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6《散文》教案(吉林市級優課).doc
教學設計課 題散步課 時1課時課 型講授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關鍵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過程與方法:加強朗讀指導,引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凸顯語文的開放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悟親情之美,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學 習目 標1.概括人物性格特點,體會文章主題。(重點)2.學習對稱句的作用和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難點)3.體會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并懂得感恩。(重點)學習重點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學習難點學習對稱句的作用和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教學內容及過程公共部分一、 導入新課:由親情話題導入。 二、檢測預習情況1、作者簡介:2、字音字形:3、解釋詞語: 三、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要求初步理解課文。 2、三個階梯:正確、流利、有感情注意朗讀過程中的感情基調、語速、停連、重音。四、 整體感知 1.這篇文章記敘了一件什么事?(請用一句話概括)參考:文章記敘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情。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參考:和美;融洽;和睦相處。3.家庭成員都有誰?試著用一個詞分別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并找到依據。參考:“我”孝順、有擔當母親慈愛,善解人意妻子賢惠兒子聰明、懂事4.對稱句的講解對稱句:字數和結構大體相同,又兩兩對舉。對稱句作用:使句式整齊,相互映襯,有對稱美;具有節奏感,增強可讀性,使文章更有文采。5.試著概括本文主旨參考:本文主要講述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人初春在田野散步的事情,生動地展示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深厚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五、合作探究 賞析并探討語句的深刻含義: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參考:從表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唯恐有閃失。從深層面來看,“我”和“妻子”都已人到中年,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對上,有著贍養老人的義務;對下,有著教養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對生活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六、藝術特色大詞小用,以小見大大詞小用:就是將一個概念較大的詞用在一個概念較小的事物上,突出渲染,強化讀者印象。以小見大:就是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內容,來表現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這種寫法就是以小見大。為讀者創造一個比現實生活更廣闊、更深遠的藝術境界。七、對稱句練筆當我是個孩子, 的時候,父母 , 當父母老了, 的時候,我 。 父母用他們的一生 ,我也要用我的一生 ! 八、課堂小結 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培根教學要點手寫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