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9.2《血液循環》教案(曹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節教學主要講述了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涉及到的知識點和名稱術語較多,是這一學期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本節教學通過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觀;通過對心臟的結構探究,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通過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節內容為學習“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更是對前一章知識營養物質吸收進入血液后的去向及如何被細胞利用作進一步的說明,并為后兩章“人體的能量供應”和“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的學習作好知識儲備而奠定基礎。二、學情分析初一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但對于人體結構和生理功能都了解不多。我們應在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說出心臟在人體中的位置;識別心臟的解剖方位;描述心臟基本結構以及所連接的血管。(2)解釋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的原因。(3)識別房室瓣和動脈瓣,說明心臟內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進行流動的。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四、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1)觀察心臟,辨認心臟各部分結構。(2)說出心臟內的血流方向。2.教學難點識別與心臟連通的血管,辨認房室瓣與動脈瓣,說出心臟內的血流方向。五、教學策略在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教學過程中,以游戲活動“感受心臟的搏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豬心的結構”視頻以及人的心臟模型圖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并完成學案的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小組合作討論,獲得有關心臟結構的知識并推測它們的功能,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心臟內的血流方向是本節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分組討論,游戲活動角色扮演等方式理解心臟內的血流方向由瓣膜控制。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口訣歸納心臟結構和血流方向,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五、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PPT課件 、學案、“豬心結構實驗”視頻 、 自制“一滴血”卡紙帽、自制心臟四個腔及其連接血管的手舉牌、自制的房室瓣和動脈瓣卡紙條、課前請學生按“心臟結構簡圖”擺好桌椅。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新課導入游戲活動一:請學生將右手放到胸口位置,感覺心臟的搏動。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1.你知道心臟在人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嗎?2.我們已經知道人體的心臟跟本人拳頭大小差不多,那長頸鹿的心臟會有多大呢?教師講述長頸鹿的心臟跟籃球大小差不多,是因為心臟把血液運輸到頭部需很大動力。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板書)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學生回答(答案可能多樣)在老師引導下分析長頸鹿脖子長有關,心臟把血液運輸到大腦需很大動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心臟的結構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顯然對人體很重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它的結構。指導學生觀看“豬心的結構”視頻,主動地獲取有關心臟的知識,小組合作完成學案相關練習題。1、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識圖回答:(1)填寫各部分名稱(2)心臟壁主要由 構成。其中,心室壁比心房壁 。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 (填厚、薄)。 的壁最厚。 試解釋其原因: A:左心室收縮時要將血液送到全身,收縮力最強B:左心室收縮時要將血液送到肺部,收縮力最強C: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壓力最大D: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壓力最大(3)心房與心室之間有 ,心室與動脈之間有 ,這些結構有什么作用?每組派代表回答本組的討論得出的答案。教師課件展示“心臟結構圖”,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對自己所獲得的知識進一步重組和加工。不足之處加以補充和完善。引導學生歸納心臟結構口訣,并板書。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同,房連靜脈室連動,我們已經認識了心臟的各個腔及連接的血管名稱、也認識到了瓣膜的位置,現在我們能否畫出一個心臟的結構簡圖呢?(板書)引導學注意看簡圖的箭頭方向。請同學們觀察比較今天課室內的課桌的整體擺放跟心臟的結構簡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所坐的位置處于心臟的哪一部分結構。并對回答正確的同學獎勵寫有對應心臟結構名稱的手舉牌。(包括:心臟的四個腔及其連接的血管和心臟瓣膜等多個結構的名稱)游戲活動二:假如你是“一滴血”,你將怎樣進出心臟?教師請一位同學頭帶一個頂“血液”帽子,扮演“一滴血”,沿著課桌擺成的心臟結構走出血液在心臟的流動路線。指導扮演房室瓣和動脈瓣的同學把好關卡。引導學生分析:1.扮演“一滴血”的學生所走路線是否正確,為什么“一滴血”從心房進入心室、從心室出來動脈時,房室瓣和動脈瓣打開讓其順利通過。2 .“一滴血”能否從原路線折回?為什么?3.請同學們一起總結“一滴血”經過心臟的路線。點評學生分析問題的情況,歸納出血液在心臟內的流動方向口訣:靜房室動不倒流。(板書)課堂小結:1.心臟的位置胸腔偏左下方、形狀像桃子和大小本人拳頭差不多。2.心臟的四個腔及其連接血管名稱。(略)3.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4.心臟有房室瓣和動脈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液在心臟內的流動方向:靜脈、心房、心室、動脈。學生觀看視頻,小組合作完成學案相關問題。教師及時點評(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發展思維能力,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歸納出心臟的結構。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畫出心臟結構簡圖,并標出各個腔的位置,及其連接的血管。學生說出課桌擺放是一個心臟的結構簡圖。積極說出自己所在位置。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瓣膜只能單方向開放,可以防止血液倒流。總結出血液經過心臟的路線依次是:靜、房、室、動。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展示課件“心臟的結構”圖(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加深對心臟結構及功能的理解)。進一步明確心臟結構。進一步明確心臟結構,并通過游戲來認識心臟內血流方向。歸納知識要點。課堂檢測1.在人體的心臟結構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2.如圖所示的心臟解剖結構中,與主動脈相通的是()A B C D 3.關于心臟中瓣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心房、心室之間有房室瓣 B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 C心臟與靜脈之間有靜脈瓣 D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4.心臟內的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放,從而保證血流方向是()A由心房心室靜脈B由心房心室動脈C由心室心房動脈D由心室心房靜脈5.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2、3、8、9結構的名稱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圖中2與3之間及3與6之間的結構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3)與3、9連通的血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與2、8連通的血管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與心房相連通的血管是________,與心室相連通的血管是_________。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鞏固所學知識。板書設計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一、心臟的結構1、位置、形狀2、結構和功能口訣:上房下室向下通,左右房室不相通,房連靜脈室連動,靜房室動不倒流。七、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包括心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所涉及的名詞術語也比較多,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游戲活動相結合,效果好。學生以游戲活動一“感受自己的心臟搏動”導入新課,認識心臟在人體的位置、形狀和大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造一個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通過“長頸鹿心臟大小”的例子過渡到心臟是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觀看“豬心的結構”視頻后,小組合作完成學案并讓小組代表回答,讓學生了解心臟的結構,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合作能力。心臟內血液流動方向,通過學生游戲活動二“假如你是一滴血”,分組觀察、思考討論和角色扮演來完成。學生情緒高漲,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更深刻掌握心臟內的血流方向。同時教師的適時總結,歸納出心臟結構和血流方向的口訣,使他們對知識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也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旁只是引導點撥,才能更好地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存在問題是游戲活動二中:扮演心臟瓣膜的個別同學反應較慢。教師可以課前培訓,讓心臟瓣膜扮演者以便及時迅速的做出反應,使游戲節奏更緊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