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5《玩轉小水輪》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玩轉小水輪教學設計一、學習內容本課是學生學習了一些關于的水的知識后,再進一步了解關于水的一些特點。本課安排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認識小水輪。第二部分讓小水輪轉起來,并要學生思考怎么樣轉動的更快。第三部分是一個延伸拓展,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流水的力量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了影響。二、學習目標l 理解流水有力量;l 流水會對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影響。l 養成樂于探究,學會小組合作的良好科學品質;三、重點與難點重點:認識到流水是有力量的難點:1.用水使小水輪轉動2.認識到流水是有力量的 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水輪圖片和課件;每小組準備:小水輪玩具,鐵架臺,盛滿水的水槽、空水槽、一次性杯子、燒杯、抹布。 五、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上學期的時候我們學習了輪子的故事,同學們還記得嗎?輪是什么樣的?2、如果把外面的一圈去掉,它還是一個輪嗎?(二)認識輪1.(出示小水輪),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小玩具,它是不是一個輪?仔細觀察一下它是由幾部分組成的?2.小組活動:觀察輪觀察輪,小組探究輪的構造。3.學生交流觀察結果根據交流引導學生了解,這個輪有葉片、軸、底座組成。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這樣的輪?(出示圖片)它們是利用什么轉動起來的?如果老師現在給你一個輪,你有什么辦法讓它轉動起來嗎?【解析】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的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導致他們的注意力和容易被干擾。小玩具對于他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這股吸引力能讓他們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課堂中來。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手中的玩具時,他們會迫不及待想了解這個玩具。此時,不需要過多的語言,趁著這股好奇心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探究活動就開始了。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小水輪的結構,逐步養成學會觀察的良好科學品質。(三)讓小水輪動起來1.讓輪動起來(1)討論:讓輪動起來的方法。(2)交流:讓輪動起來的方法:用嘴吹、用手撥、用沙子、用水等。(板書:吹、撥、沖水.)(3)學生領取輪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嘗試用吹、用手撥動讓輪轉起來。(4)提問:為什么手用力碰一下,用力吹一口氣,輪就會轉動?(手有力量,用力吹的氣有力量,所以能使輪轉動。)【解析】基于生活經驗,用手碰,用嘴吹氣是學生很容易就想到讓小水輪轉動起來的方法,受沙子的啟發學生會想到用水使小水輪轉動。但是他們并不了解這些方法背后的科學原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使小水輪轉動起來從而感受:手有力量,鳳有力量,水有力量,所以才能讓小水輪轉動起來。2.讓小水輪轉得更快(1)活動:出示水槽,利用水讓輪轉動起來。現在老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一盆水,把輪放在空水槽上,你能不能利用水讓你們的輪動起來呢?利用水的力量讓輪轉動起來時,它就是一個小水輪,我們今天就來玩一玩這個小水輪(揭示課題)那你準備怎樣用水讓小水輪轉起來呢?(2)你發現了什么?提問:為什么倒下去的水也能使小水輪轉動起來?(倒下去的水是流動的水,流水具有力量,所以能讓小水輪轉動起來)(3)為什么有的小水輪轉的快?有的小水輪轉的慢呢?你認為小水輪轉動的快慢跟什么有關系? (4)生討論后交流:水提的高一些水倒多一點,小水輪也會轉得更快(5)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扶好水杯,對準葉片,仔細觀察,最后要把水擦干凈,整理好實驗桌。(6)學生分組實驗:同樣的杯子水提的高一些,小水輪轉得更快(7)交流小水輪在什么情況下轉得更快:把水從高處倒下來,倒在葉片上,小水輪會轉得更快。 (8)提問:為什么水高一點小水輪要轉得快一些?(9)學生分組實驗:小孔大的杯子,水流的更多,小水輪轉得更快(10)為什么水流多一些小水輪轉得快一些?(11)小結:流水是有力量的,水越高力量也就越大,水越多力量也就越大。【解析】此環節在學生已經知道流水具有力量能使小水輪動起來的基礎上增加難度。通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水位越高,水量越大流水的力量越大,小水輪轉得越快。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對于培養他們的科學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四)課后拓展1.延伸:找一找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運用了流水有力量的原理。2.出示圖片:(1)水磨坊(2)三峽發電站小結:人們利用流水推動前進,用流水發電來節約能源。3. 除了用水,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物體使小水輪轉動起來嗎?師演示用沙、豆子、米使小水輪轉動。4、作業: 利用胡蘿卜、塑料片、鐵絲做一個小水輪【解析】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流水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到水力資源帶來的方便,加深學生對流水有力量的理解。課后嘗試制作小水輪,激發學生的動手制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