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1《測量長度》教案設計.docx
1. 測量長度【教材簡析】本課是單元的起始課,與其他四課之間是并列關系,且又是相對獨立的。本課以學生的認知過程為主線,設計了3個活動。活動1“學習使用刻度尺”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關于刻度尺的基礎知識,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方法。活動2“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尺子來測量身高、肩寬、腰圍等,認識和使用更多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活動3“用身體的尺子估測長度”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拃”“步”等身體上的“尺子”來估測物體的長度和距離的遠近。應用與拓展“了解現代測量長度的工具”,主要是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實際需要,了解更多測量工具,認識到科學技術能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緦W情分析】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的科學課學習中已經對身邊的工具有所了解,知道工具可以方便人類的學習和生活,在二年級下學期冀教版數學課程學習中對使用“直尺”等測量工具有了基本認知,并對其使用方法和計量單位都有所了解。但是,學生對于如何更規范地觀察和使用刻度尺,以及什么是“零刻度線、最小刻度值、最大量程”等知識并不明確,對選擇合適的尺子完成指定測量任務也沒有足夠規范的認知?!窘虒W目標】科學概念目標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科學探究目標1.能根據物體特點選擇合適的工具測量其長度。 2.能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科學態度目標 1.能在探究過程中樂于合作分享,協助同學完成測量身體部位的任務。2.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估測與精準測量,并對其結果敢于質疑和討論??茖W、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測量儀器技術的進步為人類生活提供了便利。【教學重難點】重點:刻度尺的正確使用。難點:正確記錄測量結果?!窘虒W準備】教師:課件、刻度尺。學生: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等?!窘虒W過程】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談話:經過一個暑假,同學們都長高了,肩也寬了要想準確知道自己長高了多少,肩寬了多少,應該怎么辦呢?學生思考,并討論交流。二、認識刻度尺,學會觀測方法1.認識刻度尺。引導:請大家觀察手中的刻度尺,找一找零刻度線、 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1)學生觀察零刻度線、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教師提示:刻度尺對齊測量物體,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如果零刻度線磨損不清,就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度線。記數時,切記要減掉代替零刻度線的刻度值;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面垂直;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加單位,只有數字而沒有單位的記錄結果沒有意義。2.學會使用刻度尺。(1 )學生用刻度尺測量一支筆或一本書的長度,并將觀察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的第1頁中。教師巡視指導全班學生的操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并相互評價。(學生交流在實際測量中遇到的問題或經驗,教師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實時評價。)3.拓展延伸。教師出示皮卷尺、軟尺、鋼卷尺等,讓學生辨別它們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及其適用范圍。學生觀察后進行交流。三、選擇刻度尺,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長度1.提問:選用什么尺子來測量身體各部位的長度才合適呢?學生思考交流并回答。2.教師講解工具選擇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工具選擇:測量手掌寬度可以選擇直尺;測量腰圍可以用軟尺,它柔軟容易彎曲,可以緊貼身體部位,并且最大量程為150cm,能滿足長度需要;測量身高可以用鋼卷尺,它有一定硬度,測量結果更準確;根據實際情況或便利性,軟尺、鋼卷尺、皮尺之間可臨時替代,如身高不超過150cm時,可用軟尺替代鋼卷尺測量身高。(2)注意事項:用直尺測量時,零刻度線與被測物體邊緣重合;用軟尺測量時。堅貼身體部位,但不要過于用力抻拉,以免誤差較大;用鋼卷尺測量身高時,由于鋼尺鋒利且回縮速度快,需要佩戴手套,并盡量使卷尺與地面垂直,保證測量數值的準確性;讀數時注意視線要與尺面刻度垂直。3.學生測量記錄與交流評價。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測量,成員間協作完成探究任務,將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頁中。教師在探究過程中巡視指導,強調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登高和使用鋼卷尺時。學生交流與評價,教師評價小組協作情況。四、學會使用身體自帶的“尺子”,估測長度1.提問:在沒有刻度尺等測量儀的情況下,怎樣測量物體的長度呢?小組討論交流。2.講解:利用“拃”和“步”等身體自帶的“尺子”可以估測長度。3.小組活動。學生測量自己一拃、一步的長度。用“拃”估測課桌的長度。將觀察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頁中。(根據課堂時間,該活動可安排在課下作為拓展活動進行。)4.交流評價。對比估測與實際測量結果的差距,分析原因,交流收獲?!景鍟O計】1. 測量長度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長度用身體的“尺子”估測長度了解現代測量長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