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xué)期中檢測卷(含答案).doc
2020-2021學(xué)年人教鄂教版科學(xué)三年級上冊期中檢測卷一、知識廣場(27分,每空1分)1.我們常吃的食物中,米飯來自________,牛肉來自_________,炒白菜來自_________。2.人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營養(yǎng)物質(zhì)。3.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紙上按壓后會留下明顯的_________;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_________后通常會變藍;含有蛋白質(zhì)的食物放在火上燒時,會產(chǎn)生像_________那樣的氣味。4.食物從口腔進入體內(nèi)后,依次經(jīng)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據(jù)營養(yǎng)平衡膳食寶塔,我們每日食用的鹽應(yīng)少于__________。6.用量簡量取水時,水面的彎圓面的_________要與所要量取的刻度線相平,觀看時眼睛與刻度線_________。7.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8.在用酒精燈加熱濃鹽水的過程中,要戴_________,以防傷害眼睛。等看到有白色的晶體析出時,要用_________慢慢的攪拌。9.過濾時要注意的地方,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斷大廳(20分,每題2分)1.紅燒鯉魚這種食物來源于鯉魚。( )2.我們不能長期只吃幾種食物。( )3.小腸和大腸的作用是一樣的。( )4.過期的食品只要沒有發(fā)霉就可以吃。( )5.吃飯要定時,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 )6.盛淡鹽水的燒杯底部還有少量未溶解的食鹽,此時攪拌不能加快食鹽的溶解。( )7.方糖塊的大小影響它在水中溶解的快慢。( )8.在做把溶解在水里的食鹽找回來的實驗時,應(yīng)該制作稀鹽水。9.用玻璃棒攪拌蒸發(fā)皿中的鹽水時,身體要靠得近一些,這樣容易觀察清楚。( )10.可以用細篩子把食鹽中的沙子分離出來。( )三.、選擇樂園(20分,每題2分)1.下列食物的來源與其他選項不屬于同一-類的是( )。A.蘋果B.山竹C.牛奶2.( )可以提供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碘元素。A.海帶B.米飯C.大豆3.下列食物中,( )不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胡蘿卜B.魚C.檸檬4.下列關(guān)于酒精燈的使用方法,說法錯誤的是( )。A.不要碰倒酒精燈B.可以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C.酒精燈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飯前便后要洗手B.吃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C.喜歡吃的東西一定要多吃6.用量簡量取一定量的水時,觀看時眼睛應(yīng)該( )。A.俯視刻度線B.與刻度線相平C.仰視刻度線7.在用酒精燈加熱食鹽水的過程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加熱時,要戴護目鏡,以防傷害眼睛B.在加熱過程中,要不停地用玻璃棒慢慢攪拌C.攪拌時,身體不要湊得太近,以防止蕪發(fā)皿中的固體濺出來燙傷皮膚8.我國巖鹽多產(chǎn)于( )等地。A.河北、天津、山東、遼寧B.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C.青海、新疆、西藏、寧夏、山西9.關(guān)于過濾時要注意的“三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B.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一層濾紙的- -邊C.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nèi)底面10.關(guān)于濾紙的折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圓形的紙片對折-次即可B.將方形的紙片對折兩次,分開后形成“一層處”和“三層處”C.將圓形的紙片對折兩次,分開后形成“-層處”和“三層處”四、連線魔方(6分,每線2分)吸取 分離食鹽中的沙子過濾 將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分離出來蒸發(fā) 分離食鹽中的鐵屑五、問題城堡(16分,每題4分)1.說說大米可以加工成哪些食物。2. 我們吃到身體內(nèi)的食物去哪里了?3. 影響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4. 簡單說一說濾紙的折法。六、拓展長廊(11分)把食物從口腔進人人體后經(jīng)過的消化器官畫下來。期中檢測卷參考答案:一、1.稻 牛 白菜2.糖類 脂肪 蛋白質(zhì) 維生素 水 礦物質(zhì)3.油跡 碘酒 燒頭發(fā)4.食道 胃 小腸 大腸5. 6克6.最低點 相平7.將方糖壓碎 加熱 攪拌8.護目鏡 玻璃棒9.一貼 二低 三靠.二、1. 2. 3.X 4.X 5. 6.X 7. 8.X 9.X 10.X三、1.C 2.A 3.B 4.B 5.A 6.B 7.B 8.B 9. A 10.C五.1.大米可以加工成米飯、米粉、米線、米糕、爆米花、鍋巴等食物。2.食物從口腔進入人體后,經(jīng)過了食道、胃、小腸、大腸,通過我們體內(nèi)消化器官的消化分解,其中一部分營養(yǎng)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用來維持我們的各項生命活動,剩余的殘渣形成糞便,被我們排出體外。3.物質(zhì)顆粒的大小、水溫的高低、是否攪拌等。4.將圓形的紙片對折兩次,分開后形成“一層處”和“三層處”。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