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15 夏天里的成長 教案含教學反思.docx
15夏天里的成長教學導航教學目標1.會寫“棚、苔”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活生生、苔蘚”等11個詞語。自主積累好詞好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中心意思,體會文章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好處。3.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讓學生體會“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的含義,從而懂得把握時間,珍惜時間。教學重難點1.圍繞“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這一中心句,從動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長三個方面來感受中心意思。2.體會本文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查找資料,理解文中引用的諺語;了解生物的生長規律、在夏天里生物生長的狀態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1.教師: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但是秋天的五谷豐登、碩果累累都是萬物在夏天里用力地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里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這節課讓我們共同見證“夏天里的成長”。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懂的字、詞、句子作上記號,多讀幾遍。讀完后匯報:你讀懂了什么?2.檢查預習情況。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1.速讀課文,回答: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嗎?指明文章的中心句。多媒體出示: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指名讀,齊讀。2.這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第1自然段,全文都是圍繞這句話寫的。那么,圍繞這個中心句,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敘述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動植物、山水、鐵軌、柏油路、人)一邊讀一邊畫,在細讀的過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畫出來。3.質疑: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疑問?四、抓住中心,品讀課文。1.細讀課文,了解夏天里萬物成長的特點。2.小組交流,發言。師生評議。3.我們先一起學習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在夏天里成長,它們有什么特點。4.小組合作交流,進一步感知作者具體描寫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長。5.匯報交流結果。植物:瓜藤竹子高粱苞蕾(鮮花、小果實)有生命的苔蘚、草坪菜畦動物:小貓小狗小雞小鴨6.出示交流提示: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長有什么共同特點呢?哪句話能說明這個特點?哪些詞體現得比較明顯?7.匯報交流結果:“生物從小到大,本來是天天長的,不過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跳躍的長,活生生的看得見的長。”8.指導朗讀:“飛快的、跳躍的、活生生的看得見的”讀出節奏感,稍快。9.引導學生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夏天動植物生長迅速的特點。(1)“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鮮花,明天就變成了小果實。”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能用“昨天今天明天”說一句話嗎?(2)作者為什么能把這一段寫得這么形象呢?(因為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苞蕾,并抓住它生長快的特點進行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能讓人體會到這一類事物在夏天里的生長特點。)10.聽了幾位同學的交流匯報,我們感受到了夏天的長是飛快的長,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受齊讀第2自然段。五、作業布置。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書寫生字詞。3.預習第3、4自然段,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作批注。第二課時一、回憶課文,把握整體。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萬物生長的時期,那么作者圍繞課文的中心意思,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講述的呢?(相機板書:植物、動物、山水、鐵軌、柏油路、人)二、研讀課文,感悟“成長”。1.品讀第3自然段。教師: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瓜藤、竹子、高粱、草坪上的草、菜畦里的菜都是植物(板書),小貓、小狗、小雞、小鴨都是動物(板書),植物、動物這些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生長,還有許多沒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也生長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這些沒有生命的事物在夏天里是怎樣生長的。(1)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這個自然段描寫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長呢?(2)出示交流提示一:山地水瀑布河鐵軌柏油路用“因為所以”把這幾種事物生長的特點說出來。(示例:因為草長、樹木長,所以山是一天天地變豐滿。)“柏油路也軟綿綿的,像是高起來。”為什么?(教師簡單講解:夏天溫度高,柏油路上的瀝青吸熱能力強,如果瀝青較厚,那么馬路表面的溫度會高出氣溫十幾度,路面就會變得軟綿綿的。鐵軌同理。)選擇你喜歡的一兩句話讀出事物在夏天生長的特點。夏天還有哪些事物生長迅速?你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3)小組交流探討,師生評議。(4)小結:是啊,不熱不長,不熱不大,隨著太陽威力的增加,溫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長。無論是有生命的植物、動物,還是沒有生命的山水、鐵軌都在長,這也說明了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那么誰愿意再讀讀這一自然段,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時期。2.品讀第4自然段。教師:的確,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人也是一樣。在人的生長過程中,有些是看得見的長,有些是看不見的長,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1)同桌交流,匯報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2)出示交流提示二:人在夏天的生長有什么特點呢?(身體的成長、年齡的增長)理解兩句諺語。A.“六月六,看谷秀”:農歷六月初六,就到處可見齊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這讓農民們欣喜不已。B.“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的時候,谷子如果還不出穗,就沒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一樣,只能割掉喂牛吃了。農作物夏天不長或長得太慢,秋天就沒有收成的希望。道理: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A.熱天:不是指季節,而是指利于學習知識,利于成長的時間、環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時期。B.長:不僅指身體的成長、年齡的增長、體重的增加,還有知識的積累、認識的提高、對時間的珍惜、對機遇的把握。C.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D.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時期珍惜時間,積極爭取知識、能力、經驗的增長,不能錯過時機,否則就會成為一事無成的人。三、回顧課文,拓展延伸。1.本文是如何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本文開頭,首先點出全文的中心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然后選取夏天有代表性的植物、動物、山水等事物描寫夏天萬物都在快速生長的現象,有力地說明了“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這一中心內容。最后由物及人,“人也是一樣,要趕時候,趕熱天,盡量地用力地長”,從而升華了主題。)2.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使用的語言都是我們熟悉的語言,淺顯易懂,這種表達雖沒有華麗的詞匯,卻用得恰到好處,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樸實。)3.你對作者描寫的哪些事物最感興趣,就細細地、美美地讀一讀,讀出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長快這一特點。四、總結全文。是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夏天都有力地生長著,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同樣有力地生長,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五、布置作業。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2.完成課后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成功之處:先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不僅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情況的一種檢測,更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圍繞中心意思來寫有個初步的感受,突出了語文學習從整體入手的原則,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目的在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感悟的能力。不足之處:學生對各種事物在夏天快速生長的特點的把握,由于生活環境的不同,理解上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教學建議: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觀察或查閱相關資料,理論聯系實際,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各種事物在夏天的生長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