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0.2《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教案(蔣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教學設計一、 教材分析本節的主要內容為探討呼吸系統的組成,分析人體內的細胞是通過怎樣的結構和途徑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本節的學生活動主要是通過演示和討論,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并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二、 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已明白生物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所以能通過實例明確呼吸系統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三、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通過識圖說出呼吸系統的組成。2、通過閱讀和自學歸納呼吸道各 器官的功能。3、通過讀圖和閱讀歸納肺的結構 和功能。(二)能力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呼吸系統的各器官和功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2、通過圖片觀察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1.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2.通過呼吸系統結構的學習,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關注自身健康;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健康,關注環境質量的情感。四、 教學重難點重點: 概述呼吸系統的組成,解釋呼吸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難點: 舉例說明呼吸系統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五、 教學方法:演示法、讀書指導法、 六、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新鮮的肺,玻璃器皿,秒表七、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俗話說:魚的生活離不開水,花的生長離不開陽光,那么人的生存,離不開什么? 據測定,一個人不進食不飲水最多能活7天,不進食但飲水能活10天。那么不呼吸呢?憋氣游戲:學生舉起右手,比賽憋氣,如果無法完成這個活動時,將手放下。記錄憋氣的最長時間回答:水,食物空氣完成憋氣小游戲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親身感受呼吸的重要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呼吸系統的組成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從空氣中獲得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人的呼吸人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氣體交換,從空氣中獲得氧氣,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呼吸。呼吸主要是有呼吸系統來完成的,那么呼吸系統又是由哪些器官構成的呢?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書本52的內容。【提問】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包括哪些?出示呼吸系統的圖片,填出圖片上的呼吸系統的組成的名稱閱讀課本并回答問題: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有鼻、咽、喉、氣管、肺呼吸系統的組成器官較容易,學生自學就可掌握,提高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呼吸道的作用【提問】:同學們,能不能根據呼吸道的名字聯想一下它的功能是什么?呼吸道僅僅是氣體的通道嗎?有沒有其他的功能呢?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書本52頁呼吸道的功能的相關內容,并思考討論下列問題:1.在灰塵較多的地方停留久了,鼻腔前部的鼻毛及黏液中都粘有許多灰塵。這說明鼻腔對吸入的空氣有什么作用?2、說出用嘴呼吸和用鼻呼吸帶來的不同感受?3、在炎熱的地方和寒冷的地帶的人的鼻子有什么不同?4.你平常吃飯時大說大笑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5.氣管壁有什么特點?6.痰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不要隨地吐痰?學生回答以上問題第一個問題:在灰塵較多的地方停留久了,鼻腔前部的鼻毛及黏液中都粘有許多灰塵。這說明鼻腔對吸入的空氣有什么作用?第二個問題:說出用嘴呼吸和用鼻呼吸帶來的不同感受?【活動】:學生在兩個10個數內分別完成用嘴呼吸和用鼻呼吸的不同的動作。完成后分享兩種呼吸的不同感受。【追問】:為什么用嘴呼吸會有干燥的感覺呢?出示圖片北歐人和非洲人的鼻子觀察圖片中兩種人的鼻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總結鼻的結構和功能出示平時吃飯不能大聲說笑的漫畫【提問】:為什么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呢?