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7《找空氣》教案(孔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 資源ID:46314 資源大小:21.17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7《找空氣》教案(孔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找空氣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本課教學內容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第三單元空氣第一課的內容。從課標內容來看,本課屬于課程標準中“物質世界”領域的內容,物質世界是由物體與物質、運動與力和能量的表現形式組成。課標要求12年級:觀察并描述空氣的顏色、狀態、氣味等特征。引導學生感知我們的周圍有空氣,知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本課通過一系列貼近生活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體驗,觀察思考,感受空氣的秘密,將“做”與“思”進行有效地融合,發展學生探究能力。從單元結構看,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側重于對空氣現象的認識,本單元對空氣的觀察和描述,采用先感知再觀察的設計思路層層遞進。按照由淺入深的遞進關系進行編排,共有找空氣這里面有空氣嗎空氣是什么樣的三課組成。1.2通過做把塑料袋里的空氣放出來的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1.1通過在不同地點裝空氣的活動,發現我們周圍有一種能將袋子撐得鼓鼓的東西。2.1通過猜測和驗證空瓶中是否有空氣,知道在一些物體的內部空間有中有空氣。2.2通過猜測和驗證粉筆、石塊等物體中是否有空氣,知道在一些物體內部的狹小孔隙中有空氣。1.3通過憋氣活動,體會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1.找空氣。2.這里有空氣嗎?2.3通過想辦法檢測空桶中是否有空氣,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存在。三、空氣3.空氣是什么樣的?3.1通過玩氣球的活動,知道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3.2通過把瓶子里的空氣移到水杯里、用氣球里的空氣吹紙屑的活動,了解空氣會流動。3.3通過與水的比較,知道空氣在顏色、狀態、氣味等方面的特征。從本課內容看,由三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把我們周圍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裝進袋子里。通過親自動手,學生發現無論是在操場上、樹林里,還是在教室里、桌月肚里,都能把袋子裝得鼓戴的。第二個活動,把袋子里的東西放出來,運用不同的感覺器官感受空氣的存在。它包含三個小活動:當學生在袋子戳一個洞,將洞口對著自己的臉擠壓時,可以感覺到有東西拂過面頻;當學生在塑料袋口裝一個小哨子,擠壓袋子時可以聽到有東西吹響口哨;當學生將扎了孔的塑料袋壓人水中時,可以看見有氣泡冒出。這種能把塑料袋撐得鼓鼓的、能拂過面頰、能吹響口哨、能在水中冒氣泡的神秘的東西就是空氣。第三個活動,通過憋氣活動以及對一組圖片的分析,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二、學情分析從知識結構來看,空氣對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但又比較抽象的。一年級學生雖然朦朧地知道空氣的存在,但對于空氣是種物質,尤其是空氣的基本特征還缺少明確的認識。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因此,要從具體的形象的物體入手,讓學生感知空氣的特性以及空氣對于我們的重要性。三、設計意圖本單元主題是空氣,空氣覆蓋在地球表面,是一種常見而重要的混合物質,也是地球圈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學生認識空氣這種特殊的物質,是認識地球環境的重要內容。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學生每用時每刻生活在空氣的包裹之中而不自知。一年級學生雖然朦朧地知道空氣的存在,但對于空氣是種物質,尤其是空氣的基本特征還缺少明確的認識。本單元的設計,從簡單易行又生動有趣的“找空氣”出發,帶領學生充分感知空氣的存在,再初步認識空氣的特征,體會空氣的重要性。本單元力求讓學生在充分的直接經驗基礎上,初步建立空氣是一種物質的概念。本單元在探究技能的培養方面,繼續強調觀察和描述物體的特征,如空氣的色、狀態、氣味等特征。此外還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或證明。四、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空氣是 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把袋子撐的鼓鼓的特點。 2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有助燃、充氣的作用。3通過將袋子里的空氣放出來的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4 喜歡進行小實驗,探究空氣的秘密。 五、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我們的周周圍有空氣。難點: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感知知空氣的存在六、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相關視頻學生分組材料:塑料袋4個;安全圖釘、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組合。七、教學過程(一)把空氣裝進袋子里1出示一個大袋子:大家看看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樣子的?給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覺,給你一個袋子,你能把它像這樣裝的鼓鼓的嗎?同學們比較小所以給大家準備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學把袋子舉起來你是怎么把袋子裝的這么鼓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紹一下嗎?教師示范,用手撐開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緊袋口。如果再將袋子轉兩圈,你覺得有什么好處?2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裝的鼓鼓的,你還想去哪里裝一裝呢?注意:小組同學要在一起不能分開,裝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來我們還要比一比哪些同學的袋子裝的最鼓保留的時間最長。說說你們在哪里把塑料袋裝滿的?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撐得鼓鼓的?(多問幾位同學)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3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科學課要學習的內容找空氣。(板書)(二)用多種感官感受空氣的存在1拎起一位同學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氣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除了看出袋子癟了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氣從袋子里跑出來了嗎?3分小組進行探究。(三)感知空氣在身邊物體中的存在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給玻璃杯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后把杯子倒過來。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來嗎?成功的和失敗的各一名代表上來演示,通過對比,幼兒知道只有蓋住卡紙使杯內無氣泡(杯內無空氣),才能將杯子倒過來。幼兒再次進行試驗,直到獲得成功。2提問;是誰在幫忙?為什么杯子里沒有空氣,水才不會導出來?究竟是誰在幫忙?誰那么有力量?引導學生交流;杯子里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不讓水從杯子里流出來。3將蠟燭點燃,請一名幼兒用玻璃杯罩住,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把碎紙屑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用手在周圍煽動,觀察紙屑的變化。讓幼兒感受我們的周圍充滿空氣,只是我們看不見它。(四)學習保護環境 1. “憋氣”小實驗 我們做一個30秒的憋氣小實驗,做完后告訴大家有什么感受。實在難受的可以提前結束。2. 我們需要空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3. 播放“污染環境”的圖片 4. 引導孩子說出保護環境的做法。(五)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氣,又用各種方法感受到了空氣,還知道了我們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我們回家以后再找找還有哪些物體中有空氣,下節課我們再一起繼續研究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的空氣,好不好?(六)板書設計找 空 氣看不見摸不著
- 注意事項
-
本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科學7《找空氣》教案(孔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為本站會員(陽光男孩)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