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0.1《食物中能量的釋放》教案(鄭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10.1食物中能量的釋放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食物中能量的釋放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10章人體的能量供應的第1節(jié)內(nèi)容。本節(jié)內(nèi)容通過實驗比較食物在體外、體內(nèi)釋放能量兩個過程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進而歸納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2、了解檢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的演示實驗,培養(yǎng)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認同人體需要的能量來自食物中有機物。2、關注自身健康,養(yǎng)成合理飲食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解釋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教學難點】闡述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教學方法】演示實驗、討論、講述、練習等。【課前準備】1、準備演示實驗“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器材:4個無色透明的集氣瓶(貼上標簽)、水槽、塑料吸管、2根小蠟燭、火柴、澄清的石灰水。2、搜集有關測定食物能量的視頻等材料,制成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設計意圖1、課件展示漢書酈食其傳“國以民為本,民以( )為天”。2、課件展示:核桃、甜點蛋糕、糖醋排骨、水果酸奶等各種各樣的美食。 3、設疑:我們每天都要吃許多食物,我們能從食物中獲取什么? 1、學生填空:“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2、 學生觀察。3、嘗試解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課題二、主動探究,獲取新知 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設計意圖(一)食物中貯存著能量1、設疑:食物中究竟貯存著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樣釋放出來的?2、課件播放實驗視頻。3、教師:學習探究方法,下節(jié)實驗課我們再來動手探究。4、小結:實驗表明,食物中貯存的能量通過燃燒可以釋放出來,燃燒過程需要氧氣。 5、設疑:人體細胞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釋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氣呢?6、演示: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1)教師展示并介紹實驗器材(2)指導學生用正確方法取空氣(3)教師協(xié)助2位學生用排水集氣法收集2瓶肺部呼出的氣體。7、分析: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吸入肺內(nèi)的空氣中的氧氣會通過血液運輸?shù)矫總€組織細胞。 設想:如果組織細胞需要氧氣,那么,由肺部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含量將會( ? ) 8、問:用什么方法能檢驗兩個集氣瓶中氧氣含量的不同?9、教師演示:將燃燒的蠟燭同時分別放入A瓶和C瓶中。10、討論交流:現(xiàn)象: 蠟燭在( )瓶中燃燒時間短。分析:A瓶內(nèi)的氣體成分與空氣相同, C瓶內(nèi)含有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氣體。結論:人體肺部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相比,氧氣( )。11、設疑:人體肺部呼出的氣體在氧氣減少的同時,是否增加了其它氣體呢?用什么方法來檢測二氧化碳氣體?12、教師展示澄清的石灰水。13、教師演示:分別向B瓶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搖晃。走入學生中展示實驗現(xiàn)象。14、討論交流:現(xiàn)象: ( )瓶中石灰水出現(xiàn)明顯渾濁。分析:B瓶內(nèi)的氣體成分與空氣相同, D瓶內(nèi)含有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氣體。 結論:人體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相比,二氧化碳( )。15、再設疑: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而二氧化碳含量會增多? (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1、教師提出呼吸作用概念: 生物體細胞利用氧氣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2、問:怎樣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式來表示呼吸作用呢?3、呼吸作用的意義: 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1、思考。2、認真觀看并記錄。3、積極思考。4、觀察5、2位學生去教室外分別各取1瓶新鮮空氣。6、2位學生在教師協(xié)助下用排水集氣法收集2瓶肺部呼出的氣體。7、學生回答。8、討論、交流。9、2位學生協(xié)助老師完成實驗。其余學生觀察A瓶和C瓶中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10、討論交流。11、學生猜想、回答。12、學生觀察。13、學生觀察、比較。14、討論交流。15、嘗試解答。1、在課本中找到概念并標出關鍵詞。2、學生書寫呼吸作用文字表達式。3、理解、記錄。學習探究方法,為下節(jié)實驗課作準備現(xiàn)場演示實驗,學生身臨其境觀察分析。培養(yǎng)分析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探究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探究熱情歸納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三、課堂總結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設計意圖1、課件展示:燃燒和呼吸作用的比較表比較燃燒和呼吸作用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的。認識燃燒和呼吸作用的本質(zhì),理解呼吸作用的實質(zhì)和意義。四、知識拓展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設計意圖1、課件展示:靜脈輸液圖片問:為什么要給無法進食的病人靜脈輸注葡萄糖? 2、課件展示:危重病人吸氧圖片問:搶救危重病人時,除靜脈輸注葡萄糖外,為什么還需要吸氧? 3、課件展示:學生由于沒吃早餐導致低血糖引起的站立性暈厥提醒:正常飲食 健康成長 1、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2、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3、觀察、交流。鞏固新知學以致用關注自身健康,養(yǎng)成良好習慣。五、布置作業(yè)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設計意圖布置作業(yè):課本51頁思考與練習第1、2題。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鞏固新知學以致用板書設計:第1節(jié)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一、食物中貯存著能量:糖類:17KJ/g熱價 蛋白質(zhì):23KJ/g脂肪:38KJ/g二、細胞通呼吸作用釋放能量:1、概念:生物細胞體內(nèi)葡萄糖等有機物氧化分解并釋放能量的過程。2、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第 5 頁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