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8課 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胎 教案.docx
寧津縣新城實驗學校課時教案 第 7次年級 四 學科 科學 授課人張俊強授課班級四3班授課時間1017課題8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教學目標能針對生活中氣體或固體熱脹冷縮的現象提出想知道的問題; 通過物體熱脹冷縮的實驗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熱脹冷縮的科學道理改善生活。教學重點知道氣體、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難點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方法自學探究手段氣球、酒精燈、鋼球、鐵架臺、熱水、冷水板書設計. 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受熱 體積膨脹空氣 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受冷 體積縮小銅球 熱脹冷縮金屬墊圈 熱脹冷縮 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硬幣 熱脹冷縮教學反思讓學生大膽猜想,而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猜想驗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師生互動一、創設情境,感知問題1.教師列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有條件的可播放視頻) ,感知要研究的問題。(1)在煤氣灶上燒一滿壺水,水還沒有燒開,壺中的水就直往外溢。(2)在炎熱的夏天,自行車車胎爆裂。(3)水泥馬路是有許多水泥塊拼成的,水泥塊間留有縫隙。2.見過以上現象嗎?這是為什么呢?(板書課題)二、探究體驗,解決問題1.提出問題。在炎熱的夏天,自行車的內胎為什么容易爆裂?2.猜想假設。引導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可能是因為氣體受熱膨脹的原因。3.設計方案。(1)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設想設計實驗。(2)學生交流實驗設想,器材,方法,注意事項。方案(一)把小瓶放到水里,小瓶的蓋子要緊,如果空氣膨脹,就能頂的蓋子動起來。漲得厲害,瓶蓋還有可能跳起來。方案(二)用一個玻璃瓶,瓶口上面粘上一張薄紙,把玻璃瓶放在火上燒。如果空氣膨脹了,就能把瓶口的紙給沖破。方案(三)用一個特別薄的塑料袋,灌滿空氣,把塑料袋的口封死,把塑料袋放在熱水里,如果塑料袋中的空氣脹了,塑料袋會炸破。方案(四)把氣球套在帶膠塞的玻璃管上,然后把橡皮塞塞在錐形瓶上,把瓶子先后放到熱水和冷水兩個水槽中,觀察現象。注意:實驗中需要蓋蓋子或封口的時候,一定要封緊,不要讓氣體跑掉了。4.實施探究。讓學生根據以上方案,自主選擇,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指導。5.展示交流。(1)師:哪個小組來匯報你們是怎樣做的?觀察到了什么現象?(2)各個小組匯報自己的實驗方法及看到的現象。方案(一)頂的蓋子動起來方案(二)把瓶口的紙給沖破方案(三)塑料袋會炸破方案(四)放入熱水 -氣球鼓 放入冷水 -氣球癟(3)通過歸納學生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空氣受熱體積膨脹,空氣受冷體積收縮。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三、拓展延伸,應用創新1.夏天的自行車車胎為什么爆裂?2.癟了的乒乓球放在熱水里 ,過會兒又鼓起來了 ,這是為什么?3.利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制作一個小噴泉。四、提出問題。是不是只有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五、猜想假設。師:大家猜猜看,固體有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學生匯報猜想結果。六、制定方案。1.介紹實驗材料:一個銅球、一個金屬環(銅球剛好能通過金屬環) 、酒精燈、支架、鑷子。2.怎樣利用這些實驗材料做實驗,來驗證我們的想法呢?3.各小組討論交流,確定實驗方法。 (先把銅球放在鐵環上,觀察銅球是否通過鐵環;然后用酒精燈加熱銅球,再放在鐵環上,觀察有什么現象,把熱銅球放入冷水后,再次放在鐵環上,觀察有什么現象。)4.師: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哪些方法能驗證我們的想法?學生交流討論,確定其他實驗方法。(1)用圓形的金屬墊圈或硬幣讓其剛好通過兩個釘子的空間,加熱后看能否通過。(2)在木條上釘兩個鐵釘,釘距 20 厘米,將銅絲繃緊在兩釘上,加熱銅絲。觀察現象。5.實驗時應注意什么?七、實施探究學生分組實驗。老師提兩點要求:安全問題,金屬球燒了一會兒后就會很熱,小心別用手觸摸;合作問題,組長分好工,使實驗有序進行并做好記錄。八、展示交流1.各小組匯報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各小組互相補充)2.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知道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3.通過前面兩節課和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得出了什么結論? (液體、氣體、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因此我們說一般情況下,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在相同的情況下,氣體膨脹的體積最大,液體較多,固體最少。九、拓展創新1.水泥馬路是有許多水泥塊拼成的,水泥塊間為什么留有縫隙? 2.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跟物體的熱脹冷縮有關?(學生交流自己看到的類似現象。 )熱脹冷縮的應用:使癟了的乒乓球變圓,溫度計,熱氣球,汽艇。防止熱脹冷縮:冬天、夏天電線的變化,鐵軌間的縫隙,大面積水泥地上的夾縫,橋面上的縫隙。學生解釋現象學生猜想指導設計方案匯報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