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1.1 24時計時法 教案
- 資源ID:4487 資源大小:354.74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1.1 24時計時法 教案
第一課時 24時計時法 教學內容教材13頁24時計時法 教學提示教學時,教師要按照教材的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電視節目預告這些課外資源,通過有效的討論和交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為數學知識,不但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24時計時法,還要讓學生了解24時計時法和12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重點關注并指導學生用下午、晚上等描述12:00以后的電視節目,然后,再介紹24時計時法。在“說一說”的交流活動中,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計時法描述事物中的時間。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24時計時法,知道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關系,會用兩種計時法表述同一時刻。過程與方法:在觀察、交流電視節目預告的活動中,經歷了解24時計時法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24時計時法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有計劃地安排時間。 重、難點重點:理解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難點:學會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相互交換。 教學準備教具準備:課件 鐘表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鐘表教具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鐘表出示8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周末這個時間點兒在干什么。引起學生爭議,教師介紹,一天有兩個8時:上午8時、晚上8時,像這種計時方法叫普通計時法,也叫12時計時法。設計意圖: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體會一天的時間變化,更深刻理解普通計時法,感受學新知的必要性和好處。二、探究新知1、課件出示電視節目預告表。觀察交流從預告表中得到的信息,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節目開始的時刻。教師提出問題,例,05:30是什么節目的開始時刻,19:00什么節目開始,它是晚上的幾時等。師介紹:電視節目預告用的是24時計時法。課件出示什么叫24時計時法。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課程資源,通過交流討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為數學知識。2、了解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關系。教師用鐘表教具從夜間0時開始,轉動表針,邊轉動邊說時刻,讓學生演示在干什么。(例,凌晨1時,學生演示睡覺。上午10時,演示上課。中午12時,演示吃午飯。)了解時針走的第一圈是:從夜間0時到中午12時(第一圈)。(板書)用同樣的方式繼續轉動表針,使學生了解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是表針轉的第二圈,板書: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第二圈)。然后學生交流討論:下午1時、2時、3時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這些時刻。重點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加12,強調今天的0時是昨天的24時,今天的24時也是明天的0時。(即:24時是前一天的結束,又是新一天的開始。)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切實理解其中原理。在探究性的操作活動基礎上,通過強調今天的0時是昨天的24時時,使學生了解前一天、后一天之間的聯系。3、區分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寫法。師提出問題,如果沒有具體情境,你能不能區分出12時是中午還是晚上。交流討論應該怎樣說才能分清。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12時計時法應在時刻的前面加上限制詞。例,中午12時、上午8時、凌晨4時等。24時計時法不用加限制詞。4、出示教材“說一說”,從下面的事物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先讓學生讀教材上的四種事物上的時刻,然后分別說一說每件事物中的時刻。5、學生自讀兔博士網站,了解相關資料。設計意圖: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有效的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三、鞏固練習教材第3頁練一練1、2、3題。第1題,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在全班介紹,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結果。第3題,合理安排時間的練習。先讓學生了解分別做每件事所用的時間,理解(1)和(2)題的意思,然后獨立思考,解答問題。交流時重點說一說(2)題的想法,可以怎樣安排,需要多長時間。如果學生對燒開水的5分鐘有不同意見,教師要進行安全教育。(統籌方法的滲透)四、達標反饋1、判斷(1) 一天有12個小時。( )(2) 晚上8時就是20時。( )(3) 18:00就是6時。( )(4) 24時計時法比12時計時法準確。( )2、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下午5時( ) 上午8時15分( ) 中午12時( )晚上9時( ) 凌晨4時( ) 晚上12時( )3、根據情境圖連線晚上11時 上午10時 晚上7時23時 10時 19時答案:1、 2、17時 8時15分 12時 3、(略)21時 4時 24時(0時)五、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你知道了哪兩種計時法?它們之間是怎樣轉化的?除了這些你還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對課堂教學進行歸納梳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總結規律。六、布置作業1、把下面的24時計時法改寫成12時計時法8:30( ) 17:38( ) 24:00( )22:10( ) 19:22( ) 2:00( ) 2、填表 12時計時法上午9時半晚上8時凌晨3時24時計時法14:0023:303、根據給出的時刻補全鐘表。23:30 12時 19:15 0:00答案:1、上午8:30 下午 5:38 晚上12:00晚上10:10 晚上7:22 凌晨2:002、9:00 下午2時 20:00 晚上11時30分 3:003、(略) 板書設計24時計時法從夜間0時到中午12時(第一圈)從中午12時到夜間24時(第二圈)24時也叫0時 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時、刻、更、鼓、點時、刻、更、鼓、點、都是古代計時單位。時:指時辰。古代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折合現在的兩小時。以 十二地支為名,從夜間十一時起算,夜半十一時至一時是子時,夜一時至三時是丑 時,其余類推。刻: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現在十四分二十四秒。頃刻,指 短時間。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大致分為:晚七時至九時為一更,九時至夜 十一時為二更,其余類推。鼓:古代夜間擊鼓報更,故以其為更的代稱。點:古代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點。一點合現在24分鐘。時間計量單位及時間長度世紀:一個世紀為100年花甲:60年,自“甲子年”起到“癸亥年”為一個60花甲紀:12年年代:10 年年:公歷一年12個月,農歷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公歷一年為365至366日,農歷一年為354或355至383或384日季:一季三個月,一年有四季月:公歷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農歷大月30天,小月29天旬:每10為一旬,月初10天為上旬,月中10天為中旬,月末為下旬周:一周為七天,也叫一個星期,西方稱為一個禮拜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23小時56分 4.09054秒);天文學上規定:太陽連續兩次上中天(即過子午線)的平均時間間隔為一“日”;古埃及把一日劃為24小時;中國的農歷把一日劃為12個時辰時辰:每個時辰為2小時時:一個小時60分鐘分:一分鐘等于60秒節氣與節令節氣與天候我國早在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中,就有八節二十四氣的記載。所以謂八節,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八節是季節轉換的時候,可以明確地劃分為四季。這八節中,每節有三個時令,如立春,包括立春、雨水、 驚蟄;春分,包括春分、清明、谷雨 共二十四節氣,除上述八節之外,其余節氣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人們只要知道目前是什么節氣,就可大體推算出近期的氣候情況。因此,節氣與農業結合得為緊密。節日 節令春社 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 立秋后第五個戊日入梅 芒種后第一個丙日出梅 小暑后第一個未日初伏 夏至后第三個庚日中伏 夏至后第四個庚日末伏 立秋后第一個庚日九九 自冬至起八十一天二十四節令歌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瀝皮干.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五月節,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殺年豬,大寒過后又一年
- 注意事項
-
本文(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1.1 24時計時法 教案)為本站會員(水豆腐HR)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