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
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1.進一步熟悉參照物的選取及物體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2.鞏固平均速度的計算方法,掌握特殊題型過橋問題與追擊問題的計算方法;3.讓學生在解題中體會本章知識的趣味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 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平均速度的計算和過橋問題的計算方法。難點:1.追擊問題中兩車路程和時間關系;2.利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3、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 小組討論法4、 課型:復習課5、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6、 教學過程:1.課堂引入:我們已經學完了本章的知識,可是有關本章速度的計算我們涉及到的還很少,尤其是有些計算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趣味性也比較強。我們今天就專門上一節有關速度的計算,希望同學們在體會趣味的同時更能學到知識。2.進行新課:教師出示:例1:夜晚抬頭望星空時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這是以 為參照物“烏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為參照物。教師簡單講解參照物的選取,出示相關練習題練習1.坐在正在行駛的汽車里的乘客說他是運動的,這是以 為參照物,說他是靜止的,這是以 為參照物。練習2.宋代詩人陳與義有詩“楓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詩人所涉及的“臥看滿天云不動”是因為( ) A、詩人以自己為參照物看云 B、詩人的浪漫情懷所致 C、云本身就不動 D、云向西運動3. 10m/s= km/h; 72km/h= m/s學生隨堂練習,教師點評教師出示:例2. 一列火車由起點車站開出150s后速度達到25m/s,接著勻速運動了100s后開始減速,經50s停下來,共行駛6.9km。那么,列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合km/h。教師講解并板演標準的解題格式,出示相關練習題。練習3.一物體做變速運動,全程 48m,前一半路程用 12s,后一半路程用 8s,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為____m/s。練習4.汽車從甲城開到乙城,用了5h,開始2h走了60km,中間休息1h,后2h走了120km,求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并點評。出示例3. 一列動車通過一條隧道,已知隧道長1000m,車長150m,動車通過隧道的時間是20s,則動車的速度是多少m/s。教師先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突破過橋問題的重難點,然后有學生完成計算,教師點評并出示練習題練習5. 一列動車通過一座橋,已知橋長1200m,動車長400m,動車在整個橋面上運行30s,則動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s?學生對相關過橋問題進行練習,板演,教師指導并點評出示例4:摩托車用90km/h的速度追趕在它前面120km處的卡車,追了270km才趕上,卡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教師動畫模擬追擊問題的情景,介紹追擊問題的變量和不變的量的關系,幫助學生找準追擊問題的突破口,學生解答練習6. 2004年月12月6日,印尼附近的海域發生了大地震,引起了強烈的海嘯。地震發生時,距震中150km的馬爾代夫海邊有一群孩子正在玩耍。如果他們接到警報并立即跑向離海岸 1800m的高地,便不會被浪卷走。倘若如此,孩子們接到警報可以逃生的時間至少是多少小時?海嘯的速度是500km/h,孩子逃生的速度是多少km/h。學生進行相關追擊問題的練習,教師指導并對此類題目進行總結。七、課堂小結:八、布置作業:練習冊章節檢測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