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5.17《浮力》教案設計.docx
17.浮力【教材簡析】本課按照學生的認識過程,由易到難安排了三個活動。活動1“感受浮力”目的是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建構浮力概念。活動2“石塊在水中受浮力嗎”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認識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可以受到水的浮力。活動3“讓土豆浮起來”是通過改變土豆在水中的沉浮,進一步認識物體沉浮和物體輕重、體積大小之間的關系。應用與拓展“浮力的應用”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情分析】在彈力一課,學生認識了彈簧測力計,掌握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加之學生在日程生活中經常接觸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這都對學生建構浮力的概念、認識物體的沉浮現象打下了基礎。【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能說出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科學探究目標1.能從日常的生活現象中提出探究性問題。2.能對問題進行假設,并能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3.能根據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象。4.能利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科學態度目標 1.能對探究浮力大小產生興趣。2.能嘗試采用多種思路和方法讓沉在水中的土豆浮上來。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能說出浮力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浮力的存在,通過實驗測量不同物體在水中都受到了浮力。難點:理解下沉的物體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物體的浮力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水槽、較深的水桶、泡沫板、細繩、彈簧測力計、曲別針、記錄表、課件等。學生準備:土豆、曲別針、乒乓球、木塊、泡沫塊、小石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演示:將石子、木條、泡沫塑料塊、鐵釘等物體放入水槽中。(有的沉,有的浮。)2.提問:為什么這些物體(木條、泡沫塑料塊)能浮在水面上?它們浮在水面上可能與什么有關呢?二、探究發現,形成知識1.體驗浮力。(1)提出問題。提問:我們將手或物體放在水面上時會有什么現象呢?(2)掌握方法。講述:五指并攏,掌心朝下,將手平放在水面上,慢慢向下移動,體會手的感覺。將泡沫塑料板放在水面上,用手將泡沫板慢慢壓入水中,體會手的感覺。(3)實驗觀察。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將實驗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1頁中,教師巡回指導。(4)形成結論。交流:兩次實驗時你的手有什么感覺?你的手感覺到的力是朝向什么方向的?總結:當物體放入水中時,它就受到了水對它向上托起的力,這就是浮力。由于浮力的作用,有些物體可以漂浮在水面上。2.探究石塊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1)發現問題,提出假設。提問: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嗎?假設:沉入水中的物體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師可以出示一個系有細繩的石塊,讓學生用手指捏著細繩把石塊浸入水中,體驗一下石塊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2)掌握方法,實驗觀察。引導:手的感覺是不準確的,我們能否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呢?出示實驗方法:A.用細繩將石塊系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B.手提彈簧測力計,將石塊慢慢浸入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C.手托石塊,讓彈簧測力計示數與石塊浸入水中時的示數相同。D.思考:手托石塊的力與測力計示數有關系嗎?學生實驗操作。要求: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將實驗現象填寫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1頁中。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3)分析現象,形成結論。提問:在水中下沉的石子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請各小組結合自己的實驗情況,進行說明。小組交流評價。教師總結: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三、實踐運用,拓展延伸1.播放石塊從空中落下,入水后下落速度變慢的視頻。2.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3.學生回答,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石塊落入水中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以下落速度變慢了。)第二課時一、提出問題1.演示:將土豆放入水中,土豆下沉。2.提問:用什么辦法可以使土豆在水中浮起來?二、設計實驗1.思路引導。思考: ( 出示小船、王蓮等圖片。)觀察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有什么特點。2.學生設計。(1)出示設計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設計,想一想需要用到什么工具,怎么操作。(2)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并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21頁中。3.交流評價。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方案,比一比看哪個組設計的方法多,而且獨特。(預設方案:借助漂浮物:選擇能在水面上漂浮的泡沫板放在水中,將土豆放在泡沫板上。改變重量:用小刀將土豆切成細小的薄片,輕輕放入水中。改變形狀:用小刀切去土豆中間部分,做成小船的樣子,輕輕放入水中。)三、實驗觀察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實驗。四、得出結論1.交流:說說你采用了什么方法使土豆浮在水面上?2.討論:分析采用的方法改變了什么條件,使土豆浮在水面上的。3.結論:改變土豆形狀(切成薄片),讓土豆變輕(挖空),施加一個外力都能使土豆浮在水面上。五、運用知識1.小組競賽。引導:同學們掌握了讓土豆浮起來的方法,下面咱們進行比賽,不借助其他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比一比誰的土豆能承載更多的曲別針。先設計實驗方案,再進行制作與比賽。小組競賽,教師巡回指導。展示:展示小組比賽的優勝者的作品,并分析獲勝的原因。2.浮力的應用。引導:觀察圖片中是什么物品?它們有什么用途?討論:是怎樣利用浮力原理的?交流: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與評價。小結: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善于觀察,發現更多浮力的應用。課后作業:在家里找兩個同樣大小的透明玻璃杯,倒入同樣多的自來水,其中一杯加入5勺食鹽,攪拌至溶解。把雞蛋先后放在兩個杯子里,觀察實驗現象。【板書設計】17.浮力浮力概念感受浮力 浮力石塊在水中是否有浮力讓土豆浮起來浮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