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升華和凝華》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四節 升華和凝華課題1-4 升華和凝華課型問題解決課課時1上課時間教材分析升華和凝華現象是物質在固態和氣態之間直接發生的變化,中間不經歷液態。常溫下樟腦丸的升華、冬天冰雪的升華、冬夜水蒸氣的凝華(下霜)這些過程進行得緩慢而不易被我們察覺。因此,認識這些現象除了通過實驗觀察外,還要對觀察到的結果進行分析、推理,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認識。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歸納、和探究的能力 此外,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較高,探究意識較強,課堂活動參與較主動,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強設計理念學會多少知識,并不是關鍵,關鍵是學會學習。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建立和運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信息意識、研究意識、交流意識、應用意識、以及創新意識。怎樣學會學習?物理學家在探究物理的過程中已經創建三大科學方法:一是觀察,二是實驗,三是通過科學思維建立理論。學習物理首先從觀察開始,觀察的意圖是了解現象。找出現象的主要特征,然后收集資料以及數據,在此基礎上發現問題。實驗的特征:一是可控性,二是可重復性,目的仍然是為了觀察,所以做實驗是很重要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過程要吸熱,凝華過程要放熱. 2、過程與方法 :知道升華可以獲得低溫,能解釋有關升華、凝華現象.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感受事物相互聯系、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能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認識升華、凝華現象,能夠解釋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2、系統整理本章知識,解釋自然界或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簡單的物態變化現象。教學難點:升華、凝華現象的認識。關鍵問題1、 要分清是升華還是凝華,關鍵要分清初、末兩狀態物質的存在狀態是否為氣(固)體和固(氣)體2、 六種物態變化是吸熱還是放熱。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歸納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鐵架臺、石棉網、酒精燈、燒瓶、燒杯、碘、冷水、玻璃片。學生準備:教材,筆記本,練習本等文具。教學過程設計程序設計時間創設情境教師行為期望的學生行為復習回顧檢查預習效果3分鐘創設效果檢查情境教師: 前幾節學習我們知道,固態和液態,液態和氣態之間能相互轉化,那么固態和氣態之間是否可以不經過液態直接相互轉化?教師安排課代表檢查導學案的預習情況.在課代表安排下,按要求接受檢查.并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時糾正。創設情境引入新課5分鐘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課本P17頁“觀察與思考”,這些現象你在生活中遇見過嗎?學生組內合作討論、交流解決問題。(讓學生閱讀,思考)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導學案.學生看圖并思考(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討論,但是不要求學生一定能說出答案。在對圖中的問題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概括出將要涉及的問題。)問題生成合作探究7分鐘創設自主探索情境教師通過預習同學們生成了一些問題,下面請大家走進導學案,并根據問題分組討論探究.教師巡視,個性化指導。學生根據導學案上的問題, 自主合作,生生討論,小組交流.全班展示問題講解10分鐘創設思維情境教師下面請各小組在黑板展示并分組講解.1、學生分小組在黑板展示;2、其余學生可對其它組的展示情況與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并對其它組答案的正確性進行訂正。3、學生分小組講解;4、學生對“展講”情況進行評價.問題訓練組內評價15分鐘創設評價情境教師實施“一幫一”教學和“分層教學”.1、學生自主完成,小組評價.2、小組競賽,全班評價.規范指導提升能力2分鐘創設規范指導情境教師借助導學案及本節知識進行規范指導。學生傾聽,做好記錄.總結歸納提升意義3分鐘創設反思情境1、【教師話白】本節課你學到哪些知識?學習中你有何收獲與體會?2、教師補充.1、學生總結知識點;2、學生談體會.布置作業課本P26 1、2、3、4課堂精煉同步練習板書設計1、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升華過程要吸熱。2、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凝華過程要放熱。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