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2《認識氣溫計》教案設計.docx
2.認識氣溫計【教材簡析】本課是三上天氣單元的第二課。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明確了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對天氣現象有了粗淺的認識;對天氣的變化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意識到天氣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本節課轉入對“氣溫”這一具體的天氣特征的觀測,重點是氣溫計的研究與認識。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陽可以使地球變熱”,從宏觀的視角,理解太陽熱量與氣溫的關系,然后聚焦問題:用什么工具去測量氣溫呢?探索部分,安排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認識氣溫計。通過對氣溫計的觀察, 知道氣溫計一般與水溫計一樣,它由液泡、液柱、刻度、單位符號四部分組成, 氣溫的常用單位是“”,讀作“攝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單元有過溫度計的使用,但并沒有強調掌握使用方法。而在這一單元,則要求學生會正確使用氣溫計。第二個活動是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氣溫計讀數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特別是零下的讀數。利用氣溫計模型,這解決了實測過程中液柱升降變化難控制的問題,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多次練習不同數值的讀數。第三個活動是觀察其他溫度計。通過觀察活動讓學生認識到,除氣溫計外, 還有水溫計、體溫計、電子溫度計、紅外線溫度計等很多不同類型的溫度計,不同的溫度計有不同的應用場景。這部分內容只是簡單的了解,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研討版塊有2個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可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讀數中的困難,重點對學生碰到的讀數困難和不規范做法提出解決辦法,從而歸納出氣溫計正確的讀數方法和記錄方法。針對第二個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氣溫計測量獲得的準確數據讓我們描述的天氣情況更加精準,交流測量數據對描述天氣、發現天氣變化規律的重要性。拓展版塊主要討論氣溫計、水溫計、體溫計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主要觀察它們量程的不同,知道不同溫度計的結構與它們功能相匹配。【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對天氣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聽家長、天氣預報對天氣的描述。他們沒有進行過科學工具對天氣的一-些基本特征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活動。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使用氣溫計可以測量周圍空氣的溫度, 可以知道我們所在區域的氣溫。學生在水單元中已經學習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并用溫度計測量過水的溫度。本課將在此基礎上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并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2.“”是氣溫的常用單位,讀作“攝氏度”。科學探究目標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并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科學態度目標對運用氣溫計測量氣溫感興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觀測氣溫的精確性。【教學重難點】重點:利用氣溫計模型進行多次練習,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難點:掌握零下溫度的正確讀數。【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小組:每兩人一支氣溫計、每四人一個氣溫計讀數練習模型、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1.課件出示:太陽的圖片。提問:太陽對我們地球而言,有什么作用? (預設: 太陽可以放出熱量。)2.交流:太陽可以使地球變熱,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那么大氣的冷熱程度我們叫什么呢? (預設: 氣溫。)3.交流:地球上的氣溫都是一樣的嗎?提問:用什么工具去測量氣溫? (預設:氣溫計。)4.測量溫度的儀器叫溫度計。測量氣溫的儀器叫氣溫計,又叫寒暑表。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水溫的叫水溫計。5.在水單元我們學習過溫度計的使用,那么氣溫計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如何讀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氣溫計。揭示課題:認識氣溫計(板書)。二、探索:氣溫計的結構認識和讀數(預設20分鐘)(一)認識氣溫計的結構。材料準備:每兩人一支氣溫計、學生活動手冊 1.兩人一小組分發氣溫計,明確實驗要求,請學生觀察氣溫計,并提問:溫度的單位是什么?氣溫計有哪些結構?2.出示活動手冊第9頁的第一個活動,小組討論并進行記錄。邀請一小組同學上講臺用手指一指,說一說氣溫計的結構。請其他小組補充不足之處。學生可以邊討論邊完成活動1。3.小結:氣溫計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單位符號四部分組成。溫度的單位有攝氏度和華氏度,是溫度的常用單位,讀作“攝氏度”。4.根據討論結果改進活動手冊第9頁活動1的記錄。(特別強調:觀察氣溫計時,老師要提醒學生氣溫計是一個非常容易破損的玻璃儀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氣溫計碰到堅硬的物體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氣溫計破碎,務必要告訴老師來處理。)(二)利用氣溫計模型讀數。材料準備:每兩人一個氣溫計讀數練習模型、學生活動手冊1.出示氣溫計,思考:我們已經認識了氣溫計的結構,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呢?要怎么讀呢?2.請一個同學上來讀一讀今天的氣溫。說說讀數的方法。3.交流:氣溫計上最低氣溫是多少?最高氣溫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幾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別代表什么意思?4.氣溫計在讀數時有什么方法呢? PPT出示使用氣溫計的方法:零刻度,讀數起;向上數,攝氏幾;向下數,零下幾。5. PPT出示三幅氣溫計的示數圖(零上溫度一幅、零攝氏度一幅、零下溫度一幅),讓學生分別表示讀作、寫作,并在本子上寫一寫,請三個同學上黑板寫。6.分發氣溫計模型,要求組內的一個同學用模型表示出5、42、0 、-5、-42。另一個同學幫忙檢查是否表示正確,而后再交換任務,用氣溫計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溫度。7.出示活動手冊,完成第9頁活動記錄2。三、研討:交流與發現問題(預設5分鐘)1.學生反饋交流:在讀氣溫計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注意什么?2.運用氣溫計測量溫度對我們描述天氣有什么幫助?四、拓展:觀察其他溫度計,比較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預設12分鐘)1.提問:水溫計、氣溫計都屬于溫度計,溫度計還有哪些類型呢? PPT出示:水溫計、體溫計、電子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紅外線溫度計等很多不同類型的溫度計。2. PPT出示三幅圖: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提問:觀察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小組討論,請23位同學說說他們的發現。4.小結: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類型的溫度計有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結構與它們的功能相匹配。5.作業:老師在校園的一棵大樹下懸掛了一個氣溫計,明天請每組組長記錄一下五個時間點的溫度,填在記錄單上。教室外某一處一天中氣溫的變化記錄表日期: 地點: 小組:測量時間氣溫()早晨(8:00)第二節課后(10:00)中午(12:00)第六節課后(14:00)傍晚(16:00)【板書設計】2.認識氣溫計結構:液泡、液柱、刻度、單位符號()。【活動手冊使用說明】1.氣溫計的結構在學生小組討論過程中,邊討論邊填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小結后進行必要的修改。2.氣溫計讀數的填寫需要在教師對氣溫計讀數技巧進行講解,學生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活動之后進行,作為書面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