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第15課 北伐戰爭-同步練習題含答案.docx
第15課北伐戰爭1背景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______________合作,建立__________________。溫馨提示國共兩黨合作并不是共產黨并入國民黨,共產黨在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都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共產黨員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2標志國民黨一大: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________召開。大會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它的召開標志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馨提示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之一。其特點是在進行軍事訓練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3成果黃埔軍校: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亦稱“____________”。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____________任校長,____________不久后擔任政治部主任。培養出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準備。1開始時間:______________。2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3目標:推翻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4主要戰場:湖南、湖北。5主要戰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為第四軍贏得了“________”的美譽。)6戰果:消滅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力,北伐軍從______________打到____________,震動全國。7工農革命運動:上海工人在______________領導下,先后發動三次武裝起義,最終取得勝利,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溫馨提示工農革命運動大力支援了北伐戰爭,而北伐的勝利進軍又推動了工農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8北伐戰爭能夠節節勝利的原因(1)作戰方針正確;(2)國共兩黨齊心協力;(3)官兵英勇奮戰、共產黨員先鋒作用;(4)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的配合和支持。,1叛變革命:____________,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并在________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國民革命失敗。2統一全國:________,張學良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一、選擇題1“吳孫張三系軍閥,汀賀橋兩役決勝。”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時,率領第四軍獨立團奮勇沖鋒,連克汀泗橋、賀勝橋,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馬功勞的北伐將領是()A蔣介石 B李宗仁 C葉挺 D彭德懷2以民國時期為題材的影視劇中,國民黨內部的稱呼一直是一個頗具時代感的元素,一般都稱蔣介石為“委員長”“總裁”等,但是胡宗南、杜聿明、戴安瀾、張靈甫等在他面前卻稱其為校長,這主要是因為蔣介石曾()A擔任黃埔軍校的校長 B建立南京政府 C指揮北伐戰爭 D參加南昌起義3毛澤東選集中寫道:“由于兩黨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發動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A創辦黃埔軍校 B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C成立南京國民政府 D實現全國統一41927年,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了,導致這場革命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軍閥力量過于強大 B國共兩黨從未進行過合作C八國聯軍進行武裝干涉 D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5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前后,在全國開展“清黨”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被迫害的達31萬多人,以上史實不能說明()A南京國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B南京國民政府實行反共反人民的政策C南京國民政府圍剿紅軍,對日實行不抵抗政策D南京國民政府實行一黨專政和獨裁統治6小明在學習某一段歷史時,提煉出“除軍閥”“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昌”三個詞語,據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A新文化運動 B五四運動 C北伐戰爭 D國共十年對峙7孫中山對李大釗說:“你盡管一面做共產黨員,一面加入本黨(國民黨)幫助我。”李大釗擁有國共兩個政黨黨員身份的時期是()A抗日戰爭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C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8.右圖為中國近代某一戰爭的形勢示意圖,關于這次戰爭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B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形成民族統一戰線是前提條件C實現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統一了全國D討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9國民革命歌(又叫北伐之歌),歌詞大意為: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國民革命蓬勃興起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B工人武裝起義的成功 C國共合作的順利開展 D五四運動的勝利10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下列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中國同盟會成立 國民黨一大 中華民國建立 黃埔軍校創辦A B C D二、非選擇題11(8分)閱讀下圖,回答問題。圖1圖2(1)圖1中的“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合作后創辦的哪所軍校?(2分)(2)圖2是國民革命時期哪次戰爭的勝利進軍形勢圖?這次戰爭的目的是什么?(4分)(3)請說說圖1與圖2之間有什么聯系。(2分)12(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葉挺獨立團一營接到攻打武昌的任務后,一位共產黨員班長將寫好的遺書交給營長曹淵,同是共產黨員的曹淵說:“我同你一樣準備犧牲,還是交給周廷恩書記吧。” 周廷恩也說:“我要同你一起去攻城!”第一營官兵在攻城戰中,人人奮勇,個個沖鋒,幾乎全部壯烈犧牲。材料二: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罷工,斷絕了敵人的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打擊。各地農會還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材料三:北伐進軍中,黃埔軍校的師生從廣州誓師出發,不到一年就飲馬長江,連克長沙、武漢、南昌、南京、上海而雄踞中國東南各省,擊潰軍閥吳佩孚、孫傳芳數十萬大軍,揚威天下,使黃埔軍校的聲威達到新的高峰。(1)材料一中的葉挺獨立團因英勇善戰,為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贏得了什么美譽?(1分)(2)材料二中的“漢陽兵工廠”以及著名的漢陽鐵廠的創建者是哪一位洋務派代表人物?曾在材料三中的“黃埔軍校”擔任過政治部主任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誰?(2分)(3)根據上述材料,請你歸納北伐戰爭能夠勝利進軍的原因。(4分)參考答案第15課北伐戰爭【教材解讀】一、1.國民黨革命統一戰線2廣州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3黃埔軍校蔣介石周恩來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二、1.1926年7月3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5汀泗橋賀勝橋武昌鐵軍6吳佩孚孫傳芳珠江流域長江流域7中國共產黨三、1.1927年4月南京21928年底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當堂鞏固】一、選擇題1C2.A3.B4.D5.C6.C7.C8.D9.C10.D二、非選擇題11(1)黃埔軍校。(2)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形勢圖。(2分)推翻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2分)(3)黃埔軍校培養的政治和軍事人才,為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12(1)“鐵軍”。(2)張之洞。(1分)周恩來。(1分)(3)材料一:北伐軍官兵英勇善戰,不怕犧牲;共產黨員在戰斗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材料二:廣大工人、農民和群眾的積極支持、響應。材料三: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和政治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