(結合圖片解釋)出示食物吞咽的動態圖,解釋為什么會嗆著。出示喉的圖片,指導學生手放在頸部,做吞咽動作,感受后喉位置。【提問】喉有沒有其他的功能嗎?喉是如何發出聲音。活動:手放在頸部,發出“啊”的聲音,感受聲帶的振動,并出示聲帶振動動態圖片。氣體到達喉之后順利的到達氣管內。第5題:氣管壁什么特點呢?總結氣管壁的特點:1.C形軟骨構成,使氣體通暢。2. 黏液腺粘住灰塵,濕潤空氣【提問】:痰是怎么形成的?拓展: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不能隨地吐痰?如何做到正確吐痰?總結呼吸道的作用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和清潔空氣,溫暖空氣的作用。回答:呼吸道指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閱讀課本并討論問題回答:鼻毛能阻擋灰塵。黏液能粘住灰塵,起到清潔的作用完成用嘴呼吸和用鼻呼吸的活動回答:用嘴呼吸,嘴巴會干,但是用鼻呼吸沒有這樣的感受回答:因為鼻內有鼻黏膜,可以濕潤空氣,口腔內沒有這個結構,所以出現口干的感覺。回答:北歐人的鼻子大,鼻腔長,這有利于預熱寒冷的空氣,與北歐寒冷環境相適應回答:食物經過咽時,會厭軟骨會蓋住喉的入口,如果吃飯時大聲說笑,那么會厭軟骨會來不及蓋住喉的入口,發生嗆到的現象回答:喉能發聲。完成動作感受聲帶的震動回答:氣管由C形軟骨構成,氣管壁上有粘液腺和纖毛回答:因為痰中有大量病菌存在回答:吐到指定的位置。也可以吐到紙上,然后扔到垃圾桶里帶著問題閱讀課本,使學生有目標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身體自我感知器官的位置和喉的發聲的原因,激發學生的探求知識的欲望。痰的形成的認識,學生學會正確吐痰,做文明人,達到情感教育目標肺【提問】:人有幾個肺?位于身體的哪個部位?出示圖片認識肺的位置取出新鮮的肺,觀察它的顏色,將肺放在清水中,觀察實驗現象(肺浮在水面上)【思考】:肺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出示圖片介紹肺的結構問題:肺的哪些特點適合氣體交換?總結肺的結構特點:1.肺泡數量多,總面積大2. 肺泡壁薄3. 肺泡外纏繞豐富的毛細血管回答:2個回答:粉紅色回答:因為肺是由肺泡構成的。回答:肺泡多,3億多個肺泡壁薄,單細胞構成,并且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實物的展示,更利于學生掌握肺的結構,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呼吸系統疾病呼吸系統對我們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的呼吸系統的出現了問題,會有哪些疾病出現呢?說出你認識的呼吸系統疾病?介紹塵肺病(出示塵肺病人的肺)播放預防塵肺病視頻說出觀看視頻后的想法回答:肺結核、鼻炎、肺炎、氣管炎、肺癌、哮喘回答:關愛家人,帶上防塵口罩、保護環境、減少粉塵呼吸系統疾病的了解,加強了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小結采用搶答提問的形式來談談學習的收獲搶答問題整理知識,鞏固知識課后練習學生完成平板習題后,進行講解評價完成平板上的作業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起到加強鞏固的作用八、板書設計:鼻咽 喉 呼吸道呼吸系統 氣管肺九、教學反思:教學中學生屏息比賽,讓學生親身體驗了呼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中的吃飯大聲說笑會嗆著現象和只是想聯系,激發了同學們探究的欲望,再配以多媒體展示會厭軟骨和食物經過咽時會厭軟骨的變化動態圖,難點迎刃而解。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部分,通過6個思考題的設置,使學生在了解呼吸道各部分作用的同時,一步一步將學生引導到講究呼吸衛生,注意呼吸系統的衛生,成功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實物。讓學生觀察哺乳動物的新鮮肺,有助于加深對肺的結構的理解。塵肺病的了解,使學生學會關注職業病關愛家人,注重環境保護。教學中可以列舉更多的生活的例子,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設置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十、教學點評從課堂教學上看,王娟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有以下特點:對教材進行了重組與整合。通過一個嘗試吞咽和呼吸能同時進行嗎,對學生進行了吃飯時不宜大聲談笑的教育;通過讓學生討論呼吸道各部分的作用,闡述了講究呼吸衛生的道理,將整節課推向高潮,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知識激活。同時,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課堂,拓展了課程資源。如在灰塵較多的地方停留久了,鼻腔前部的鼻毛及黏液中都粘有許多灰塵你知道哪些呼吸系統疾病?”不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講究呼吸衛生的意識。2.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一步一步培養學生講究呼吸衛生、關注生命健康的情感。本節課中關于肺的結構,觀察新鮮的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自己的嘗試、觀察和小組同學之間的討論得來的,完全符合新課程倡導的過程式教學,從學生介紹塵肺的成因,充分體現了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的新課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