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4.15《分離鹽和沙》教案設計.docx
15.分離鹽和沙【教材簡析】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攪拌、溫度等因素影響溶解快慢及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之后,為進一步探究物質分離的方法設計的。活動1“比較鹽和沙的特點”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鹽和沙的特點,找到分離鹽和沙的方法,為后面探究活動奠定基礎。活動2“分離鹽和沙”目的是讓學生利用過濾和蒸發的方法分離鹽和沙。應用與拓展“了解更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先分析生活實例,認識混合物分離的基本原理,在通過調查活動了解更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前面知識的積累,已經知道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食鹽溶解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并且知道食鹽溶解的多少與水的質量關系,這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混合物的分離“分離鹽和沙”提供了知識基礎。通過親自操作得到較純凈的食鹽,能夠獲得足夠的成就感;把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助于知識的建構。【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能說出食鹽和沙的特點。2.能說出分離食鹽和沙的方法。科學探究目標1.能根據食鹽和沙的特點設計分離方案。2.能按照實驗方法進行分離食鹽和沙的實驗。3.能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現象4.能通過比較、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科學態度目標 1.能對探究分離食鹽和沙的實驗感興趣。2.能與同學分工合作完成實驗任務。3.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完成物質分離的實驗。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了解混合物分離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鹽和沙特點。難點:認識鹽和沙特點及其分離方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食鹽、沙、鐵架臺、燒杯、漏斗、濾紙、玻璃棒、鐵圈、蒸發皿、三腳架、分離食鹽和沙的課件或視頻及其他混合物分離的圖片等。學生準備: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出示:曬鹽的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思考:海水曬出的食鹽與我們食用的食鹽有什么不同呢?引導:海水曬出的食鹽比食用鹽顏色發黃,里面混有一些泥沙。怎樣將食鹽中的沙子除去呢?要除去食鹽中的沙子需要先將它們分離,那么怎樣才能將食鹽和沙分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二、探究發現,形成知識1.比較鹽和沙有什么特點。引導:在生產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鹽和沙這兩種物質,你了解鹽和沙的特點嗎?下面我們從顏色、顆粒大小、是否溶于水等方面對它們進行比較。將比較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8頁中。學生分組比較,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學生用準確的詞語記錄它們的特點。交流:鹽和沙有什么不同?我們可以依據哪些特點分離鹽和沙呢?教師小結:我們可以依據鹽溶解于水而沙不溶解于水的特點來分離鹽和沙。2.分離鹽和沙。(1)掌握方法。播放:實驗方法課件或視頻。( 教師提示學生關注:實驗分幾步?應注意什么?怎樣加熱鹽水得到純凈的鹽? )指定學生復述實驗過程與方法。出示實驗方法,并引領學生找出中心詞:攪拌、過濾、蒸發。(指導學生利用中心詞記住實驗方法并將實驗步驟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8頁中。)(2)溫馨提示。溶解:攪拌時玻璃棒不要接觸燒杯的底和壁。過濾:濾紙的邊緣略低于漏斗口,水位低于濾紙邊緣;漏斗頸下口直面靠在燒杯內壁上,把玻璃棒-端放在三層濾紙那一 側上,將渾濁的液體沿傾斜的玻璃棒緩緩倒入漏斗。(3)實驗觀察。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3.蒸發鹽水。(1)掌握實驗方法。播放:加熱鹽水實驗方法的視頻或課件。( 提示學生關注加熱過程中注意什么,什么時間停止加熱。)出示圖片和文字,引導學生回憶實驗要點。出示實驗方法:把鹽水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濾液,以防液滴飛濺。待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提示:除了用上述方法加熱鹽水外,還可以采用微型電熱爐加熱的方法。實驗中,先把鹽溶液倒入一個金屬容器中,然后將其放在電熱爐上加熱,很快鹽就會結晶析出。)(2)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學生實驗中注意安全。4.得出結論。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做實驗的,觀察到什么現象。討論:從鹽與沙的混合物中將食鹽與沙分開,主要經過了幾個步驟?小結:將鹽與沙的混合物分離主要經歷了溶解過濾結晶幾個過程,我們稱這種方法為過濾法。思考:利用過濾法,還可以分離哪些混合物?三、實踐運用,拓展延伸引導: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是由兩種不溶解的物質構成的,如籽粒飽滿與籽粒不飽滿的谷子;籽粒較大的玉米與顆粒較小的沙子等,這些混合物又該怎樣分開呢?閱讀:學生通過網絡、圖書等查閱有關資料,并記錄下來。交流:指定學生匯報自己的記錄結果,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對其進行評價和補充。總結: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需要分離的混合物有很多,比如,利用風力或浮力將糧食籽粒飽滿的與癟的分開,利用篩子將顆粒大小不同的物體分開等等。【板書設計】15.分離鹽和沙鹽和沙的特點鹽:可溶解于水蒸發法沙:不溶解于水過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