版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9斜鉤和臥鉤.doc
第9課 斜鉤和臥鉤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斜鉤和臥鉤,能分辨斜鉤和臥鉤的形態特征,并掌握其寫法。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解、觀看范字書寫視頻和嘗試練習等方法,逐步學會書寫“氏、我、式、志”四個例字。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力求把字寫得規范、端正、整潔。教學分析1. 教材編寫分析斜鉤和臥鉤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 本課分為五個板塊,分別是“試一試”、“看一看”、“練一練”、“找一找”和“知識鏈接”,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和練習斜鉤與臥鉤,將“氏”、“我”、“心”、“志”等字用正確的筆法平穩地寫在米字格的中間。2.教學重難點分析重點:掌握橫鉤的書寫。難點:兩種橫鉤的寫法有所不同,轉折后鉤的長短、角度各不相同,在具體書寫中應多加注意。教具準備筆、墨、紙、硯、墊氈、直尺、固體膠、磁石、彩色粉筆等。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1.招呼互動。同學們好!我姓吳,今天我來為大家上一節書法課,大家能夠好好表現嗎?2.教學試一試。好,我們來做個筆墨游戲畫兩組圈兒。請大家看屏幕。(1) (出示PPT)這是第一組圈兒,大家齊讀游戲規則。(教師引讀:從。)你讀懂了畫這一組圈兒要遵守哪些規則?(教師引導答出:一要從一點開始,連續不斷畫;二要按順時針順時針方向;三要用中鋒畫。)這一組簡單一些,(出示PPT)第二組可就難度升級了。這第二組圈兒與第一組有什么不同?對,它是從不同的點起筆畫出的好幾個小圈兒,更重要的是,這些小圈兒起筆的方向和角度都不一樣。(為幫助學生明白起筆方向和角度,教師口說手指:你看,有的從左邊起筆,先往右邊走;有的從右邊起筆,先往左邊走.)齊讀游戲規則(教師引讀:練習,緊接著補充:當然,跟第一組一樣,還是順時針方向畫,還是用中鋒)。(2)明白了游戲規則,請大家在紙上畫一畫把第一組圈兒畫在一個米字格里,第二組畫在另一個格里開始?。?)學生畫線條,教師巡視輔導。(4)小結練習情況。(5)請同學們說一說,剛才畫圈兒時,你的手腕有沒有轉動?按什么方向轉動的?對,為了始終保持中鋒,順時針方向畫圈兒,手腕會配合著手指,順時針方向轉動。那么,如果逆時針畫圈兒呢,手腕會怎么動?(對,當然會逆時針方向轉動。)(6)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兩種逆時針方向行筆的筆畫(出示PPT)斜鉤和臥鉤。請大家舉起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認真地寫課題。(板書: 9 斜鉤和臥鉤)2. 學習新知。(一)學習“看一看”。1.觀察斜鉤首先我們來認識斜鉤。(1)大家看屏幕(出示PPT),這就是斜鉤。顧名思義,斜鉤就是斜和鉤的組合。我們欣賞欣賞它的身材它是個什么個兒?對,高個兒,這說明它是縱向走的筆畫還是橫向走的筆畫?(板書:取縱勢)(2)光看出它是高個兒還不夠,我們要觀察的更仔細。(出示PPT)請你從長度、彎度、斜度、粗細四方面觀察斜和鉤。(3)好,觀察過了,(出示PPT)請你用“從(哪方面)來說,橫(怎樣),鉤(怎樣)”的句式來描述描述斜鉤的樣子。(教師可從長短方面示范、引導學生描述,并相機板書:弧度小、向上出鉤)(4)認識了斜鉤的模樣,大家舉起食指,一起教老師在黑板上把它畫出來吧。(學生說,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雙鉤出斜鉤。)2.觀察臥鉤(1)還有一種筆畫,和斜鉤比較相似,(出示PPT)它就是臥鉤。什么叫“臥”?它可以怎么組詞兒?