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1.2《尿的形成與排出》教案(錢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第二節(jié)尿的形成和排出(表格式)選擇這張表格式教案有以下的理由:它能詳細完整表述主題計劃,并且適用于新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活動表述既體現(xiàn)循環(huán)性又體現(xiàn)承接性。主要策略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而不是教師講述。更多的是小組的學習活動。線索分明。課程計劃本課標題:尿的形成和排出 使用模式:計算機課程整合(模式三)時間:45-60分鐘教材分析:教材的核心是“人與生物圈”。本節(jié)位于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是在學生學習了人體的營養(yǎng)、消化、物質的運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是本冊書中的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與前面所學知識聯(lián)系緊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將前面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并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jié)課從知識的角度包括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腎單位的結構和尿的形成排出過程。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和腎單位的結構是尿的形成和排出的基礎,幫助學生進一步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同時對于學生體驗“科學技術社會”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起到重要作用。學習目標:1、 了解泌尿系統(tǒng)的結構;2、 理解尿的形成過程;3、 初步學會和用多種媒體信息自主探究學習。4、 通過對泌尿系統(tǒng)相關疾病的認識,認同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學習重點:尿形成過程的濾過作用,重吸發(fā)作用。教學策略:發(fā)揮計算機開放性自主學習優(yōu)勢。利用計算機把抽象的生理現(xiàn)象形象化、現(xiàn)實化。所需設備與資源:微機室 每個學生一臺計算機 制作相應的課件下載收集相關圖片、視頻、編輯模擬網(wǎng)站一個, 小黑板一個。資料來源:中學生資源網(wǎng)、中學科學、生理-中國教育衛(wèi)星教育資源庫&平臺生物網(wǎng)校、西部遠教網(wǎng)、京文探知學堂、伯陽初中課件制作中心。教學者活動學習者活動學生反饋使用媒體及使用意圖時間1、 開始提問人體排出的廢物有哪些?描述人體時刻進行新陳代謝產生代謝廢物,如CO2、水、尿素等這些廢物都要排出體外,我們把這些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解釋糞便不是細胞代謝的產物而是食物消化后的殘渣因此不是排泄,我們把它叫做排遺。提問CO2怎樣排出?設問水、尿素、無機鹽如何排出?原來通過排尿排出-引入課題:尿的形成和排出伶聽思考,回答有CO2、水分、無機鹽尿素、糞便。回答由呼氣排出?可能有學生問CO2多余水分、無機鹽和尿素、糞便都要排出體外?那么排便也是排泄嗎?23min2、 開機打開教師機簡單介紹網(wǎng)站教師介紹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開機觀看中灘中學生物網(wǎng)站,并打開第五章第一節(jié)尿的形成和排出。計算機有打不開的在教師協(xié)助下打開計算機。計算機設計意圖:利用計算機學習生物課程是一種新的方式,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12min3、組織分組,分發(fā)教案副頁。分組及組內分工填入教案副頁設計意圖:運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交流與合作能力41組織完成討論-教師巡視每個同學是否用教案副頁提供的使用媒體建議回答問題,及解答出現(xiàn)的其它問題。學生根據(jù)教案副頁的討論一的三個問題,尋找相應的信息討論回答三個問題并寫出文字性的結果。討論過程中可能有以下情況出現(xiàn):(1)有的學生由于好奇在計算機亂點;(2)找不到合適的媒體信息;(3)有的學生把腎動脈、腎靜脈作為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4)計算機出現(xiàn)死機現(xiàn)象。計算機網(wǎng)站上的圖片展館,課件展示810min42討論一總結1、 泌尿系統(tǒng)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貯(儲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血液是通過腎動脈進入腎臟,通過腎靜脈流出腎臟。3、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規(guī)律推測,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huán)有關系強調腎臟是泌尿系統(tǒng)的主要結構引入討論二學生回答討論結果。各組結果可以互相糾正最后得出正確結論。5-1組織完成討論二教師簡要介紹討論二的三個問題,然后同41學生根據(jù)教案副頁提出的三個問題找出腎單位、腎小球相關的信息,討論回答三個問題。1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媒體信息;2、相關視頻出現(xiàn)故障播放不出(可建議使用動畫演示)3、出現(xiàn)明顯不合理的結果。教材P81圖片展館11動畫演示1相關視頻2設計意圖:把課本的靜態(tài)的腎單位在腎臟的位置,腎小體與腎小球、腎小囊的關系。