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2水沸騰了教案.DOCX
第2課水沸騰了(教材P56)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水沸騰了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知道沸騰是水受熱超過一定溫度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不再發生變化。科學探究目標1.探究活動中,能通過猜測、觀察、實驗、研討等發現事實,發展思維。2.學會利用文字、圖表、圖畫等方式描述實驗現象,并對結果進行分析。3.通過探究活動發展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科學態度目標1.形成尊重事實、重視證據的科學態度。2.發展愿意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的學習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資源,形成保護水、珍愛生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溫度計和酒精燈的使用方法,觀察并記錄水在加熱和沸騰過程中的現象。難點:對沸騰現象進行分析,對蒸發和沸騰現象進行比較。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三腳架、石棉網、燒杯、酒精燈、溫度計、硬紙蓋、水、計時器、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漏斗、塑料袋、教學課件。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提問:你們在家燒過開水嗎?(預設:燒過。)你們仔細觀察過燒水的過程嗎?(預設:只聽到過燒水的聲音,沒觀察過燒水的過程。)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水壺里的水加熱,會出現什么情況?(預設:水會越來越熱,最后翻滾、冒泡,同時還會冒“白氣”。)2.講解:大家所說的水翻滾、冒泡在科學上被稱作沸騰,當液體受熱達到一定溫度時就會沸騰。3.揭題:上一課在水的蒸發現象中出現了“白氣”,而水沸騰時也有“白氣”,它們之間有怎樣的區別與聯系呢?今天讓我們來研究一下水的沸騰。(板書:水沸騰了)【設計意圖】水沸騰現象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很多同學燒過開水,但沒有仔細觀察過水沸騰的現象。因此,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討論,進而引出一系列的問題,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在后面的探索環節中對水沸騰的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從而發展思維。探索與研討探索一:不停地給水加熱會怎樣1.布置任務:如果我們不停地給杯子里的水加熱,會出現什么情況?說一說或畫一畫你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2.小結:不停地給杯子里的水加熱,水面會產生“白氣”,杯中會冒氣泡,最后水會沸騰。探索二:給燒杯里的水加熱1.過渡:給水加熱時,我們可以觀察哪些方面的現象?(預設:溫度的變化;產生氣泡的變化;水的多少;聲音的大小;)2.提問:要完成給水加熱的實驗,需要哪些器材?(預設:需要燒杯、酒精燈)如何給水加熱呢?(預設:用酒精燈給裝水的燒杯加熱。)3.展示:展示實驗裝置,介紹實驗器材的名稱及作用。(1)實驗器材:燒杯、石棉網、三腳架、酒精燈。(2)器材作用:燒杯盛水;石棉網使燒杯均勻受熱;三腳架固定燒杯;酒精燈加熱。4.播放:播放微視頻和圖片,介紹酒精燈的結構與使用方法。(1)酒精燈的結構:燈壺、燈芯、燈芯管和燈帽。(2)酒精燈的火焰: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溫度最高,常用外焰加熱物體。(3)點燃酒精燈:用火柴點燃,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4) 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蓋兩次),不能用嘴吹。探索與研討5.講解:出示溫度計,講解測量水溫的方法。(教學提示:邊講邊演示。)(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2)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3)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測量持續變化的溫度時除外)。(5)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6.布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并完成實驗幫助卡。探索與研討7.交流:指導學生組內討論。組內研討幫助卡主持人:給水加熱時,水的溫度是怎么變化的?水在達到什么溫度時沸騰?學生1:水的溫度先不斷升高,后保持不變。水在溫度達到100 時沸騰。主持人:水在加熱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你們在水沸騰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學生2:沸騰前,水的溫度不斷升高,氣泡由大變小,水面上方有少量“白氣”;沸騰后,水的溫度不變,氣泡由小變大,在水面處破裂,水面上方有大量“白氣”。主持人: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是怎么變化的?學生3: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變大。主持人匯總大家的發言。8.研討匯報。集體匯報幫助卡主持人:請各小組代表依次匯報你們組的發現。小組1:我們組發現給水加熱時,水的溫度一開始不斷上升,達到100 時開始沸騰,沸騰后水溫不再變化。在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水面上方的“白氣”也逐漸變多。主持人:其他小組有什么補充的嗎?小組2:我們組還發現水在加熱過程中有氣泡產生,且沸騰前氣泡由大變小,沸騰后氣泡由小變大,到水面處破裂。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會變大。小組3:我們組還發現水越多,給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越長。主持人:謝謝大家的發言,匯報活動結束。【設計意圖】在探索環節,先引導學生對“不停地給水加熱,會出現什么現象?”進行猜測,并記錄自己的看法,再親自體驗給水加熱,通過仔細觀察水沸騰的過程來認識水沸騰的現象。同時,通過對水溫的測量,讓學生知道水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規律,并通過對水沸騰前后不同的現象和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拓展與小結1.講解:其實在不同的地方,水燒開時的溫度不都是100 。我們平時所說的水沸騰時的溫度為100 是在正常大氣壓下測得的。2.拓展:請大家課后查閱資料,看看分別在高山的山頂和山腳燒水,水沸騰時的溫度是不是一樣。拓展與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布置拓展任務引導學生明白水沸騰時的溫度不一定都是100,從而培養學生敢于對已有的科學結論提出質疑,敢于發現真理的品質,引導學生獲得“很多科學規律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立”的感悟。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課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學中應特別注重對學生的觀察方法進行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有序、全面地觀察。如觀察水沸騰時,從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三個角度進行觀察。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和歸納能力的培養。如在觀察水沸騰前后的溫度變化時,學生比較容易觀察到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并且在沸騰過程中一直保持100的現象,但他們容易忽略水沸騰時的溫度跟大氣壓有關。因此在描述現象時,要適當引導學生注意實驗條件,明確水沸騰時的溫度為100,是在正常大氣壓下測得的,所以我們說水沸騰時的溫度通常是100,而不是說水沸騰時的溫度就是100。課后作業五、路路利用實驗探究了水沸騰時發生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測量水溫的操作是否正確?正確的在中打“”,不正確的打“”。2.水沸騰時,水中和水面都有________產生。3.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知道,給水加熱時,水的溫度變化特點是()。A.沸騰前溫度升高,沸騰后溫度不變B.沸騰前后溫度都一直升高C.沸騰前溫度升高,沸騰后溫度下降4.沸騰后水面會產生大量“白氣”,這些“白氣”是()。A.水蒸氣B小水珠C水蒸氣和小水珠的混合物參考答案五、1. 2.氣泡3.A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