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5.2預防犯罪.doc
- 資源ID:43483 資源大小:43.00KB 全文頁數: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5.2預防犯罪.doc
第2課時預防犯罪1教學分析【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能力目標能夠判斷犯罪行為,能夠明辨是非,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犯罪的特征。教學難點:加強自我防范。2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教材P52“運用你的經驗”)思考:我國刑法對四百多種犯罪行為分別規定了刑罰。查閱刑法,分析圖片中行為的性質和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教師講述:1砸破汽車玻璃偷盜車內物品屬于盜竊罪。材料鏈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劑,屬于犯罪行為。材料鏈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3為了逼對方還債而綁架他人屬于犯罪行為。材料鏈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教師總結、過渡:這三則事例說明當事人的行為不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而是觸犯了刑法,構成了犯罪。什么是犯罪、犯罪應受什么處罰、如何預防犯罪,是我們本課即將學習的內容。引出課題預防犯罪。二、新課講授(一)刑法與犯罪的含義活動一:自主學習了解刑法與犯罪閱讀教材P5253內容,回答:(展示問題)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教師講解:1.刑法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2.根據刑法規定,犯罪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二)犯罪特征活動二:認清犯罪特征(展示下列材料)毆打他人,未對他人造成重傷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毆打他人而導致他人重傷甚至死亡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思考:試對比分析上述行為。教師總結: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1)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對社會危害程度較輕,犯罪對社會危害嚴重。(2)違反的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為觸犯的是刑法。(3)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一般違法行為要承擔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責任,犯罪要接受刑罰處罰。由此可以看出,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三)刑罰含義及種類活動三:了解刑罰(展示材料)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周永康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周永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1思考:周永康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2周永康受到的處罰是什么處罰?3法院的判決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教師講述:周永康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他受了刑罰處罰,其中無期徒刑是主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是附加刑。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閱讀教材P54“相關鏈接”)了解刑罰的具體內容。(四)預防犯罪、遠離犯罪活動四:預防犯罪(學生閱讀教材P55“探究與分享”)思考與討論:1有人說:陳某是個特例,年齡小的人一般不會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會受到刑罰處罰。你認為這個觀點對嗎?2繪制出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線圖,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3說說陳某的經歷給你的啟示。教師講述:1.閱讀教材P55“相關鏈接”可知,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年齡小犯罪不受刑罰處罰的想法是錯誤的。2交損友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偷竊財物等攔路搶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等。3陳某的經歷告訴我們:(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顒游澹憾沤^不良行為(展示表格)行為表現對行為人的危害對他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打架斗毆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填表并回答: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四條和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教師講述:行為表現對行為人的危害對他人的危害對家庭的危害對社會的危害打架斗毆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影響家庭正常生活擾亂公共秩序夜不歸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令父母擔心易導致犯罪攜帶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傷害毒害身心健康,誘導犯罪令父母擔心敗壞社會風氣教師總結: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要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活動六:防患于未然(學生閱讀教材P56“閱讀感悟”)思考:讀了父親給兒子的信,你從中明白了什么?教師總結: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三、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應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3板書設計預防犯罪4教學反思本節課主要學習認清犯罪特征,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通過比較法、案例分析法、填表分析法等把握知識內涵,培養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防患于未然,多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 注意事項
-
本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5.2預防犯罪.doc)為本站會員(陽光男孩)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