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8《大自然謝謝你》教案(衛老師獲獎公開課作品).docx
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大自然,謝謝您 教學設計課題:大自然,謝謝您版本人教版年級一年級一. 教材簡析:本課是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八課,分兩個欄目,1.大自然的禮物2.大自然中的快樂.我上的是第一個欄目,大自然的禮物.本欄目定位于人與自然物質交流與對話,教材通過雙頁對開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物產豐富,又從吃,穿,住的角度,讓學生了解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來自自然,同時展現了人們的辛勤勞作,旨在讓學生了解,人類對大自然的依存關系,以及由于人類的積極活動,使得大自然更加有生機與活力.二. 學情分析:學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經歷了半年的學習生活,對客觀事物有一些粗淺的認知,有強烈的求知欲,對外界事物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由于年齡偏小,雖然置身鄉村機會多,但是對于教材中出現的衣食住等圖片了解不多.因此,課前我布置了收集大自然禮物的任務,學生積極的投入其中,在這種體驗中真切地感知大自然。三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了解大自然與人類衣、食、住等物質生活方面的密切關系,感悟大自然對勤勞的人們以豐厚的回報,關注人類自身的努力與付出。2. 過程與方法:通過收集、觀察與交流等體驗活動,人、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發現的能力,增強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3. 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理解人與自然是相依相存的,領悟大自然的博大,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并懂得珍惜,懂得回報。四 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與大自然的接觸,感受生活中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提升自己對大自然的情感與認識,實現對日常生活的意義引導與建構。五 現代信息技術資源:(輸入使用的課件、視頻、幻燈片、一體機、無線wifi、移動終端等)交互一體機、白板課件、多個視頻、歌曲。六 教學過程:(1) 走進自然,談感悟1播放視頻,說說校園里大自然的禮物。以深情的語言引領大家進入回憶,請大家回顧當時的快樂情景,用心體會校園里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2適當點評觀察情況,并總結:校園高大的樹木,嬌艷的鮮花都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工人叔叔也在用他們建造我們美麗的校園,那么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大自然的禮物?3展示實物,認識各種大自然的禮物。(講解,在交流中讓學生有更廣闊的認識空間)4準備的實物展示5今天我們看到的說到的都只是大自然中僅有的,小小的一部分,我們的衣、食、住、行都來源于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對大自然說聲-謝謝您!因為您為我們帶來這么多的禮物。(板書:禮物)二 感悟生活,體會大自然給予勤勞的人們豐厚的回報1 你知道大自然的禮物是怎么來的嗎?2 我們吃的米飯是怎么來的?(展示農民伯伯插秧、收割的圖片以鋤禾日當午的歌曲為配樂),講解,讓學生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所以要珍惜每一粒糧食。3我們穿的衣服怎么樣來的?(展示蠶農剝繭抽絲的圖片,講述:蠶農們待蠶吐出絲后,做成一件件絲織品,每件藝術品都蘊含了蠶農們辛勤的汗水。)4我們住的房子是怎么來的?(展示工人建造房屋的圖片,講述我們美好的家園離不他們的汗水,讓我們對工人叔叔說聲:您辛苦了?。?展示果農們待弄蘋果的圖片,深刻體會香甜的水果離不開果農的付出。6展示北海風景圖片和漁民們打來的各種水產品。深刻體會漁民風里來浪里去捕撈的辛苦。七 感恩自然,明辨是非,樹立保護意識。出示保護自然和浪費的幾種不同的現象,讓兩位同學來辨別是非。并總結:孩子們,你們能夠辨別是非,這就是對大自然的感恩。(板書:感恩)八 唱響歌曲,讓感恩之情永駐心間1. 播放歌曲地球的孩子邊聽邊舞,邊感受。2. 結束語:孩子們,愿你們用智慧把家鄉建設的更加富饒,對大自然抱有感恩的心!3. 板書設計:大自然,謝謝您 禮物 感恩教學反思:1、 本課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激之情,讓孩子懂得感恩、珍惜、愛護自然。在課堂上,積極組織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動勞動人民的辛勤,課堂氣氛良好,上課效果較好。2、 結合本課的特點,我充分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素材進行教學,給學生以較強的感性認知,增強學生愛護大自然的責任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提升了學生對自然的情感與認知,實現了對日常生活的意義引導與建構。3、 兒童對于大自然充滿好奇他們渴望了解大自然,渴望在自然中體驗。但是對于剛跨進校門才半年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不太明白我們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系,更不懂得保護地球家園是每一個地球成員的責任。因此,最直觀的教學是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與保護意識。這一設想由于各方面原因沒能實現,所以只能在課前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然后利用多媒體輔助來輔助教學,這是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