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4.15《認識巖石》教案設計.docx
15.認識巖石【教材簡析】本課以巖石為主線,按照從認識到實踐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了三個主要活動。活動1“觀察巖石”旨在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巖石的特點,并能制定標準給巖石分類。活動2“認識花崗巖、砂巖和大理石”目的是通過觀察等活動,指導學生認識花崗巖、砂巖和大理石的表面特征。活動3“學做巖石標本”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制作巖石標本,對收集到的巖石進行辨別和分類,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應用與拓展“尋找身邊的巖石制品”引領學生通過回憶或者查閱資料,了解巖石在生活中的用途。【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對巖石并不陌生,山坡上、溪溝里、小路邊、海邊到處都有巖石。對于巖石他們也有很多問題,如“美麗的雨花石是從哪里來的”“卵石為什么會這么光滑”等,這正是引領學生探究巖石奧秘的興趣之源。【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能說出花崗巖、砂巖、大理石的表面特征。科學探究目標1.能從觀察巖石特征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問題。2.能制訂簡單的觀察巖石的計劃。3.能運用感官和工具觀察巖石的基本特征。4.能運用分析、比較等方法概括巖石的特征,并進行有依據(jù)的分類。5.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評價。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能對巖石的表面特征產(chǎn)生濃厚的探究興趣。2.能與同學分工合作進行探究學習。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能舉例說出巖石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常見巖石的表面特征。難點: 認識常見巖石的表面特征。【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巖石標本、放大鏡、小刀、巖石有關資料、課件等。學生準備:收集各種巖石、紙板、硬紙盒、剪刀、棉花或海綿、膠水、資料卡、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筆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1)出示:我國風景名山的精美圖片。(2)講述:它們的主體都是由巖石構成的,這些巖石種類多樣,形態(tài)各異。(3)提問:你知道哪些種類的巖石?不同種類的巖石有哪些特點?二、探究發(fā)現(xiàn),建構知識1.觀察巖石。(1)引導:課前我們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巖石,下面我們來觀察這些巖石有什么特點。(2)要求:每組先給采集到的巖石編號,例如1、2. 3等;觀察巖石在硬度、紋理、光澤、顏色上各有什么特點。(3)觀察:學生分組觀察記錄,教師巡回指導。(4)分類:學生分組對巖石進行比較和分類,將結果填寫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8頁中。教師巡回指導。(5)匯報:指定學生匯報自己組分類的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和評價。(6)小結:不同巖石具有不同的表面特征,不同的分類標準也可能將一塊巖石劃分到不同的類別中。課下同學們可以選擇更多的標準繼續(xù)給巖石分類。2.認識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1)引導:同學們想不想用多樣的方法更深入地觀察和了解巖石呢?下面我們就具體地從硬度、顏色、表面花紋、顆粒結構等多個角度觀察具有代表性的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2)播放:體現(xiàn)觀察巖石特征的方法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并記憶。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鏡觀察巖石的表面花紋。由于巖石表面一般都被風化了,不容易觀察準確,可以通過將巖石敲碎、觀察巖石新的斷裂面來了解巖石的顏色、顆粒等特征。對照巖石硬度級別相關資料,用以小刀或指甲刻劃巖石的方法判斷巖石的硬度。(3)觀察:學生分組觀察,將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8頁中。教師巡回指導。(4)匯報:指定學生匯報觀察結果,其他學生補充與評價。(5)講解:巖石的特征和成因有著密切的關系,按照巖石的成因,地質(zhì)學家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三大類。花崗巖是一種巖漿巖, 砂巖屬于沉積巖,大理巖屬于變質(zhì)巖。由于巖石的成分和成因不同,形成了不同形態(tài)和性質(zhì)的各種巖石。三、課堂總結,反思評價1.提問: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2.評價:總結小組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和評價。第二課時一、明確任務引導:上節(jié)課我們以花崗巖、砂巖和大理巖為代表學習了如何觀察巖石,并在課下將采集到的巖石進行了辨別和分類。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制作一個巖石標本盒。二、掌握方法1提問:巖石標本盒該如何制作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材,交流制作方法。2.播放:制作巖石標本盒的方法視頻,引導學生理解并記憶。(1)制作標本盒。選擇高34厘米左右的塑料盒或紙盒,用硬紙板把內(nèi)部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小隔室。(2)放入巖石標本。在每個小隔室的底部放入棉花或海綿,把自己收集到的巖石分類后放入小隔室內(nèi)。(3)制作資料卡。給每塊巖石制作一 張資料卡片,記錄巖石的名稱、特點、采集人、采集時間和采集地點。將制作好的資料卡片貼在對應巖石的小隔室內(nèi)。三、動手制作學生制作標本盒,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如果在巖石的辨別和歸類方面遇到問題,教師要進行指導,保證其正確性。如遇到無法辨別的巖石,可以上網(wǎng)查詢。)四、展示交流1.交流:指定學生展示本組制作的作品,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提出意見或建議,客觀地對作品進行評價。2.改進:根據(jù)其他同學的建議,課下對自己的標本盒進行改進和完善,將制作好的標本盒拍照,貼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第18頁中,并將資料卡填寫完整。五、拓展應用1.引導: 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很多巖石,學會了觀察巖石的方法,認識巖石的特點。用巖石制作的物品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華表、石獅、石制茶幾面、石制建材等(出示圖片)。你還見過哪些巖石制品呢?2.交流:學生小組交流,列舉生活中的巖石制品。3.總結: (播放巖石制品圖片或視頻)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都喜歡選擇使用巖石做雕塑和建筑材料,是因為巖石取材方便、種類繁多、特點各異,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和加工巖石制品。【板書設計】15.認識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