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8.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 資源ID:46433 資源大小:126.13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20金幣 【人民幣2元】
下載資源需要20金幣
【人民幣2元】
| |
溫馨提示: |
支付成功后,系統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
支付方式: |
![]() ![]() |
加入VIP,下載更多資源 |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
北師大版七下生物8.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設計第2節 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第2課時 營養物質的吸收教學目標1.能夠概述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2.分析小腸結構和功能的關系,說出小腸的結構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教學重點解釋小腸與吸收功能相適應特點。教學難點描述小腸結構特點,解釋為什么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課前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實驗器材、視頻素材,小腸大腸一小段,小腸絨毛簡易模型教學過程復習回顧上節食物的消化,提出問題:食物的營養成分是怎樣到達人體全身的組織細胞的呢? 從而引出吸收的概念。 一、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以及食物經過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經過消化管上皮細胞進入血液的過程。接著提出:消化管的各個部位是不是都有吸收功能?各部位的吸收能力又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播放一段視頻,通過一個事例讓學生知道:在消化管中吸收營養物質最多的是小腸。為什么是小腸,不是大腸呢?小腸有哪些結構特點和吸收功能相適應的呢?引出第二個內容二、小腸的結構特點教師展示小腸和大腸,解釋小腸和大腸的長度,讓學生知道哪個的表面積更大。接著教師說明小腸內內表面還有皺襞 ,用一張帶有褶皺的紙代表小腸皺襞,形象的說明皺襞的作用。教師還做了一個演示:把注入水的小腸和沒注入水的小腸進行對照,可以明顯看出小腸的面積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教師說明,大腸也有皺襞,但小腸的皺襞上還有小腸絨毛和微絨毛。演示實驗:用放大鏡觀察培養皿中的一段小腸。討論:小腸絨毛的存在對小腸的吸收功能有何意義?三級擴大:共增大600倍以上,實際表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比一個排球場還大。表面積越大,則吸收越快,吸收量也越多。播放一段有關小腸結構的視頻。教師說明,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兩者的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教師展示一個非常簡單的小腸絨毛模型。說明這樣的特點能使營養物質很容易吸收進入血液,再由血液運輸到全身,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動。歸納:小腸的結構特點(1)面積大:小腸最長,內表面有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絨毛上有微絨毛 (2)有多種消化液:腸液、胰液、膽汁(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教師說明,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消化管的其他部位也能吸收一些。三、營養物質的吸收部位口腔和食管幾乎沒有吸收養分的功能四、課堂練習
- 注意事項
-
本文(北師大版七下生物8.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為本站會員(陽光男孩)主動上傳,叮當云教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叮當云教育(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