那么,臥鉤就是躺倒的鉤了,它斜了一小段,就很快轉為橫向了,可見它取的是橫勢(板書:取橫勢)(2)(出示PPT)剛才的斜鉤取縱勢,現在的臥鉤取橫勢,除此之外,臥鉤和斜鉤還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大家把它們比一比找一找。(3) 誰找出來了?說一說。(如果學生表述不清,就及時引導:斜鉤弧度較小,而臥鉤弧度較大;斜鉤向上出鉤,臥鉤向左上出鉤。)(相機板書:弧度較大、向左上出鉤)(4)像剛才畫斜鉤一樣,大家舉起食指,教老師來畫一畫臥鉤。(學生說,教師在黑板上用粉筆雙鉤出斜鉤。)3.現在,我們一起復習斜鉤和臥鉤的形態特點,大家齊讀(教師指著板書引讀:斜鉤,臥鉤。)4.它們這樣的形態,分別是怎么寫出來的呢?(1)看老師用紅色粉筆畫出它們的行筆路線圖。同學們用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畫。(教師一邊在雙鉤的輪廓里面畫,一邊講解運筆方法。注意強調調鋒。)(2)看老師用毛筆寫給大家看。(教師在紙上米字格里示范書寫斜鉤和臥鉤,一邊講解運筆的方法。)5.看過老師寫,大家也想寫了吧?好,把斜鉤和臥鉤各寫三遍,要寫出它們的形態特征。(1)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2)評價:請大家對照板書,從取勢、弧度、出鉤方向、運筆等方面評價自己的作業。誰來評價評價自己的作業?(指一名學生自我評價,注意引導評價時要抓住要點。)(二)學習“練一練”。會寫斜鉤和臥鉤了,我們就能把帶有斜鉤或臥鉤的字寫得更漂亮???,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四個帶斜鉤或者臥鉤的例字,大家齊讀(PPT出示:氏、我、式、志)。1. 認識筆畫和字形。(1)請找出四個字里面的斜鉤和臥鉤,來,我們一起用食指書空,把它們找出來。(2) 你怎么這么容易就找出了它們?誰來說一說?(引導學生認識到,斜鉤在這幾個字里面是最舒展的筆畫,所以其它筆畫都要適當收住,筆畫間的距離也適當靠近。臥鉤取橫勢,在心字底里面,心字底要托住上面,所以“志”也是上窄下寬。)(3)這三個斜鉤就完全一樣了嗎?(第一個粗壯,第二個細一些,第三個也細一點,但起筆和鉤的形態都不一樣。引導學生認識到,斜鉤在不同的字里面會有不同的形態。)2.示范臨寫看老師臨寫這四個字。(一邊逐個出示PPT,一邊逐字示范臨寫,同時講解上面觀察時提到的要點,尤其強調橫鉤的形態和運筆。)3.學生練習臨寫看著老師寫,有不少同學已經躍躍欲試了。好,請你像老師一樣,認真臨寫,每個字三遍。(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然后選取兩份作業展示、評價,側重于字形是否端正勻稱、卷面是否整潔、橫鉤和臥鉤的形態是否正確。)三.課堂拓展.(一)教學”找一找”板塊。同學們練習得都很認真,下面我們讓手休息一下,用眼睛找一找。(PPT出示三個字:戒、昏、悲。)請你找出三個字里面的斜鉤和臥鉤。你怎么分清前兩個是斜鉤,后一個是臥鉤的?(引導學生從取勢、弧度、出鉤方向三個方面說一說。) (2) 教學“知識鏈接”板塊我們接著放松放松,來欣賞一幅書法作品(出示PPT)。 簡介 :這是雁塔圣教序的局部圖片,雁塔圣教序又稱慈恩寺圣教序,記敘了玄奘遠赴天竺取經以及弘揚佛法的事跡,由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公元596-659年)書寫。其結字寬博舒展,筆畫勁秀,最能代表褚遂良的書法風格。大家以后會有機會學習它。四.總結反思1.同學們,課堂已經接近尾聲。你記得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什么了嗎?(1)學生說一說。(2)教師總結:今天主要學習了斜鉤和臥鉤的寫法。兩個筆畫寫法相近,要注意它們的取勢不同,弧度大小不同、出鉤方向不同。請大家回家多加練習。下課!板書設計9 斜鉤和臥鉤斜鉤 臥鉤取縱勢 取橫勢弧度較小 弧度較大向上出鉤 向左上出鉤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