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8.1《人類的食物》教案(王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8章人體的營養第1節人類的食物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說出食物主要營養成分,并能舉例說明各種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作用。學會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2、過程與方法:學習用列表法比較、概括、總結知識的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關注、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說明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2、難點用化學方法檢測蛋白質和維生素C。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教學用具 :希沃白板五課件 課型:探究課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展示二組圖片,一組是骨瘦如柴的非洲兒童:另一組是現在我國過度肥胖兒童的圖片。提問: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邁不動腳? 大家能不能根據這二組圖片提出問題,且作出初步的結論?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并引出課題:是的,他們如此強烈的反差卻是因為同一原因,就是都與營養相關,都是營養方面出現問題造成的。一個是營養不良,一個營養過剩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要科學營養。科學營養離不開營養物質,而我們獲得營養物質的主要途徑是攝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成分呢?這些營養成分又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第8章第一節人類的食物。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一)、食物中的營養成分1、課件出示兩張不同食物的營養成分表(五谷雜糧,蔬菜),并結合課文第五頁第一段的文字引導學生歸納出食物的六大營養成分,用課件展示2、師:我們平時可以通過查看營養成分表和食品標簽獲知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也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獲知,下面請同學回憶一下在“探究種子的營養成分”中,我們應用哪些方法檢測水、無機鹽、淀粉,脂肪的呢?課件展示實驗過程,學生描述方法和實驗現象。 3、師:知道了這幾種物質的檢測方法,我們再來看一下蛋白質和維生素是如何檢測的?請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3頁演示實驗:“蛋白質的檢測”,“維生素C的檢測。學生閱讀課文并小組交流。課件展示實驗過程,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回答問題。階段鞏固;課件展示六大營養成分檢測方法的表格,學生以搶答的形式歸納出實驗現象,小結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呈現紫色反應,加碘的淀粉溶液與維生素C溶液呈現褪色反應。以及六大類營養物質。(以學生在屏幕上搶答來完成)(二)食物中營養成分對人體有重要作用師:知道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那么這些營養成分都對人體有哪些重要作用,食物來源是什么,當人體缺乏時又會有哪些后果呢?下面我們就來探究。請學生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教材第5頁。(六大營養成分的作用,食物來源,缺乏癥)利用希沃白板五課件講解各種營養成分的作用,食物來源和和缺乏癥(學生歸納)1、水:約占人的體重60% -70%,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體內的養分等都必須溶解在水里才能運輸到身體各個部分。2、無機鹽:無機鹽占體重的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鐵、含磷的無機鹽是構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兒童缺鈣會患佝僂病(圖片展示),成年人會患骨軟化癥;鐵是血紅蛋白的一種成分,缺鐵會患缺鐵性貧血,缺碘患地方性甲狀腺腫(圖片展示)食物來源是奶制品、蔬菜、豆類、肉類、魚等。3、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食物來源是谷類,薯類。4、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學生歸納)。(課件展示阜陽劣質奶粉圖片文字資料)進一步強化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應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瘦肉,魚、蛋、奶、豆類等)5、脂肪:是人體內的儲備能源物質,能夠調節體溫。(肉類,花生,芝麻等)6、維生素:可分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常見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D.它們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癥見p6表。學生以搶答形式說出各種維生素缺乏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食物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里有些食物,你能猜猜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營養成分嗎?(課件展示,學生搶答)三、小結:師生共同歸納食物中含有六大營養成分,及這些成分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體缺乏某些營養成分,就會表現出相應的缺乏癥狀。四、達標測試:課件展示,學生白板前搶答五、暢所欲言:學生一句話談本節收獲六、教師送學生一段有關“青少年科學營養”的順口溜,學生齊聲誦讀食物要多樣,葷素搭配要適當不偏食,少零食,一日三餐要及時魚蛋奶,高蛋白,增加食用健康來多飲水,少食鹽,動脈硬化不提前蔬菜水果多攝入,補充體內維生素增加鈣鐵攝入量,促進發育身體棒七、音樂聲中向學生提出希望“合理飲食,健康成長”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