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4《不做“小馬虎”》教案(孫老師公開課).docx
不做“小馬虎”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14頁-17頁,第四課。課標要求:依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內容中“負責、有愛心地生活”這一教育主題,包括學生的日常生活的好習慣,學習的好習慣中的第1條“做事認真負責,有始有終,不拖拉”。結合一年級學生普遍存在的粗心、馬虎的現象,我們選擇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小馬虎”,進而不當“小馬虎”,養成不馬虎的好習慣。教材分析:本節課包括兩個部分,“生活中的小馬虎”、“怎樣才能不馬虎”教材并拘泥于對“馬虎”這個概念的詮釋,教材從生活、游戲和學習三個方面去讓學生認識馬虎,并且針對學生在現階段常常會出現的馬虎表現展開引導與教育,教育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尋求良好習慣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情分析:根據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做事經驗不足,馬虎的時候多這一普遍現象,開展教學活動去改變學生做事、學習、游戲馬虎的壞習慣,引導學生學會做事情的方法,最終學會一步一步有條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幫助學生養成做事、學習不馬虎的好習慣。教學重點:知道做事粗心、馬虎是不良習慣,掌握克服不良習慣的方法和本領。教學難點:學會做事、學習認真仔細、有條理、負責的好習慣。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兒歌、故事、圖片)微課、求助信、七色花卡紙。教學設想:本節課,依據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針對馬虎是很多學生都的毛病去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淺入深去認識馬虎、找馬虎、體會馬虎的危害和找到克服馬虎的好方法等活動,讓學生改掉馬虎的毛病,幫助學生養成好習慣,達到教育實效性,形成正確的道德觀。教學過程:活動一:識馬虎1.多媒體播放兒歌丁丁說他是小畫家激趣導入。2.說說你認為歌中的“丁丁”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什么是“馬虎”,更好理解“馬虎”的真正含義。】活動二:捉馬虎1. 同學們,其實馬虎這個小毛病也來找過我們每個同學,今天我們一起來找自己在學習、生活或游戲時的那些馬虎事吧。2. 學生講述自己馬虎的小故事。3. 小組討論:說說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馬虎”呢?【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經歷與感受,反思自己的行為,找到自己的小馬虎,初步體會”馬虎“會他人和自己帶來麻煩和不便。】活動三:體馬虎1. 播放視頻故事馬馬虎虎,說說聽后的感受或明白了什么?2. 學生談感受。3. 播放微課馬虎的危害大。4. 說說馬虎的危害有多大?談談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體會小馬虎不改會給祖國、他人或自己帶來危害,甚至帶來更大的危害,加深學生對馬虎帶來危害的認識。】活動四:克馬虎1.做游戲,課件出示找不同圖片,打開書17頁。2.學生匯報,用什么方法找到的。3.歸納方法出示課件。4.說說你還找到那些其它好方法了。5.小組活動求助信:幫助馬小虎改馬虎5.出示克服馬虎的三大法寶。【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實際參與類似活動,發現一些做事情和學習的規律與辦法,找到克服馬虎的好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活動五:改馬虎1. 出示七色花,改馬虎,圖色彩。2. 展示七色花。【設計意圖:通過“七色花”形成家校合力,幫助學生在日常點滴生活、學習中改正馬虎的毛病,養成做事、學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作業設計:1.七色花畫紙板書設計:不做“小馬虎”學習 認真做事 負責 教學效果預測:我相信本節課教學氣氛高漲,師生互動和諧,活動開展順利達到教育的實效性,多媒體應用恰當好處,學生學習方式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的能力的培養,會是一堂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