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5.4制作保溫裝置-教案.docx
課程基本信息課例編號18學科科學年級五年級學期第一學期課題制作保溫裝置教科書書名:科學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 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科學知識:1.認識暖水瓶的構造,并知道暖水瓶構造的保溫原理。2.能夠根據熱傳遞的知識設計和制作一個保溫裝置。科學探究:1.能夠應用熱傳遞的知識分析暖水瓶的保溫原理。2.能夠自己設計保溫裝置,并用文字、繪圖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創意與構想,將創意轉化為模型和實物。3.能從不同方面去評價保溫裝置的可行性和使用效果。科學態度:從不同視角提出保溫裝置的設計思路,完成設計與制作,培養創新精神。教學重點:能夠根據熱傳遞的知識設計和制作一個保溫裝置。教學難點:將創意轉化為模型和實物。教學過程時間教學環節主要師生活動一、任務環節二設計環節三制作環節四評估環節五總結1.談話引入教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傳遞的知識。知道熱傳遞有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如果我們能夠減少或阻止熱的傳遞傳遞,就能達到保溫的目的。2.教師出示熱水瓶結構圖(教材中的圖),提問:觀察熱水瓶的結構,說一說它是如何保溫的?預設:生1:熱水瓶有塑料外殼,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熱不容易傳導出來所以能保溫。生2:木頭的瓶塞也是熱的不良導體,也能減少熱傳導,起到保溫作用。師補充:木頭的瓶塞不僅能減少熱傳導,還能減少熱對流。熱水瓶里面有兩層玻璃,中間抽成了真空,沒有了介質,也阻止了熱向外傳導。里面還有銀白色且光滑的“反光層”,阻止熱以輻射的方式向外傳遞。3.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減少熱傳遞就能達到保溫的效果。4.教師出示一杯熱水圖,提出任務: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杯熱水。你能不能設計制作一個保溫裝置,幫助老師這杯熱水保溫。1.材料和選擇教師給大家帶來了這些材料。出示材料圖片:保溫板、棉花、毛巾、硬紙板、鋁箔紙、盛裝水杯的盒子、薄布、報紙、塑料等。提問:你選擇哪些材料?為什么?2.設計保溫裝置圖。教師:請大家根據材料設計一個保溫裝置設計圖。并用圖+文字的方式畫出簡易設計圖。預設:方案一:方案二:3.學生設計并進行展示交流。教師點評設計:兩位同學都能根據材料的性能進行選擇。考慮到減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1.教師談話:下面請大家來按設計的方案進行制作。2.出示工具圖:制作時,可能會用到下面的工具。大家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2.教師講解制作基本步驟。教師:制作時,我們先測量尺寸,再進行畫線和裁剪,最后組裝。3.教師演示制作過程。(1)測量盒子內壁的長、寬、高。(2)畫線。以一個面為例,注意尺寸要減掉一塊保溫板的厚度。以便組裝。裁剪。按畫好的線進行裁剪。裁出5個面。(3)組裝。注意組裝順序。1.作品展示介紹自己的保溫裝置。2.測試教師:同學們都做好了保溫裝置,下面我們來對保溫裝置的保溫效果進行測試。先準備幾個相同的杯子,標上序號。如果有多個保溫箱,給保溫裝置也標上序號。在保溫裝置內和保溫裝置外各放一杯熱水。15分鐘后,比較裝置內和裝置外的水溫,如果裝置外的水溫下降的多,說明保溫裝置有保溫功能。再比較不同保溫裝置中的水溫,水溫下降的越少,保溫的效果越好。3.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做的保溫裝置的測試結果。4.出示測試結果數據表格。分析測試結果:通過測試,我們知道,這兩個保溫裝置中的熱水經過15分鐘后,溫度都下降了(11 ),保溫裝置外的水溫下降了(17)。保溫裝置中的熱水水溫下降的少。說明,我們制作的保溫裝置有保溫的效果。比較保溫裝置1和保溫裝置2中熱水的溫度,都下降了11。說明這兩個同學制作的保溫裝置,保溫效果一樣。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制作了保溫裝置,幫老師解決了問題。從保溫效果上看,這兩位同學制作的保溫裝置效果都不錯。他們的設計也很好的應用了熱傳遞的原理。外觀也比較美觀。如果我們能把保溫裝置的密封性做的更好一些,再能加入真空層,還會提高保溫效果。電視機前的同學們,你制作的保溫裝置效果如何?也和身邊的人分享一下吧。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