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2.1《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教案(李老師公開課作品).docx
教學設計課題第12章 第1節 第二課時 反射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之前學生已經了解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脊髓、腦以及神經元的相關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知道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結構,以及反射的類型。學情分析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神經系統的組成以及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神經沖動的傳遞也有了解。但是本節課內容非常抽象,學生只能從表面上去理解記憶,所以本節課開展一些活動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反射的概念;2.說出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3.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4.區分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過程與方法:結合資料和已有經驗,嘗試歸納出反射弧的組成。分析具體實例得出相關概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運用所學知識交流生活中與神經調節有關的現象及其發生原因;2.認同人體中的結構是有相互聯系的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反射的概念3.反射弧的結構4.區分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教學難點: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的結構;3.反射的類型教學策略:游戲互動、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熱身活動:聽口令做相反動作提問:1.這個活動的完成是在哪個系統參與下完成?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做活動回答問題口令由易到難,迅速調動學生情緒,集中注意力到課堂中導入課題反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判斷以下現象是否屬于反射?說明理由分析每種現象,歸納反射的概念讓學生嘗試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反射現象自主學習分析思考舉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結合已有認知,分析具體現象,歸納得出概念,可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反射弧過渡:邀請一位學生上臺體驗一個反射活動用牙簽突然地刺該學生手,引出縮手反射活動小組討論該反射活動有哪些結構參與,并且思考每個結構在活動中的作用講授分析縮手反射中每個部分的作用,引出反射弧的5各部分小組合作以縮手反射為例,利用桌上現有材料,拼裝反射弧模型,并且展示小組合作利用拼裝好的模型體驗神經沖動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方向思考如果反射弧中某個部分受損了,會出現什么結果,教師利用模型演示小游戲體驗膝跳反射完成相關題目小結小結反射弧和反射的關系 注意觀察臺上同學的反應討論分析拼裝模型展示模型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問題體驗活動現場體驗反射活動分析具體反射例子的參與結構,引出反射弧通過拼裝模型,使學生更加直觀具體的認識反射弧,上臺展示,增強表達能力鞏固加深對反射弧的而理解反射的類型邀請被牙簽刺手的同學再一次上臺,再用牙簽刺手提問:該同學為什么會再一次縮手?兩次縮手的中樞一樣嗎?講授介紹反射存在不同的類型,分別是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答題判斷下列現象是屬于哪種反射觀察該同學的反應思考回答積極回答對比兩種縮手反射,引出反射的類型小結歸納小結本節課內容,并且提問:條件反射是如何建立的呢?下節課再探討。小結留懸念,為引出下節課做準備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包括反射的定義、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反射的類型,內容相對抽象,所以本節課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認知。比如結合學生已有經驗,通過糾錯、歸納,引出反射的定義,這樣學生理解更透徹。以及為了解決反射弧抽象的問題,采用小組合作拼裝模型,體驗模擬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學生更加清晰具體的認識反射弧。整節課以縮手反射貫穿整節課,有一條清晰的線索。課堂效果也不錯,學生都可以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小組展示環節,如果讓學生自己講述效果會更好,還有有問題的小組應該及時給予指導。膝跳反射活動環節,應該讓一組學生直接演示,比教師口述說明效果會更好,學生對于這個活動目的更明確。今后應該繼續努力。一節課下來收獲還是很大,以后多思考,多請教有經驗的老師。板書設計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的基本方式1、 反射2、 反射弧3、 反射的類型