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4《水時什么樣的》教案(秦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一年級下冊科學學科教學課題第二單元 水課型新授課教學內容4水是什么樣的教學目標1. 熟練運用各種感官辨認哪一杯是水,說出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等特征。 2. 通過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動,知道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水可以流動的特征。 3. 學會用氣泡圖展現對水的特征的認識。教學重點難點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辨別等活動,說出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會流動。 用科學的詞匯對水的特征進行描述,用氣泡圖的方式展現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學準備教師材料:課件 、四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滴管、裝有水的燒杯、 學生材料:白醋、水、牛奶、鹽水各一杯、嘗味棒、水彩筆。 教學方法學法自主合作 仔細觀察 動手實踐教 學 過 程一、導入 1. 談話:今天我們首先來做個看圖猜謎的游戲,謎底只有一個字,你們猜是什么了?(出示圖片:謎面和小河、海洋、雨水、小溪) 2. 出示學習目標3.提問:那你在生活中哪里地方用到過水。小結:水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那你了解水嗎?水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水是什么樣的。(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調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談談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二、 用感官觀察,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1. 我帶來四杯液體,你能找出哪一杯是水嗎?為什么了? 2. 學生回答。 3. 我們先看看,你覺得哪一杯不是水。(白色的,不是水。)哪一杯是水了?(通過顏色來判斷。)老師教你一個辦法,把一根筷子放到水中能看都便是透明的。透明的物體是不是就是沒有顏色呢?(出示紅色顏料水,用筷子試一試,透明與有顏色是不一樣的概念。)除了用眼睛看之外,還有別的方法把不是水的排除掉嗎?(學生可以用鼻子聞氣味,用舌頭嘗味道。)強調不能隨便的聞和嘗,要學會科學的嘗和聞嗎(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科學的聞和嘗。) 4. 分組利用先看、后聞、再嘗的方法找出哪一杯是水。 5. 分組匯報。(從顏色、氣味、味道等方面描述幾種液體,注意追問排除的依據。) 6. 帶領學生一起用氣泡圖來總結水的基本特征: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 設計意圖:選擇牛奶、鹽水、白醋、水四種液體,利于學生用看顏色、聞氣味、嘗味道的方法,調用多種感官進行排除與辨認。在辨認過程中嘗試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描述,用氣泡圖的方法進行歸納整理水的基本特征。三、 將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觀察水的形狀的變化 1. 水還有哪些特征了,我們可以把它們倒進瓶子來研究,我今天帶來了四種的瓶子,誰來說說看它們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2. 為了讓水更漂亮,老師把它染成了紅色。如果老師把它倒進蘋果形狀的瓶子里,又倒入其它瓶子中,會有什么變化了?先來猜一猜,再仔細觀察。3. 把水倒進蘋果形狀瓶中,現在水是什么形狀的,你能把它的形狀畫出來嗎?再倒進三角形瓶子里,又是什么形狀的,畫在你的記錄單上。再倒進其它形狀的瓶子,并畫出來。 提出問題:如果把同樣多的水倒入這些瓶子,水的形狀會有什么變化? 4. 學生展示自己的記錄。5. 老師帶來一個球,把它放到瓶子里,它的形狀會改變嗎? 6. 帶領學生完善氣泡圖并得出結論: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設計意圖:水沒有固定的形狀這個問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有點抽象,通過玩一玩、畫一畫的活動,形象感知水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就呈現瓶子的形狀,說明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四、握一握水,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感知水的流動性特點 1. 在剛才的活動中,我們把水倒來倒去,現在我們如果把水龍頭打開,水會怎么樣了?(水會流得到處都是。)那你能抓住水嗎?誰來試一試,盡你所能抓住水。(學生描述自己的感受:水抓不住,從邊緣流下來了。) 2. 小結:水會流動。 3. 自然界中的水又是怎樣流動的呢?我們用手背來模擬一下,把手背傾斜一些,我們在手背頂端滴一滴水,水會怎么流動呢?我們先來猜測一下。 4. 學生利用滴管滴水,觀察水的流動。(通過視頻了解滴管的使用。)教師再次示范滴管的使用。 5. 學生匯報。 6. 帶領學生完善氣泡圖: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動。(欣賞自然界中水的流動。) 7. 誰能根據氣泡圖來說說水的特征了? 設計意圖:通過“手握水”和“在手背上滴水”活動,細致感知水具有流動性,從高處往低處流,完善對水的基本特征的認識。五、知識拓展:地球上的水和水的三態變化,節約用水1 . c o m板書設計水是什么樣的水的特征氣泡圖教學反思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重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動手實踐的習慣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