很清楚地演示給學生。10-15min52討論二 總結1、腎結構功能基本原位是腎單位腎小球2、 腎單位 腎小囊腎小管3、腎小球實質是毛細血管網(wǎng),形成尿液的功能、強調入球小動脈粗,出球小動脈細與尿形成有關。那么,尿如何形成的引入討論三。學生各組展示自己的結果。進行互相糾錯6-1組織討論三教師簡要介紹討論三的三個問題,然后同4-1學生依次根據(jù)教案副頁提出的三個問題,分析血漿與原尿成分不同推測分析引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之后,再參看動畫演示。問題二過程同上1、個別學生會出現(xiàn)把結構與功能相脫離的情況如動畫演示示意圖分別代表那種機構,要個別指導;2、有的學生不分析血漿;原尿、尿液成分的異同而直接從動畫演示和相關視頻得出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缺少分析推測環(huán)節(jié)予以指導。設計意圖:通過對數(shù)據(jù)分析培養(yǎng)學生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在分析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用動畫把抽象的生理過程形象化,使學生容易理解這一過程,解決了重點克服了難點。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真實情景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理解原理的基礎上又還原了生理現(xiàn)象的本來面目。6-2討論三 總結1、過濾作用:血漿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的質外,一部分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通過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原尿2、重吸收作用-腎小管壁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回到毛細血管。現(xiàn)在大家明白了尿液是怎樣形成的,你們知道與尿液有關的病嗎?教師解釋:這些都是因為由于尿的形成過程出現(xiàn)了問題,蛋白尿是由于蛋白質過濾到腎小囊中,糖尿病是由于血糖濃度太高腎小管不能全部重吸收葡萄糖,尿毒癥是由于腎臟病變不能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這樣的病人就需要進行腎移植或進行長期的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因此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保護好我們的腎臟。下課后請大家閱讀P84頁科學技術與社會。7尿的排出舉生活實例,如上課有尿意能堅持到下課再排出提問:尿液的形成是一個連續(xù)過程,但是尿的排出卻是間斷性的,為什么?解釋尿液排出過程。學生回答討論結果主要回答過濾作用時哪些物質能或不能通過腎小球到腎囊中及重吸收作用吸收那些物質量如何。學生回答可能有:糖尿病、尿毒癥、蛋白尿等,因為尿液可以貯存在膀胱中。進行互相糾錯設計意圖:通過與泌尿系統(tǒng)有關的各種疾病讓學生認識所學知識與生活的關系,促進他們健康地生活,以完成情感價值態(tài)度世界觀的教學目標。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緊密相關的生活實例,提出問題有針對性。總結內容趣味測試布置作業(yè)P83 14題做趣味測試題。網(wǎng)站上的趣味測試。3-5min第二節(jié) 尿的形成和排出(導學案)一、教學目標:1、了解泌尿系統(tǒng)的結構;2、理解尿的形成過程;3、初步學會主動利用各種媒體信息自主探究學習。二、重點:濾過作用 重吸收作用三、學習組織: 組別: 組長: 記錄員: 發(fā)言員: 組員:四、過程:討論一:1、問題:(1)輸尿管和哪些結構相連?由此可見泌尿系統(tǒng)主要由哪些器官組成?(2)通過示意圖觀察腎動脈和腎靜脈及腎的顏色,分析血液是分別通過哪三個血管流入和流出腎臟的。(3)由此你認為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huán)有沒有關系。2、建議使用媒體:(1)、(2)使用教材圖片、網(wǎng)站:圖片展館8、課件展示泌尿系統(tǒng)組成。討論二:(1) 腎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么?(2) 腎單位由幾部分組成?(3) 腎小球實際上是一種什么結構?兩端分別與什么血管相連?推測它與腎小囊一起有什么重要功能。入球小動脈直徑大而出球小動脈直徑小又有什么作用。3、建議使用媒體:(1)閱讀教材P81;相關視頻1。(2)圖片展館11、動畫演示1、相關視頻;(3)動畫演示1。討論三:1、問題:(1)血漿成分和腎小囊中液體(原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有什么作用。(2)試比較尿液與原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說明腎小管對原尿有什么作用。(3) 分析尿液成分,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質?2、建議使用媒體:(1)教材P82表、圖片展館5、動畫演示1、2、相關視頻制作。(2)教材P82表、動畫演示1、2相關視頻,腎功能、腎工作。討論四:簡述尿的形成過程(包括幾個步驟,分別發(fā)生什么作用)五、組內評價優(yōu)秀:組員表現(xiàn) 良好:一般:差:附:框圖式教案第一節(jié) 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師 學生 媒體引入課題 開機 計算機介紹本節(jié)課 打開網(wǎng)站 中灘中學主要任務 章節(jié)選擇 生物網(wǎng)站分別三步提出 根據(jù)教案副頁 網(wǎng)站上的圖片、討論一、二、三 利用媒體自主 課件、動畫、進行指導再解 完成討論問題 視頻疑進行總結 并報告結果解釋趣味 進行趣味 網(wǎng)站上的趣 測試答案 測試 味測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