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6《鹽和糖哪兒去了》教案(曹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鹽和糖哪兒去了教學設計【教學重難點】重點:有些物體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體很難溶解。難點: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體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器材準備】為學生準備:3個裝水的透明杯子、3個小玻璃盒、放大鏡、攪拌棒、藥匙、鑷子、鹽、紅糖(塊狀)、小石子、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過程】一、教學導入,聚焦問題1問題導入。(1)視頻中水已各種形態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我們的身邊。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睛看待水的本質特征,同學們還記得水都有哪些特征嗎?設計意圖:通過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為后續學習物質放入水中是否會發生變化做好了鋪墊。(2)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水,水的用途非常多、本領也很強大,你知道嗎?水還是一個“魔術師”。(3)同學們來看,奶粉倒入水杯,變成了一杯奶;藥品顆粒倒入水杯,變成一杯藥。類似這樣的現象你還知道哪些?(在這里,學生可能會根據一些生活經驗,提到“溶解”這個詞)(4)哎,奶粉、藥品顆粒去哪了呢?(所有的東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嗎?)(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引入,使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都有科學存在。)2聚焦問題。為了證明大家的觀點,老師為同學們準備鹽、紅糖、小石子。如果我們把鹽、紅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會發生什么變化?食鹽、紅糖或小石子會發生變化嗎?設計意圖:教師對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進行探查,同時,也可以根據他們的回答引出本節課的探究主題,即“它們去哪里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二、學習新課,探究發現1描述并記錄現象。(1)師:老師為每一組都準備了這三樣物品,請你們認真仔細地觀察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指導放大鏡的使用方法。(課件出示三種被觀察的物質)(2)小組成員分頭觀察,交流匯報。設計意圖:讓學生先觀察物體原始特征,為稍后對放入水中前后的對比觀察做好準備。在觀察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認真、仔細地科學態度。同時,在交流過程中,繼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和傾聽習慣。(3)師:把他們放入水中會有什么變化呢?分組實驗。指導要點:使學生明確要用藥匙來取物質,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靜靜地觀察這些物質進入水中的情況,并與物質之前的狀況進行對比;提醒學生不能晃動水杯。小組成員分頭觀察,交流匯報。(4)攪拌,再觀察。攪拌棒的使用方法(一個方向,勻速,不能碰壁和底)指導要點:在物質進入水中一段時間后,用攪拌棒充分攪拌,讓物質與水充分混合;攪拌停止后,再次觀察、對比物質的變化情況、混合液的情況以及杯底的情況。同時,教師還要提示學生將觀察結果及時記錄在活動手冊中。可以用文字表達,也可以通過圖畫來表示。要特別強調沒有變化與有變化同樣重要,所有觀察結果都要記錄下來。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分組商量實驗方法。但學生畢竟年齡小,需要在教師指導下完善實驗方案,明確實驗步驟,為下一步準確地進行操作打下基礎。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需繼續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和傾聽習慣。(5)學生小組實驗觀察并做好記錄。(6)教師巡視和指導。設計意圖:使學生會用攪拌的方法讓水中的物質充分混合。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教師要關注學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進行實驗,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個環節是否做到仔細觀察,是否在學生活動手冊上及時記錄等2研討交流,達成共識。(1)把鹽、紅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引導學生分別描述3種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詢問學生哪些發生了變化、哪些沒有發生變化,并對比3種物質變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加以說明,食鹽和紅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沒有溶解。(播放課件)(2)鹽、紅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嗎?引導學生在說出自己判斷結果的同時,說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和實驗現象來說明)。鹽放入水中后,鹽水是咸的,說明鹽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紅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顏色的、甜的,說明糖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課堂上不允許學生品嘗,學生歸納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經驗)。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將鹽、紅糖在水中的共同現象與小石子在水中的現象進行對比,明確“鹽和紅糖都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沒有溶解”,從而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溶解現象。同時,鼓勵學生對現象進行解釋,指向更深層次的思考,激發他們研究的欲望,發展他們的為自己觀點尋找證據的能力。在學生交流環節,繼續強調落實說和聽的習慣養成。不同的學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觀點,教師要鼓勵他們說出觀點和理由,不必急于糾正他們的想法。可以鼓勵他們繼續學習、研究,尋找能夠被人信服的證據。三、課堂小結、擴展延伸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溶解有什么新的認識?科學來源于生活 , 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體現著科學。生活中有趣的溶解現象,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服務。2拓展活動: 把一勺食用油倒入水中,觀察一下,出現了什么現象?你有什么想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學到的方法試一試,下一堂課跟大家分享。設計意圖:拓展延伸,鞏固所學。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為生活服務。四、板書設計鹽和糖哪兒去了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