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10《家人的愛》教學設計(周老師公開課).docx
10家人的愛教科書來源: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內容來源: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感受愛學會愛 課時:共兩課時,第1、2課時授課對象:一年級學生一、教學目標:參考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相應內容(我們提供,老師不用編寫)。二、 課程標準: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它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這方面內容,旨在使兒童逐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其成為具有“五愛”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礎。這部分內容較好地體現用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引導兒童發展。分別從培養良好個性品質、遵守社會規范,愛家鄉、愛祖國的角度,貫穿了對兒童責任心和愛心的培養。滲透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對社會、對祖國都有責任感方面的教育。要對同學伙伴、對父母長輩、對老年人、殘疾人以及對動植物,都要有愛心。愛的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孩子道德生命自由生長的源泉。家人的愛一課側重培養學生有愛心,因而體現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中的第3、4條,“愉快、積極地生活”所反映的“有應對挑戰的信心與勇氣”中的第8條,“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學會做事、學會關心”中的第2條,“動手動腦、有創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樣的興趣”中的第1條和“勤于思考、學習探究”中的第7、8、10條三、學情分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因而長輩們對他們更加寵愛與嬌慣,使他們很難體會到嚴格要求對自己成長和對自己將來的好處。通過本課的學習會讓學生反思:家人寵你、慣你的害處,從而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為了自己的成長。知道疼是愛,嚴也是愛,體諒家長的良苦用心。使學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愛的懷抱里,形成初步的回報愛的欲望,初步培養學生對家庭的責任感。四、教材分析家人的愛一課,重點在于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感受親情,進一步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從家人對自己生活上的照顧、學習上的關心、品德上的嚴格要求,體會到家人的愛,并從中感受一家人的相互關愛,體會家的溫暖,對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謝并學著用自己的方式關愛父母、長輩。本課三個主題緊密結合“家人的愛”這一話題展開,“家人的愛藏在哪里”旨在讓學生在細節中發現、感受、理解家人的愛,感受家的溫暖;“相親相愛一家人”旨在引導學生感受一家人的相互關愛;“讓家人感受到我的愛”旨在引導學生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五、教學準備:1、學生準備:1)學生收集自己小時候及平時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回憶與家人度過的快樂時光。2)學生課前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做了些什么,完成調查表。3)學生準備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2、教師準備:1)PPT課件、愛心貼紙2)課前和家長保持信息溝通,了解本班學生在家中的真實表現,以便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六、課時安排:共兩課時第一課時完成主題話題“家人的愛藏在哪里”和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第二課時完成主題話題“相親相愛一家人”“讓家人感受到我的愛”。七、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2. 尋找并體會不同方式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活動一:找一找,藏起來的愛導語: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由宛老師來給你們上這節課,歡迎嗎?上課前老師要送給大家一首詩,一首媽媽寫給你們的詩,請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給我最親愛的孩子:我如此幸運,有權利第一個愛你、呵護你、陪伴你,我對你的愛不必隱藏也無法忍耐,我對你的愛不必衍生也無從消磨,你的笑聲、你的哭泣,你的每一個瞬間都占據著我的心,那么真實而具體,讓我的世界豐富而美麗。睜開眼睛,說說你們都感受到什么?(PPT伴著輕音樂)生:愛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家人的愛吧(板書課題)出示任務:1、拿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小組內傳看。2、在書上插圖中尋找家人的愛。3、調查表反饋。