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教案設計.docx
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教材簡析】通過前面6節課的學習,學生充分認識了食物、食物的營養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吃進去的食物在人體內還會經過一系列變化,轉化成養料和能量供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消化,承擔消化工作的器官叫消化器官。本節課要研究食物在消化第一站口腔中的變化。聚焦板塊通過回憶一天的食物,并思考“吃下去的食物發生了哪些變化”,引出學生對消化器官的探究。探索板塊分兩大活動,活動一主要通過觀察食物從進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變化,了解口腔的初步消化功能,并體驗牙齒、唾液的作用。活動二主要通過角色扮演游戲,了解口腔內牙齒、舌頭和唾液的協調作用。通過探索活動后的研討,學生可以認識到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以及口腔各器官的功能,并進一步理解口腔的消化對整個消化的重要性。【學情分析】學生對食物在口腔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食物被咬碎、嚼爛等,也有一部分學生知道口腔里牙齒的類型和作用,但是對食物的變化更多的是一種感覺,真正細致的觀察很少,對食物中看不見的變化更是了解不多,口腔內唾液的作用也容易被忽略。【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食物在口腔里會經歷初步的消化過程。2.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3.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科學探究目標1.觀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以及牙齒形狀的特點、分布,能對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進行簡單的記錄。2.分角色扮演“饅頭”“牙齒”和“舌”,模擬饅頭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過程,感受牙齒、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3.能夠在角色扮演中不斷地完善對牙齒結構及運動特點的認識,有意識地對自己的原有觀念進行補充或修正。科學態度目標1.能夠認真細致地觀察和實事求是地描述牙齒的結構和運動特點。2.愿意與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過程的研究結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體會口腔對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觀察食物在口腔的變化,感受牙齒、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難點:了解唾液對食物消化的作用。【教學準備】教師:學生角色扮演用的門齒、犬齒、臼齒及舌頭、食物的模型,口腔模型,教學課件等。小組:餅干、鏡子、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1.動態出示食物圖片,提問:今天你吃了什么?學生回答吃的各種食物。2.提問:吃下去的食物發生了哪些變化?預設:變成了營養、變成黏糊糊的等。3.食物變成我們身體需要的養料和能量,需要經過消化器官的消化,在消化過程中,它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呢?讓我們先來了解食物消化的第一站口腔。4.揭示課題: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板書)。二、探索:活動一:餅干在口腔里的變化(預設20分鐘)材料準備:每人一塊餅干、2人一面鏡子、學生活動手冊、碘酒、口腔模型1.猜一猜:餅干在口腔里會發生哪些變化呢?學生根據以往的經驗,作出猜測。2.學生咀嚼餅干但不能吞咽,相互合作,觀察對方口腔內的變化,并通過鏡子觀察自己口腔內餅干的變化。(或視頻演示)3.描述并記錄餅干在口腔中的變化。4.研討:食物在口腔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分享觀察到的現象。小結:干的一整塊變碎變濕糊狀更軟5.餅干含有的營養物質是糖類(淀粉),咀嚼后淀粉含量是否發生變化呢?請出小助手:碘酒,說說碘酒可以怎么幫忙?三個不同咀嚼程度的餅干,分別滴上兩滴碘酒,觀察并交流現象。想一想:這個現象說明了什么?(顏色越深,淀粉含量越多,顏色越淺,淀粉含量越少,咀嚼后餅干中的淀粉含量變少了。)思考:是誰把淀粉變沒了?預設:牙齒嚼沒了、唾液化掉了等。演示實驗:唾液和清水的對比實驗。(視頻,機動,可作為課后拓展)6.口腔里有什么?介紹口腔內的結構:牙齒、舌頭、分泌的唾液。學生用鏡子觀察口腔內的結構。觀察牙齒的形狀,并根據形狀分類。同伴互助:根據形狀分類,數一數相同類別的牙齒的分布及數量。介紹不同形狀牙齒的作用。活動二:角色扮演:模擬食物在口腔的消化過程(預設10分鐘)材料準備:門齒、犬齒形狀的卡紙片,小紙箱(模擬臼齒),吹鼓的塑料袋(模擬舌頭),食物模型1.出示模擬材料,說一說模擬材料的特點,以及操作要求。教師可以適當的提出問題,如: 不同的牙齒咬食物時,有什么特點? 口腔內的食物是怎么運輸的?上下牙齒咬合時有什么特點?2.學生分兩個大組進行角色扮演游戲,體驗牙齒、舌頭、唾液在口腔消化中發揮的作用。3.研討:學生分享游戲中的發現。小結:門齒切斷食物,犬齒撕碎食物,臼齒磨碎、咀嚼食物,舌頭運輸食物等。三、拓展:狼吞虎咽還是細嚼慢咽?(預設5分鐘)1.出示一個饅頭,說一說饅頭在口腔中會發生什么變化?2.如果還沒有變成濕潤的糊狀就吞下去了,可能會怎樣呢?3.辯論:狼吞虎咽好,還是細嚼慢咽好?說說理由小結:口腔各結構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沒有在口腔做好初步消化,將不利于身體健康。4.知識講解:保護牙齒的意義。5.拓展實驗: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機動)【板書設計】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餅干: 門齒 切干的一整塊 牙齒 臼齒 磨變碎變濕 犬齒 撕糊狀變軟 唾液 潤濕、消化淀粉舌頭 攪拌、運輸 【作業設計】1.人的牙齒可以分為三種,其中可以切斷食物的是( )。A.門齒 B.犬齒 C.臼齒2.口腔中,能夠攪拌并運輸食物的是( )。A.牙齒 B.唾液 C.舌頭3.人體所需要的養料和能量來自于( )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A.消化器官 B.呼吸器官 C.血液循環器官4.食物在( )進行了初步消化。A.口腔 B.胃 C.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