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20《狼》教案(戚老師公開課獲獎設計).docx
狼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 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并能翻譯課文3. 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4. 把握文章主旨教學重難點:1. 重點: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2. 難點:把握文章主旨。教學過程:1、 導入新課用狼和小羊的故事導入新課2、 走進作者了解其作品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文學家,世稱“聊齋先生”“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大多來自民間和下層知識分子的傳說。多數故事通過描寫妖狐神鬼來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3、 聽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其一/犬坐于前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四、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1) 初讀文章,要求:自由讀,讀準字音,注意停頓。(2) 細讀課文,要求:結合課下注解,小組合作,理解文意。四、說一說,理清文章情節1. 請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2. 請結合圖片理清故事情節,在橫線上填一個動詞。5、 評一評,分析屠戶和狼的個性特征請在課文中找出具體描寫狼和屠戶的語句,并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1、 請找出描寫屠戶心理的詞2、 請找出描寫屠戶行動的句子,表現了屠戶怎樣的性格?3、 請找出狼的句子并分析狼的形象特征6、 議一議,小組合作,探究主旨,把握情感1、作者發出的感嘆是什么?從文中找出來。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2、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不是。狼代表的是那種貪婪、兇狠、狡詐、愚蠢的惡人。3、作者想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1)、諷喻像狼一樣的人,不管怎樣狡詐,終要失敗。(2)、對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七、歸納總結七、板書:遇懼智狼屠黠對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御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