反饋指導:1、 出示兩組照片進行對比。師:在家人的陪伴下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帶了兩組照片,這是樂樂小朋友一百天的照片,現在的他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長高了,也變帥了,還寫了一手好字,獲過不少獎呢,不過這可得感謝爸爸媽媽為他的辛苦付出哦!這位小朋友叫圓緣,是宛老師的女兒,這是她十個月在公園玩時的照片,現在的她變成什么樣了?你們一定很好奇吧?那就一起來看看吧,哇,變化太大了,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穿著軍訓服裝,帥氣嗎?2、下面也請小朋友們拿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并和現在比比,小組內傳看說說有什么變化(讓學生體會出我們在一年年長大,并且讓學生知道是家人的愛才使我們一天天快樂成長。)過渡: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找尋家人的愛吧!3、家人的愛藏在哪里,大屏幕出示書上的插圖。這兒有一群小朋友他們也在尋找家人的愛,他們找到了嗎?同桌小朋友互相說說。1) 媽媽給我起這個名字,是希望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做個快樂的孩子,這是藏在名字里的愛呀。2) 家里的親人除了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姑姑為我梳小辮,這就是親人的愛呀。3) 爸爸半夜給我蓋被子,這是關心我的身體健康啦!活動二:說一說,這些都是愛導語:其實家人給我們的遠遠不止這些呀!家人為我們做的事情數也數不清,課前老師讓你們留心觀察一天中家人給了我們多少關心,并記錄下來。小朋友,準備好了嗎?1、出示課前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做了些什么的調查表。提出要求:四人一小組互相說說,請小朋友邊展示邊說。師:媽媽一天中為你做了什么?生:送我上學,燒菜燒飯,輔導作業大屏幕出示書上的插圖。師:媽媽整天忙著做家務,是為在服務呀?對呀,媽媽把她的愛不僅給你,也給了家里的每個人。師:那爸爸呢?你調查的結果是什么?生:陪我游戲,送我上學師:爸爸每天就只為你做這些事情,不去做別的工作嗎?誰來說一說。生:我爸爸除了每天送我上學,還要去上班。大屏幕出示書上的插圖。師:爸爸這么辛苦的工作是為了誰呀?對,為了家里的每個人,因為他愛家人。家里除了爸爸媽媽,還有的小朋友也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也來說一說吧,一天中爺爺奶奶又為我們做了什么?大屏幕出示書上的插圖。爺爺奶奶正辛苦的做飯呢,這是為了工作的爸爸媽媽,為了上學的我們這也是對家人的愛呀!還有哪些家人也給了我們愛?2、 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為我們的家付出了那么多,我們一家人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你們感到幸福嗎?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大屏幕播放幸福拍手歌)活動三:議一議,愛的討論臺導語:師:我們成長中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家人的愛,可是東東卻覺得奶奶不夠愛他,這是怎么回事呢?現在宛老師請四位小朋友上臺表演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 出示任務:1、 繪本故事表演。2、 交流:奶奶為什么這樣說:“正因為疼你,才讓你自己背啊”?家人愛我們還有哪些的不同方式?反饋指導:1、表演:創設情境,演一演繪本故事肩頭上的愛。2、大屏幕出示,奶奶為什么這樣說:“正因為疼你,才讓你自己背啊”?(引導學生由繪本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體會和思考家人的愛還包括對自己的嚴格要求。)3、同桌討論并交流:誰還能說說家人愛我們的不同方式?(奶奶慈祥的愛,媽媽溫柔的愛,爸爸嚴格的愛)小結: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這是家人對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這也是他們愛我們的一種方式。活動四:想一想,父母遠離的愛導語:師:我們需要東東奶奶的這種愛,因為這種愛能讓我們更獨立更快成長,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們的家人都是愛我們的,對嗎?可是豆豆卻覺得媽媽不愛他了,這是怎么回事?一起看大屏幕。出示任務:看豆豆家的故事談感受。反饋指導:1、播放視頻:豆豆家的故事。2、討論:看到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如果班級中有父母外出的孩子,可以請這樣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注意保護留守兒童那顆稚嫩的心,讓他們明白父母的遠離也是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從而學會體諒父母、感謝父母。)小結:爸爸媽媽外出去打工,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這是藏在距離里的愛,這是電話連線的愛呀!不管爸爸媽媽是否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家人對我們的愛是不會改變的!這節課我們一起尋找了家人的愛,小朋友們,你們找到了嗎?不僅找到了,我們也感受到了愛(板書)你們希望讓愛永遠住你家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大聲唱出讓愛永遠駐我家,在歌聲中結束我們這節課。板書設計:10 家人的愛尋 找 愛感 受 愛“家人的愛”調查表姓名: 班級: 人物時間一天中為自己做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